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版友希望我讲详细点,不过我只懂我老家这区,其他区我略懂也会提一下,有什么不对
的地方请各位帮忙补充修正,谢谢。
先讲一些大家知道的事,三重大致分三块:
1. 三和路以北: 我们以前叫分子尾,对外桥是重阳桥,30年前要往士林天母的话,计程
车司机大概都会走这条,不太会从台北桥走
2. 三和路以南和疏洪东路以北: 人口商业最精华的区域,也是我长期走跳的区域
3. 疏洪东路以南: 跟新庄互接,三重居民不太会住这边,早期很多空地
以上三区,我个人认为发展程度是2 > 1 >> 3
近20年分子尾一带快速发展,因为该区有个国立三重高中,虽然旁边有个五华街很热闹,
但另一边是荒芜一片,我弟16年前就考进这边,他说最近去那边逛简直不可思议,什么店
家设施都长出来了,跟他高中时完全不一样。
疏洪东路以南我不熟,因为界线很分明,以前还没整成新北大都会公园,这边全是农田,
一般我们从堤防到大都会公园只会在这边骑脚踏车或忠孝桥下打球,不会再越过去靠新庄
那侧。
整个疏洪公园到大都会公园其实经历了三任市长的发展,从尤清当县长开始发展,早期只
有从芦洲疏洪公园延伸过来的二重亲水公园,以前有个亲水公园附近有个万善同夜市,那
边就是30年前最早的公园园区,老三重人一定知道。苏贞昌时期扩大发展,再将二重亲水
公园往淡水河延伸,连同整理面淡水河的二重疏洪运动公园,开发出棒球场、篮球场等等
公共运动场所,所以三重业余棒球的风气较为盛行可以说是苏县府时代建立的。朱立伦时
期则是把大都会公园建立好(忠孝码头好像也是),整个二重疏洪道的公园系统大致抵定。
我最常走跳的区域就在所谓的菜寮区,上述(2)的右半边就是菜寮区、左半边是二重区和
下竹围区,真要说点不客气的,菜寮区才是三重真正的重心地带,天台是高度商业化,舒
适程度还没有菜寮区好。
道理很简单,菜寮区的联外桥是中兴桥与忠孝桥,分别接往早期流行指标的西门町与交通
枢纽台北车站,三重各方面是靠着这两条桥当脐带供给养分,所以当时的菜寮区是多采多
姿的,可以说是台北市的重要腹地。因为地缘关系密切,住在集美街、成功路一带的三重
子弟也很多跨区到万华区唸书,以前寄户口很盛行,我国小国中也在台北市唸,但跨过重
安街的话大都会唸三光国小,所以以前小时候去安亲班,看班上同学是哪个国小,就知道
他大概住哪一区了。
如果再将菜寮区细分,用忠孝桥的左右两边区分,右边是属于菜寮站、左边属于三重站。
菜寮站区有几个重点设施,三重分局与简易庭、三重区公所、三重医院与综合运动公园,
因为有政府机构坐镇,还有很大的公园,我想这里的建案一定是最贵的,就算是中古华厦
大概也是高价位。三重站区就很好多了,我小时候这边根本超大一片空地,到我大学的时
候才开始有整地,毕业以后已经是一栋一栋在盖,大概就是翔誉和台北威尼斯后面,翔誉
旁边的路原本是个修车厂,有次回家居然被铲平,大概是违建占太久被制裁了。
三重站区的主动脉是集美街,想买这区的建案,生活都脱离不了集美街,我可以保证的是
,三重站区就是有集美街,生活机能会略胜菜寮站区。如果是我要来看菜寮的建案,首先
会先看看疏洪公园一带新成屋或预售屋,要是真的捏不下去,我会沿着集美街找中古屋。
很简单的想法,我要快速进台北市,住集美街一带,我可以直上中兴桥或忠孝桥,就算进
捷运也很快。
我的想法大致是这样,其他区域我没介绍有可能是我还停留在以前的印象,例如环河南路
往台北桥方向一带,如果有建案我可能不会优先考虑,我带有一些负面印象,但现在可能
改善很多,有空我再实际走一趟看看,不熟的区域我就不误人子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