(打完发现文很长,慎入)
这些东西原本就是可能是荤的也可能是素的
每个牌子可能都不一样
粉圆本来不应该是会含有明胶的东西
但现在工业生产, 追求口感.保质期.稳定度等等有的没的
常常会添加一些其他的东西
明胶,食品添加剂,一些奇怪的化学成分都有可能
消费者只好自己张大眼睛
我是觉得有添加明胶的东西算好避免
身为纯素食者, 购买东西的时候已经很习惯要确认成份表
容易掉进陷阱的是"不用标示清楚"的成分
例如原Po说的柳橙汁添加物
许多保健成分例如钙质.omega 3等都是动物性来源
或是使用的油.添加的香料
成份表上可能不会写那么清楚
制程中使用动物成分则比较难避免
毕竟不会标示在产品上
只好靠自己去研究
像酒类可能用鱼胶过滤.白糖可能用骨灰漂白等
都是要知道有这回事以后才会懂得怎么去选择
以下为个人意见抒发
说了这么多,其实真正想说的是
应该是台湾市场太小的关系吧,纯素食人口不够多
以至于产品选项也好,标示规范也好,进步的速度缓慢
原Po文章里面提到许多添加明胶的东西
像软糖.棉花糖等,国外已经有蛮多纯素牌子
在许多一般超市都可以轻易买到
而台湾目前几乎没有实体店面可以买得到
(连纯素冰淇淋和纯素起司都少得可怜)
而且国外可以容易找到清楚表示"Vegan"的产品
重点是这个标示是可信赖的
可以相信制程及产品本身都完全没有使用动物性成分
有含奶蛋的会标示vegetarian,不会用Vegan这个字
分得很清楚
台湾则因为对素食的定义太混乱及不够严谨
时常可以看到明明标示全素或纯素,一看成分却含奶
也常遇到餐厅使用的素排明明含有奶蛋却搞不清楚
或定义不同,认为只要不含五辛就是全素
或是包装只简单写了素食可,但不知道是哪种素
还有情况是这个东西写了荤食,但可能只是含葱蒜
总之到底算不算素,算什么素,标准不一
会这样,我认为大致上是因为吃素的原因不同
国外大部分吃素是维护动物权占多数,是自发性的吃
台湾则是宗教原因占多数,我归类于是"被规定"的吃
加上所谓的Vegan其实不只是饮食,而是一种生活型态
而一般吃宗教素的并不会在日常生活上特别去避免其他动物性成分
造成严谨度的要求有落差
当然台湾近年来已经越来越好了
素食餐厅本来就托宗教的福到处都可见
Vegan餐厅也越开越多间
还有很多推广纯素的活动出现
觉得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