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a386036 (骷髅怪)
2023-01-04 12:52:34不同时期法规
排烟室逃生梯梯厅等都会因为消防法规变非常严格
早期90公分到要150甚至2米
基本上地下室几乎是基地全开挖扣掉连续壁都大概还有基地的85%
假设基地1000坪
地下室850坪一层
基本上因为法规每个区域地目不同
基本上一户至少要个机车位甚至要自行车位
还有垃圾处理设备水箱 访客车位等
基本上就一个地下市平面不见了
如果建蔽率45% 容积300+奖励完成就大约15楼,一楼就是450坪
850/(450*15)=12%
还有10%梯厅。屋凸等就大约会来到25-28%
但如果你不是15楼是更矮,那公设比会更高
还有一些机房设施等,你没车位公设有用到车道就要分摊,还有管委会会议室等
另外还有很多因素
比方说自设车位的停奖,有规定车位大小分摊面积,常常会出现一个停奖车位15坪甚至20
坪,他就是帮你分摊了公设面积
,然后奖励车位麻烦,再强迫你买1-3个车位,看似被强迫可是在台北市你少分摊两坪公
设车位等于送你
再来就是
主建物55坪阳台6坪雨遮4坪公设35坪=100坪公设比35%
主建物55坪阳台6坪雨遮不计坪公设35坪=96坪公设比36.5%
雨遮是不计坪不是没有,公设也不会因为没登记雨遮变小
再来有一个时期小公是并入主建物,也就是梯间电梯室排烟室以外,门口前跟走道,是计
算在主建物的一部分
这时候又会有5%的公设差距
而且我相信预售屋代销没有人可解释公设到底哪些是你分摊跟原因
建设公司的人也是
建筑师可能都还分不清全部
都是计算好主体,多出来没有帐的就大家分摊掉
更不要说二手的房仲
作者:
H2 (oh!my志玲)
2023-01-04 12:57:00所以吵公设登不登记,不如吵建筑技术规则啊建筑技术规则不改,怎么盖都是这样啊
学先进国家 完全放弃不管房屋权状啊 XD人家房屋面积这种东西都是自治的 根本政府就不登记 买卖房契存在律师事务所那边 政府只有你的门牌听说这种叫做世界标准 呵呵其实清朝以前政府也没有房屋登记 买卖房屋土地私下签个约就有效了 这叫做私契 怕有人不认帐时 花点钱给衙门盖章存盘在衙门里面 叫做公契 契税就是根据你买卖合约金额收税想省契税可以不用拿去衙门 契约一样有效土地只有500年前明洪武时期登记过一次 叫做鱼鳞图册已经是全世界最极权管最多的政府了
所以别人讲究土地产权就是地契一张接一张 到国王分封
英国常有的状况 就是两个人都说自己是地主 拿出不同时代的地契 互相指控对方假造这样 这时会看实际控制者所以你会看到欧洲常有那种占屋变你的 这种奇怪的判例
作者:
cocoi (俗哩吧(男))
2023-01-04 14:12:00简单来说就是建商要多赚几%跟少赚几%...用室内坪数反推就出来了...
作者:
KrisNYC (Kris)
2023-01-04 18:33:00忘了推有内容的文 真的是被淹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