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eulbos (反串魔人)
2021-11-08 04:44:50同意
选择真的是比努力更重要
※ 引述《rabinson (何时无事一身轻?)》之铭言:
: 我看到很多论点是:
: 去房子便宜的东部南部,生活费用也比较低,可以轻松过日。
: 个人不赞成这种论点。
: 我认为: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 选对了住的地方,胜过努力上班加薪。
: 我举几个例子解释。
: 四十年前,我爸妈选择在高雄生活。
: 1995年,他们买了高雄市区的新成屋,
: 当时一坪买13万,总价392。
: 后来中间有跌,最低曾经到一坪8万。
: 今年我看实价登录,
: 同社区成交大约450-480,
: 前天我请银行估价,银行说450。
: 也就是说,25年过去了,他们的房子只增值了50万,甚至不包含通膨。
之前也看过高雄版友的文
同价位大寮市区跟鼓山荒凉的新重划区在选
最后选了大寮的例子
一边是大赚,一边是没亏就不错了
: 如果是在双北呢?
: 我不清楚1995年的房价,
: 但我以我自己在新北做例子。
: 2005年我在新庄买31坪400万的华厦,(一坪15)
: 2011年因为要出国,以560万卖出。
: 然后我查现在的实价登录,同条街的公寓就一坪26-30
: 华厦则是一坪32-37
: 我抓保守值 33,现值是950左右。
: 比较:
: 高雄持有 25年:392-》450
: 新庄持有 15年:400-》950
: 这差距是非常惊人的明显,
: 足足500万,而且后者还少十年。
: 等于一年多存33万,
: 一个月多存2.5万
我自己现在住的老大楼,2015买在高点,一坪12.5
看去年春天最新几笔的实价登录行情整个拉上来,来到了一坪14.5
5、6年算是小幅成长了16%
: 如果1995年,他们是选择在新北居住买房呢?
: 现在他们资产应该1500-2000万,老年生活就不用烦恼了。
如果我当初是买美术馆印象巴黎的套房
参照2015那时的实价登录,我很有可能会买在一坪20.5甚至更高
然后看2020的实价登陆一坪大概18、19
今年最新的实登来到22、23,这才算是解套...
跟风买蛋黄区真的不一定会赚
: 而不是在高雄,还在担心有的没的。
: 有人说,在南部生活费低,轻松啊
: 但是怎样的生活轻松,可以让你一个月多存2.5万吗?一般上班族根本不可能。
: 如果要谈工作,也可以。
: 南部薪资根本就少一大段,
: 不管是正职或兼差,不管是量还是,质。
: 我印象很深刻,以前在台南念大学,
: 当时要找打工,从小东路骑到关庙,就为了做一个三小时五百的兼差。
: 然后当家教,我在台北可以找到时薪1000的案子,而且还一次两个。
: 在高雄台南,几乎不可能,除非你考上医牙系。
: 所以,双北这么贵当然是有原因的,
: 薪水高,机会多,所以大家才挤过来。
: 轻松不是看眼前,要看长远。
: 我多希望当时我爸妈房子是买在双北,这样我现在就不用这么辛苦。
: 可惜不是。
: 当时他们做了错的选择,
: 我现在,不会了。
: ####
: 但是很多人会说没钱买双北阿!
: 这就要讲到ceca大 提过的策略,
: 小换大,外换内。
: 从小房老房开始买,从外围开始买,
: 但最终目标还是要放在热区,
: 长远来说,才是比较好的,
: 三十年后,你不会后悔的。
不得不说ceca大真的观点独到
心中有个比价地图似的
哪边高估了哪边低估了都一清二楚
随时都有物件可以买
平常真的可以多拜读一下ceca大的文章
然后我自己是觉得选蛋黄区长期持有风险颇大
尤其买的时候是Tier1,但长期放著变Tier2、变Tier3了
像府北路一些大楼就是个例子
商圈转移整片惨兮兮的例子好像蛮多的
而买外围重划区的风险则是怕买了都不太涨,还得忍受机能差的时期
一直卡在Tier5这样
但通常放久了获利都蛮可观的
Tier5->Tier4->Tier3
当初如果买一坪13.5的全民万岁,现在可是一坪20耶@@
真的违背人性... 鸟不生蛋谁敢买啊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