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闲聊] 新竹房市目前的状况

楼主: jeromeshih (以谨慎态度来面对问题)   2023-04-23 01:07:55
薪资以及购买力在2018其实有讨论过,有兴趣可参考系列文
新竹的薪资讨论
#1R1O3jV0
#1Q_bXnK_
新竹买房行为讨论
#1RYwg1vA
这边可能分成几个情况讨论
1.为何新竹当初是这个价格
因为现在看到的重划区,以北欧三小为例,屋龄13年,当时还是拿日光灯工厂的土地来兴建,更早的时候关新路没机能没房屋,有能力的当时反而住市区(火车站)跟县一(当时是较新的重划区)
2.园区一直这么好吗?
园区也是经过几次兴衰
2008年金融海啸裁员,当时三小国卖800/900,但是你要没被裁员才敢买啊,至于那时气氛如何可以自行查询,而且景气低迷很长一段日子
2017/18为何房屋没这么贵,其实以08年来看也是从10/p变为20-25/p,原因当然跟园区人口持续流入有关,但当时因为几间大厂业绩都不一定很好,分红/薪水自然不高,当时做一做跑去外资/陆资的人也不少,公司又人力冻结,自然买气就是这样,但价格还是约维持在新人薪资的10倍房间所得比附近,要说负担应该也不是很轻松,毕竟还是会有一些基本开销
2019之后为何变成这样,除了美国QE外,台湾的半导体出口业绩也比之前成长,除了各大厂商招人外,各公司的薪资也是有增加,但重划区的规划到完成不是一蹴可几的,在2017景气低迷时没这样供需,自然不会有大量重划区的规划,但等到反转时,就会变成没这么多供给了,当然如果县市合并甚至并苗栗可以让经费增加,自然重划区产生也会增加,桃园也是一个明显例子
108-110的统计
https://i.imgur.com/DDV0LCY.jpg
https://i.imgur.com/lXBM1kk.jpg
https://i.imgur.com/qfh1nyG.jpg
当然现在大家也知道园区未来景气往下,但刚招进来员工需要有地方住,早15-20年的员工,小孩也还没大到要离开新竹到外县市,因此部分区域人口还是会持续提升,因此也会在供给/需求还是可能会出现无法平衡的情况
在园区公司,能给得出比较高的薪水一般就是大家知道那几间,再来就是二线的IC厂还有一些半导体相关的资深人员,外商的员工,ex: Google/Qualcomm,近年随着医院/法院的落成,也会有医生/法官的需求
2019以前
可能的夫妻组合,如果有家长支援,购屋可以再往上跳一个等级
A.都在半导体产业,薪水至少破百
1.单中核,通常要180-220,大约5-8年经验
可负担房价大约1000-1200
2.双小核,总薪水大约280-300,3年以内经验,但一般女性比较少会出全薪买房,因此可
负担大约在1200-1600
3.双中核,总薪水大约360-400,大约5-8年经验,可负担大约1400-2000
4.单大核,通常要240-300,8年经验以上
可负担房价大约1400-1800
5.单小核,通常要120-160,3年经验以下
可负担房价大约800-1000
B.一方非半导体业,薪水<80
1.搭配大核,可负担1400-2000
2.搭配中核,可负担1000-1400
3.搭配小核,可负担800-1200
C.医生/法官跟半导体/非半导体的组合,就大家自行计算,不过医生是否开业影响收入不少
2020后大家可以自行根据前面连结数据推估增加的幅度
至于大家认为的双核心是否存在,虽然大家也都知道电资女性可能不多,然后大厂可能要四大四中以上才能进,因此认为要进大厂女性应该没想像中多,例如: 电类可能10%附近,资工可能多一些,但是女性因为比例较低,因此可能会有一些理学院或者非四大四中的女性,在广征才时也可能会进入大厂
根据经验法则
较大比例(70%)是双小核、单中、单小或者再搭配非半导体产业,但双小核再过几年可能变双中核,再过一些时间可能变双大核,因此可支配所得也会有差异
至于有人提到是否家长会支援,当然还是看情况
不过从高教资源以及家庭回推来看
https://tinyurl.com/48wfcs4r
台大经济系教授林明仁与学生沈晖智的论文“论家户所得与资产对子女教育之影响”
https://tinyurl.com/2bdp89k2
里面有提到几个点
A.台湾家庭所得最高的5%家庭的小孩,他们进台大的机率,是台湾所得最低的5%家庭小孩的6倍
https://i.imgur.com/9igPZdQ.png
B.资源对学校就读的影响
a.资源较多的学校,学生家庭背景也比较佳
https://i.imgur.com/FVU41bK.png
https://i.imgur.com/DQNKbll.png
b.高所得家庭子女进入私立大学比例较低
https://i.imgur.com/j5CsoOF.png
3.有关家户所得部分
台大学生的家庭所得中位数约为150万,高于全体公立大学的近110万,更远高于私立大学学生的家庭所得中位数100万
以上,提供大家参考
作者: jl40 (jl)   2023-04-23 01:12:00
公立有些是烂的 分数比私立还低 学校现在还是得看地点台大也是一堆混得不好 看科系吧
作者: tfct (小尼)   2023-04-23 01:18:00
台大文组也很多 这举例是理组行为吗?
作者: DarkAlex (毎日感谢の正拳突き1万回)   2023-04-23 01:21:00
房版也懂 big little 架构 ?
作者: justin200428 (7788kkk)   2023-04-23 01:38:00
不用说了 台湾没有科技业就是灭亡了 其他惨业九牛一毛台湾出口你看啥最多 颗颗
作者: Answerlin (大个儿)   2023-04-23 04:52:00
推数据
作者: iamala (it depends)   2023-04-23 06:25:00
买蛋黄的房是投资属性少,奢侈消费属性多的行为。因此不能只看中位数或是平均数收入来判断购买力与需求。就像疫情期间反而爱马仕业绩成长一样…拿中位数收入下降预估业绩会失真。但景气下降蛋白就会变盘了。
作者: audibmw888 (AudiMan)   2023-04-23 06:57:00
俺身边还不少当年请假去抢北欧三小国der,六年级的第一次去昌益菜市场抢房有多震撼?
作者: yasea2004 (无关紧要)   2023-04-23 07:00:00
看人家买奢侈品却脑淫是必需品要降价的很多
作者: audibmw888 (AudiMan)   2023-04-23 07:01:00
买不起蛋黄区,就跟普通人买不起信义区全新房差不多,改抢蛋白区而已吧~当年创世纪启澳邦城也是被六年级的嫌东嫌西的,现在倒是一开卖有买的都笑笑der~当年猪屎屋还真不少是没有受到当时金融风暴太大影响der~
作者: kiriru (寻找失去一半的心)   2023-04-23 07:45:00
芬兰当初三房预售加车位700不到但当时力行路那个海啸情况 没人肯定可以留下加上当时紫光等一堆陆资招手 一堆人西进买那边跟民国78-79买信义计画区一样受惠还吃到商圈转移+科技业家长移入影响学区
作者: sbshiu (玻璃弹珠越来越少)   2023-04-23 08:19:00
推理性分析补
作者: godnnn (尬的恩恩恩)   2023-04-23 08:30:00
每次看到拿19-22年出来举例,都会笑出来,没有每年都是爆发年的
作者: chenblue (RD Engineer)   2023-04-23 09:17:00
有数据推,新竹房价是真的回不去的了竹北多了中国医和台大医之后,炒的合理性更高了@@加上GG新厂…….比较麻烦的是交通问题…..
作者: cblade (cblade)   2023-04-23 09:48:00
科技 跟经济还在发展,难道鸡排会回去$35? 不可能嘛
作者: buike (chico)   2023-04-23 10:37:00
中国医旁边是凹陷区,大家炒的不够用力
作者: bnn (前途无亮回头是暗)   2023-04-23 11:20:00
差不多就是6-10倍(家户)年薪 家里有支援的就可以拉高家里是负债负支援的就往低的方向
作者: chouvincent (我肥宅 我驕傲)   2023-04-24 01:53:00
当初那群西进的 现在好吗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