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标题一问
小弟目前创业 节省资金进驻在某公立大学的育成中心
里面有许多租不起外面办公室的小型公司
不过跟客户开会时 说出自己进驻在创业育成空间
也不会觉得是丢脸的事情
社会宅有可能依循这种模式吗?
例如刚毕业一起上台北闯荡的同学们一起进驻青年宅这样?
题外话~
因为认识了很多流浪中的小公司
每天上班经过闲置的台北圆环
都好希望能隔一隔便宜租给新创团队啊
很多做APP的 其实只需要一张桌子 和偶尔开会的空间...
作者:
tr920 (ivan)
2016-05-21 22:00:00我觉得差异可能在于创业打拼有梦想的人虽然暂时资金不够,但不太会被社会贴标签。但租屋还得靠政府帮忙的人,大家似乎会比较有意见
作者:
Tattoo (跟隨我^^)
2016-05-21 22:01:00可以啊
作者:
shhsu (shhsu)
2016-05-21 22:02:00为什么不选择别的县市创业呢?
除了学校,也有软件公司内部有育成制度,等于公司和APP团队合作,团队自己要投资,但可用公司资源,省下租金,上市再分拆获利类似内部创业。
作者:
Tattoo (跟隨我^^)
2016-05-21 22:04:00把钱花在辅导青年创业,就业比盖啥小宅的有用多了
社会宅跟那不一样,不是想住就能住,要抽签。一群年轻人若要住一起,各园区周围很多上班族就是一起租一层三四房,分摊费用后比租套房便宜
租办公室地址不是一个月3000就有吗这个好像比住宅便宜多了?
作者:
shhsu (shhsu)
2016-05-21 22:06:00几个人租一层互相照应蛮好的,念书时,曾八个人住一层公寓,有厨房有客听比较有家的感觉,不喜欢租套房。
看行业啦,有些行业说自己在育成中心,客户会觉得你不赚钱东西铁定没抓太高利润但是有些行业你不开奔驰去人家不跟你做生意
大致上跟业务金额有关,你创业若要接高价大案却可能连租金都付不起,甚至没收入薪资现金流,客户也怕你是空壳,接了就倒。
有时候也不是金额问题,而是该行业文化问题比如说现金进出的行业,蛮需要奔驰打点门面,如农产品买卖或营造相关行业电子业金额超大,却没有这种文化,公司配车都altis居多
有些客户反而喜欢找这种工作室等级的合作因为价码会比较漂亮,大公司有很多额外成本
作者:
shhsu (shhsu)
2016-05-21 22:45:00是啊,建商蛮需要好车的,而且常换新车,据说是贷款比较好贷=.=农产品没听过需要好车,常常穿的很一般却有几甲的地...
作者:
shhsu (shhsu)
2016-05-21 22:51:00买房应该不是跟老板买,所以开什么车不会知道吧?
很多小建案是看的到老板的,因为是自己卖。有远房亲戚就那种小建商。从卖猪肉买地自建,顺便卖人然后第二三四案…最后变成建商老板,儿子当主管。销售期才请助理帮忙招呼看无房,自己也常驻。中南部很多这种。
作者:
mrschiu (布莱恩的老婆)
2016-05-22 21:07:00以前林口还很乡下的时候有一次我家人去看房子建商住附近到他家等他和太太打游戏打完才带看房子很傻眼纯真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