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 台北现阶段买房大方向请益

楼主: cecol (雪橘子)   2023-03-23 14:17:52
版上前辈们好, 小弟想要投入房市, 但走向还不是很明确
爬了一阵子版上前辈的观念了, 有些看的一知半解有的还在学习
所以想说来好好请教大方向, 不要像无头苍蝇乱飞
(有注意到我前一篇文章, 就会知道我当时方向还不是很明确, )
先说背景
1. 台北市, 家庭年收 250-300, 一幼子
2. 目前没自住刚需, 与手足家庭和住长辈房子(给孝亲),
目前空间/后援/生活机能都算好
但长期来看, 10-15年可能还是要搬出去(自己是收入高的那个)
Ex: 小孩变多/长大自己空间
3. 之前的资金目前套牢在美股
也不打算出清换房产, 毕竟不是急刚需, 手头上到年底可以抓 250-300现金
其他: 本业工时正常, 但下班后会需要自我进修/教育小孩
投资也保守, 放就是想说长期放著跟大盘, 没有短进短出杀尽杀出
长辈也有不时暗示我要有自己房子
而且我也觉得投资比重太多在股市, 遇到熊市资金套牢, 所以想投入房产
如果遇到其他投资机会还可以再增贷出来加码 会比较稳定灵活
所以未来几年收入想说投入房产
原本对于房产
1. 原本想买台北公寓隔套出租, 未来收回自用, 请教完s264大&看完ibiza分析
发现隔套不可行(装潢/管理困难 风险太多 这行水太深)
另一个选项就是买公寓整层出租, 能出租多少就多少补贴房贷, 未来再打算
2. 注意到目前台北户籍的国中学区不好(少子化后变差)
改考虑国中学区套房, 也是买来出租, 目标中正金华那一代
毕竟10年后少子化能残存好学区可能更少 不过价格也很惊人,
投报率怎么算都怎么低
目前家庭比较多重心放在小孩教育, 觉得要靠自身让小孩未来衣食无忧可能无法
所以还是帮他培养好能力
最近有注意到股市V转, 加上升息渐缓, 原本有起心动念是不是要再继续加码股市
但后来觉得股市太难掌握, 是不是又一波什么事件卡在那 上下震动半天
原本存的头期款又套牢了, 还是好好执行把部分资金改投入房市
而且这几房价涨涨涨, 以前躺平不碰, 终究还是要面对
刚好现在有些资金, 而且感觉下一波房价上升又要开始
心里也是多少会焦虑
目前短期计画还是回国后多看房,先对区域价格有个感受跟评估
先看有什么物件愿意下斡旋进行
会要留在北市是因 工作/教育/后缓/生活都在这
但大标目前还没有个完整观念, 还请版上前辈指引个完整的思考路线
作者: scitamehtam (scitamehtam)   2023-03-23 14:19:00
买吧,你们想跟长辈住? 你老婆内心真的愿意吗资金准备回防台北市了,趁起点进场,自住投资两相宜
作者: DwyaneWade (闪电侠)   2023-03-23 14:21:00
接下来两年本来就是回防双北
作者: iamneptune (nep)   2023-03-23 14:21:00
问就是竹北双北落后地区
作者: toto123 (烦.....)   2023-03-23 14:29:00
双北老公寓 始终都没什么大风险 尤其低总价大约涨10趴吧但是也要人家肯拿出出来卖有捷运站 输赢不多 类似定存的概念
作者: alex650129 (ALEX)   2023-03-23 14:32:00
情况类似,但是我们是长辈给一间,小家庭自己住也在想说要不要再买一间给女儿
作者: kelsierlee   2023-03-23 14:37:00
不太想买学区套房的话,可以考虑看看私校薇阁和延平我生活圈基本上这两所国高中特别多,大学校系都不错外加今年满级分人数,这两所全国只输建中排榜二三名我自己大直考上建中,未来小孩没前三志愿也是送私校同龄延平薇阁国中外考建中的同学,最后上台大阳明医而且这些人家里都住北市精华区,有学区不选送延平。至于薇阁比较多中后段医牙和台大财法,经济实力殷实
作者: abyssa1 (abyssa1)   2023-03-23 14:51:00
你这现金太少隔套搞不起来
作者: rebecca226 (rebecca)   2023-03-23 14:51:00
‘双北低总价公寓’,到底多低算低? 我看到的40几年老公寓都超过2千,这算低总价吗?
作者: abyssa1 (abyssa1)   2023-03-23 14:52:00
学区公寓的话 2000万算低啊 中位数大概25M~30M
作者: toto123 (烦.....)   2023-03-23 14:53:00
1500以下都算低吧石牌国中 学区不难找
作者: abyssa1 (abyssa1)   2023-03-23 14:54:00
学区公寓隔套 基本要抓5M自备款2M装潢,入门7M我说的学区公寓只有算中正金华龙门敦化介寿石牌丽山你也算的话门槛低很多你收入可以撑3000万房的房贷但是自备款只能买到1000万…急着上车就看预售吧,不然就是存到至少600万再买
作者: cutemico (cutemico)   2023-03-23 15:09:00
不讨论投资房,我认为你早晚要搬出去的话,应该要布局明年此时买入台北自住房因为买房到确定自己明确需求到资金到位都需要时间,再说你有学区考量~是我的话会希望兼具自住学区投资三者,但想也知道不可能~能兼具两者就很好了
作者: abyssa1 (abyssa1)   2023-03-23 15:12:00
长辈暗示 你就直球对决吧跟长辈说自备款不足,问他们能不能帮忙
作者: cutemico (cutemico)   2023-03-23 15:14:00
我也是将20%资金投入在美股,80%投入台股,只能说幸好台股投入的多,头期款不是问题,但若是全都是美股的话,可能会有要不要忍痛卖美股的问题以年收来计算,你应该可以购入3600万的房子,头期款要准备720万,你准备好了吗?这才是重点另外很多人都很喜欢不讨论学区反而送私立学校,我觉得应该要想想私立学校带给你小孩的是什么?是更填鸭还是更丰富的视野?如果是更填鸭的私校其实可以不用考虑,更丰富的视野私校就是看自己有没有达到该私校的全家长资产所得中位数以上了,有达到标准去唸这类私校才会比较轻松
作者: leota   2023-03-23 15:25:00
推楼上
作者: kelsierlee   2023-03-23 15:28:00
私校对比明星学区;就是多了顶层人脉,这群人除非你从小认识长大,否则可能大学出社会都遇不到也打不进
作者: inAAtauAA   2023-03-23 15:31:00
不太懂到底目的是要自住还是投资,如果为了孩子选学区自住就是买不用管什么少子化,投资就是另一回事
作者: kelsierlee   2023-03-23 15:33:00
至于同侪多天才多努力都没意义,有益的都是各自前途但是家境富裕才是真的,有钱有权的人脉才有助于个人
作者: GeminiX (Gemini)   2023-03-23 15:35:00
原来年收250~300可以买3000多万的房吗0...0...
作者: kelsierlee   2023-03-23 15:35:00
毕竟最后都要凭个人努力才能上顶尖校系甚至外国名校
作者: GeminiX (Gemini)   2023-03-23 15:36:00
我年收250买1700是不是太保守了
作者: kelsierlee   2023-03-23 15:39:00
私校即使没上顶尖校系,当初建立的人脉还是有帮助。我自己手足就能对照,多认识有力人士保证视野更广阔
作者: angele (yukino)   2023-03-23 15:47:00
台北市即使没总量管制的国中有不少就狂胜其他县市了,没管制开学前迁户籍就可以了,学校还会感激你让他们不用担心少子化被废校,新竹区家长羡慕嫉妒恨呀!
作者: kelsierlee   2023-03-23 15:48:00
以上都是我个人意见;读过建中更能理解天才同侪造成的课业压力,没调适好容易自我了结;在校时有跳一个
作者: misshand (当雨滴落下时)   2023-03-23 15:54:00
选学区不如去私校认识有力人士是真的阿。更有钱一点直接润美吧。
作者: toto123 (烦.....)   2023-03-23 15:55:00
去私校 认识有力人士 那种通常都是家里有前做生意的不是 什么普通领薪水 高阶 家庭负担的起的真的家里有前有本事 很多都是高中念一念直接送美国了
作者: kelsierlee   2023-03-23 16:02:00
如果是薇阁延平倒没那么严重,只比学区家长再有钱点最严重是从幼稚园就送贵族学校,那里就真是顶流攀比私校同学会回台湾,甚至过半毕业都在台湾;不用担心
作者: misshand (当雨滴落下时)   2023-03-23 16:03:00
我认识父母都公务员送小孩念延平的,门槛没那么高吧。
作者: kelsierlee   2023-03-23 16:03:00
因为家里事业从钱权到人脉都以台湾为主,不担心这个
作者: kelsierlee   2023-03-23 16:04:00
我只能说认识顶层受薪族群,那还是高级中产意义不大对了虽然上面是称个人意见;不过也算生活圈菁英共识明星高中日趋衰弱进行中,对照彼此经验和数据的结论除了建中一支独秀?不过记得扣科学班数资班满级人数如果用普通班满级人数算比例,结果对比也不会太突出
作者: misshand (当雨滴落下时)   2023-03-23 16:11:00
会不会读书看基因啦。
作者: kelsierlee   2023-03-23 16:11:00
不过如果考上建北还是能去读;但是要盯紧和投资源。
作者: misshand (当雨滴落下时)   2023-03-23 16:12:00
而且以这个板的风气,会炒房比什么都赚,学会炒房何必读书呢。
作者: kelsierlee   2023-03-23 16:13:00
因为如果有家教经验的就知道,有钱人投入资源是海量炒房炒地和读书文凭不冲突,板上高知识份子比例不少我自己家有钱也炒房炒地,照样读书拿执照,地位问题
作者: misshand (当雨滴落下时)   2023-03-23 16:15:00
那就申请自学在家学炒房就好啦。有钱人念书是念修身养性的。真要说的话念个EMBA都比较实在。那也跟学区无关。
作者: kelsierlee   2023-03-23 16:17:00
对了回到学区房保值的问题,我觉得可以精算看看成本说不定走私校再满足自住房的可能性更大,结果也更好
作者: alohaboy (Hank)   2023-03-23 16:19:00
跟原po一样也是想了很久,不过还是很幸运的跟一对教授夫妻买到了2000出头的新生金华学区公寓自住,其实除了学区以外,那地段真的非常适合养小孩,小孩从小到大成长阶段所需要的环境那里都有,有空去附近走走就知道XD,自住有非常好的生活品质,最近装潢好要搬过去啦~~~
作者: Waynewenwen (叉滴好伙伴)   2023-03-23 16:19:00
推,跟楼主状况很像,希望有高手给建议学区目前朋友建议就是签户籍就好…可能回归到房市资产配置讨论比较单纯
作者: kelsierlee   2023-03-23 16:21:00
EMBA?太晚补救人脉了,帮助有限甚至不如俱乐部。
作者: misshand (当雨滴落下时)   2023-03-23 16:27:00
所以就是钱的问题嘛,有钱要多少人脉有多少,学区在这当中起的作用看起来很有限阿。
作者: kelsierlee   2023-03-23 16:31:00
入学规则倒是好问题;不过你说的听起来像是贵族学校我那时延平入学主要考笔试就行了,分数通过就能读。https://i.imgur.com/LMVN73O.jpg多元表现有加分,但还是以国英数笔试分数为主要参酌虽然不知道上榜竞争程度,不过多几项加分会比较稳。算是对应学测申请入学的一种变形,影响他们选材标准全国县市比赛;语文和科展相对好拿,音乐体育看天赋但是只取单项最优,全国第一也只加12分;笔试辗过去
作者: sospeter (预测未来)   2023-03-23 17:57:00
公校的同学比较多元,孩子可以提早适应社会是说金华国中公校学区的家庭实力,应该比起很多私校强认识版上一个中医,家里6间房+10甲土地,一样选金华国中
作者: mayko (mayko)   2023-03-23 18:08:00
延平今年还是笔试,台中的私校已经在搞多元入学了教育单位不希望私校用笔试,但是弄多元入学学生家长有比较轻松吗??跟本没有.前几天看到的新闻 https://reurl.cc/zAp3W0
作者: theonegi (有为)   2023-03-23 18:21:00
我延平高中毕的,身边同学确实家里普遍都还蛮有的。学生时期就认识这些朋友没有坏处
作者: ck901372 (孙膑)   2023-03-23 18:47:00
租就好,房价下行风险太高
作者: kelsierlee   2023-03-24 00:00:00
拿资产五亿来比私校家长背景?认真说就排中上而已。如果再去比康桥、TAS、TES;不好意思就中等还没现金十亿百亿再到家族千亿,现在会不会送公立,你再想想公立顶尖学区多元?是中高级中产密集,而私校是高级中产到顶层密集,哪来真正的多元;适应下自己生活圈一举例想反驳,结果刚好暴露自己视野高度,不客气。其实教育百百种,就是找到最大利益;要保证小孩拥有双语教育、多才多艺、菁英学科;就是私校和家教资源从小的优质人脉资源是附加的,质和量绝对都远超公立觉得不重要是个人价值观,甚至牵扯到有没有踏入阶层
作者: asapfrdddd (asapfrdddd)   2023-03-24 18:50:00
台湾房市是在赚价差的 投报率低的可怜现在能赚完全是因为中小企业资本利得的问题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