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看台北市房子的经验是,今年三四月份差不多是高点,
五月疫情爆发后,成交时间拉长,有些不给带看,价量都缩
七月房地合一 2.0 上路后又多了一个变量
一直到八月中过后九月左右,看房买气才陆续回笼..
银行鉴价我觉得蛮看屋龄的,新成屋的话几乎跟实登接近甚至更高
老屋就不一定,有可能比行情略低
鉴价出来比成交低 150 觉得不是最大的问题,如果是比一年内成交
高 150 的话,我觉得问题比较大 基本上就是买在高点中的高点
如果是市场普遍认同 90 分以上的好案,未来比较有创高或解套
的机会,反之如果一般人觉得普通、优缺点都有的案子,基本上未来
趋势反转赔售,可能要降价。讲白了,要评估这个社区释出多不多,
总价带接手力道强不强,未来打算住多久等等
如果释出少,地点好,总价也不会过高 (大概两三千万以内),买
高一点自住还行 (都已经签了) ,反之就自己盘算盘算
美股和台湾股市最近都已经开始震荡,房市未来怎么走,我也挺好奇的
※ 引述《mijas (Tapas)》之铭言:
: 我知道这篇大概会被嘘爆,但还是想请教大家的想法
: 大概今年四月左右开始看房,五月之后因为疫情暂缓
: 八月的时候看了一间心目中大约75分的房子,除了采光和车位之外都算符合默认的条件
: 但是因为加价比较慢,准备要去小房间了,被其他买家半路拦胡成交
: 心中虽然觉得有点可惜,但毕竟自己不是有非买不可的压力,所以就继续看房
: 这中间看到很多原本心中觉得B咖的房子(大概60~70分),之前在网络上挂了一段时间
: 却在这个月都陆陆续续卖掉了,才有点警觉房市的热度比想像中高
: 后来有一天,之前曾经留过话要帮我们注意案件的仲介
: 跟我们说有一个案子还没上网,可以先去看,所以我们大概是第一组去看的客人
: 下来之后马上看到另一家仲介,不过还没带客人,大概是要谈委卖
: 看完之后心目中大概有85分,大概是三四个月来看过最满意的
: 无论是屋龄,座向,看出去的风景,还有原屋主请设计师的装潢都很不错
: 重点是到现在工作地方和捷运站,走路都不到10分钟
: 可能就格局和车位稍差一些,但都可接受
: 所以斡旋期间大概加了一次价而已,三天后就成交了
: 出价之前有看过实价登录,比今年四月份成交的高出一些
: 但考量到四月份成交的案件,看出去会看到庙,也没有车位,所以就在能力范围内出价
: 目前因为屋主海外授权刚下来,所以还没签约
: 但是最近在联络银行贷款,才发现鉴价和成交价差了150万
: 虽然最后因为成数高,还是有贷到预期的金额
: 但心情很差,总觉得自己买贵了
: 虽然女友安慰我说,这间光是有装潢就可以省很多费用
: 但当时傻傻的,也没有把装潢折旧算在内
: 现在卡在如果放弃,就要赔仲介费+斡旋金(大概30万)
: 也担心以现在的市况,不确定还能不能看到喜欢的物件
: 毕竟这间是近几个月来看到最满意的
: 但如果签约,总觉得心里一直卡著"买贵"的心结过不去
: 另外也有点担心最近各国央行因为通膨恶化陆续升息,美国也在taper QE
: 似乎很像2013年房市高点的状况,不知道明年房市会不会重蹈2014房市反转的覆辙
: 不知道各位大大们有没有类似的经验?或是遇到这样的状况会如何抉择?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