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Kamov (卡莫夫设计局)
2016-09-12 09:47:14内文:
房屋税四大不合理 惹民怨
2016/09/12 07:48:11 经济日报 记者 郭及天、游智文
图/经济日报提供
图/经济日报提供
分享财政部统计,今年全台房屋税实征约708亿元,其中引发最多争议的台北市,今年实
征共149.57亿元,较去年再增加7.6亿元,合计自两年前“增税”以来,台北市房屋税收
已增加47亿元。
以台北市建物总量约107万户计算,每户增加确实不多;但这些增加税收主要来自2014年7
月后取得使照的新房屋及总价8,000万元以上的高级住宅,台北市去年底约有5,000户被认
定为高级住宅,2014年7月后取得使用执照的房屋则有1.1万户,如果47亿元全由这1.6万
户分摊,两年来每户已合计多缴29万元。
这两年买新屋的人并非都是富豪,却得比只他们早一年、甚至只早一两个月交屋的人,多
付出一倍以上的房屋税,这是建商、代销跳出来高喊房屋税不公,获得不少社会共鸣的主
因。
依据业界、学界的反应,房屋税至少有四大不合理,包括:路段率重复课税、同区不同价
、豪宅税的适用条件、房屋评定现值超过造价。
房屋税风暴扩大后,各界针对房屋税讨论相当多,在不少专家学者眼里,房屋税先天不良
,后天失控。先天不良部分,包括自住房屋课税有争议,税基加计路段率则有重复课税之
嫌。后天方面,自2014年至2016年,两年内台北市不仅调高路段率、标准单价,祭出豪宅
税,以倍数大幅调高税基,而且税率也不降反升,针对多屋族调高一到两倍。
学者庄孟翰说,我国房屋税原本偏低,在短时间密集、大幅度的调高税基、税率,有如“
强降雨”,结果造成另一种不公平,严重阻碍都更、经济发展。
吉家网董事长李同荣表示,地方政府摆明把房屋税当成“提款机”,让一般民众担心自己
也被拔毛,房屋税议题因此快速延烧,甚至演变成新民怨。
图/经济日报提供
图/经济日报提供
房屋税基本概念
任何税都是税基X税率,房屋税税基是房屋评定现值,房屋评定现值不是市价,由下列公
式计算:房屋核定单价X路段率X(1-折旧率X折旧年数)X面积=房屋评定现值
公式两大特性:
● 除面积外,其他项目都由地方政府订定调整
● 各项都是相乘,调高任何一项都以倍数增加,调高两项则会出现“平方”效果
连结:http://house.udn.com/house/story/5916/1955176
其他:最完美的情况应该是要以市价来乘以税率,过于复杂的税制有时会有争议,不知实
际其他国家都是如何征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