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结:https://www.nownews.com/news/6254220
内文:
大直民宅倾斜!基泰建设出包“2关键” 结构技师:老天早就警告
台北市中山区大直街94巷1弄附近多栋民宅,昨(7)日晚间惊传倾斜、下陷意外,起因是
旁边“基泰建设”施工案开挖地下室时,支撑黏土的“连续壁”强度不足而破裂,导致整
场悲剧发生。中华民国土木技师公会全国联合会常务理事、土木结构技师拱祥生指出,这
起事件与“地质因素”和“施工规划”脱不了关系,而大直民宅在倾斜前,无论地表或浅
层都一定会有许多警讯,建商可说是错失好几次良机防灾,事后检讨相当重要。
拱祥生提及,通常建案进行开挖,都需要“连续壁”支撑土壤,否则土壤会像“在沙滩堆
沙子一样站不起来”,出现大约30度的倾斜,且都会区的地下室都是和邻近房屋紧邻,在
需要让土壤垂直站立的前提下,连续壁的强度和深度更加要求,例如地下室预计开挖12米
,则连续壁应该要在深个1.8至2.5倍才行。
拱祥生说明,大直地区的地质属于“台北盆地松山层的黏土层”,土壤相当软弱,因此开
挖地下室除了做连续壁之外,通常还要做“地盘改良”等前置作业;虽然本次民宅下陷实
际原因还有待详细厘清,但“连续壁强度不足”、没有达到预期的挡土效果几乎可以确定
,若想避免类似案例再发生,有“大地专业知识”基础的技师帮忙相当重要。
拱祥生进一步表示,建筑倾斜、下陷等破坏通常是瞬间发生的,但开挖前期,浅层一定会
有迹象,因此才会有相关人士申请对“基泰大直”建案做安全调查,但现实上,基泰建设
并没有做好对施工现场的PDCA(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尤其是分析每个施工时期的
地表、建物呈现和预期的差距有多少。
拱祥生举例,盖建案和医生开刀很像,在施作的同时,要监测病人血压、脉膊,而这些基
础数据,应该都要有合理的预测基础值去比对,只要哪个环节出现问题,就要先停手做处
理、补救。“地质不稳定造成民宅出现裂缝,但有裂缝已经是最后阶段,施工前中期,针
对地质的分析和观测才是重点,老天已经给警告了,但无奈还是错失良机。”
拱祥生提醒,在这类建筑破坏事件发生后,通常2倍开挖深度的范围内是一级警戒区,4倍
开挖深度范围则是二级警戒区,本次基泰建设开挖到地下3层,深度大约是12公尺;建议
周遭民众近期可多观察1楼地基情况,政府也应协助观测附近土层和建筑物状况,不过民
众也不要过度恐慌,现阶段将开挖区做好稳定和强化才是首要任务。
心得:
台湾总是要事情发生才会检讨
台北市许多地质不佳的区域,应该要通盘检视容积率以及避免过度开发
建案该做的前置作业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