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SDboxer (慵懒大喵~)
2014-01-25 08:12:46※ 引述《a386036 (骷髅怪)》之铭言:
: : 先讲讲水泥的寿命原文教课书写就是五十年
: 如果这样说
: 台北市的捷运是不是50年就要打掉重盖????
: 水库是不是也是50年就要打掉重盖????
: 更别说刚做过补强计画的新生高架桥可以再用30~40年
你自己都说了 要补强
但你以为补强结构跟室内装修一样吗?
首先要先找技师评估 不是每件补强完就一定能用
但找技师评估就要先花一笔费用 就算不做也要花 如果要做就还要再付设计费
你要不要去查一下结构补强的费用 很多都快跟盖新的差不多
另外不管你怎么补 强度就是会降低 新旧断面的连接处就是弱面
所以会在旧混凝土处钻孔再埋设钢筋跟新的连结
再来说水库 水库使用年限通常在于淤积
随着土石在水库底面淤积 会使墙面的厚度增厚 强度会变强
但蓄水能力会降低 另外水库用的混凝土跟住家用的不一样
这你也有办法能来比较
: : 再来提钢筋的问题 钢筋最怕的就是氧化
: 正常来说包覆住是不会轻易氧化
: : 会加速氧化的媒介是氯离子跟水 所以为什么海砂屋不能买
: 氯离子过高不代表海砂屋
: 只是海砂屋的氯离子一定会很高
这个回答十分可笑~
混凝土的组成是由粗骨材(碎石) 细骨材(砂)跟水泥拌合
其中可不需要加盐(NaCl)你觉得建商明知有害会在花钱填加吗?
会有氯离子就是因为砂的来源受到盐的入侵
就算你现在挖的看起来是河砂 但其实几百年前就是海砂
不然你以为氯离子从何而来
: : 所以一旦外层保护层(一般是4cm)的混凝土有些裂缝有水气渗透到就会腐蚀钢筋
: 你是说打底或粉光那一层吗???
: 再来里面是RC
: RC通常是15~20公分,钢筋在中间
这个你完全乱说 完全狗屁不通 造谣不用负责任
请自己google"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有很困难吗?
打底粉光是"装修" 根本不算计算在"结构"里面
此外钢筋绝对不会埋设在中间 一定埋设在外侧
为什么?很简单的理论 是国中生也能懂 你拿根竹筷往下弯
竹快的从侧面看的断面是日字型 日字上面的部分承受压力 下面的部分承受拉力
所以这时候钢筋就需埋设在下方增强抗弯能力 且放越下越好
因为国中就学过 力臂越长力矩越大 所以钢筋绝对不会放在中间
但放置处还是有极限 因为要保护钢筋不受潮
所以法规有规定最低限度保护层 一般建筑就是4cm
就算是与海水或腐蚀环境接触的也才10cm
所以老旧建物就算有细小裂纹 只要让水气进入达4cm
很抱歉你的房屋的结构受到侵蚀了
: : 钢筋如果锈蚀的很严重 师傅都多半也告诉你不用救 直接打掉重盖
: : 你说国外(我人现在就在国外)的房子
: : 老实跟你说老屋其实很少 因为持有税很高 约30~40年就会拆掉重盖
: 其实打掉并不环保
: 这常常都有专题报导
: 一栋房子打掉重盖所消耗的天然至 原是非常庞大
: 水 泥 砂 钢 电线电缆 水管 木材 磁砖等等
: 都是天然资源去做成的
: 且生产这些东西都要能源
: 你房子拆掉也要能源,常除过程中的空气污染,废建材处理
: 其实打掉重盖真的不是唯一的办法
是的 拆掉并不环保 但安全优于环保
且从古至今建筑物结构有问题就是拆除重建 不然就就是等自己崩坏
国外一旦认定你的房屋"结构"有问题就是政府拆除
费用还要寄到你家 所以大多数会自己拆除再捡一些能用的(砖 瓦)留下重建
所以这也是透天的好处 能回收的东西比较多
另外为什么近几年大楼都采SRC 之后拆除铁的部分能回收再利用
算是有考虑回收概念的绿建筑
P.S.你真的觉得国外的老屋一两百年都没事
你知道日本大版城很多事建物里面是现代的RC吗?只是外表保留
台湾的赤崁楼也是 结构早就被换成混凝土
想要见到有上千年的历史古蹟 除非气候干燥跟建材是石材才有可能
作者:
ottokang (猫猫的大玩偶)
2014-01-25 09:45:00推打脸
作者:
riya (东京日和)
2014-01-25 09:45:00其实很简单,基于安全理由,公权力就强制年限到改建即可
作者:
derji (God Bless Mario)
2014-01-25 09:50:00推专业
作者:
Uber (Uber)
2014-01-25 10:02:00大阪城连电梯都有了 XD
作者:
MrEric (Hey)
2014-01-25 10:08:00啪!!!啪啪!!!!!! 啪啪啪!!!!!!!!!!!
作者:
SDerick (㊣大坏蛋德瑞克㊣)
2014-01-25 10:17:00别打了!骷髅怪被你打脸打得头都要掉了~XDDD
作者:
ArgusX (阿加斯.艾克斯)
2014-01-25 11:29:00对不死系伤害+200%
作者:
ArgusX (阿加斯.艾克斯)
2014-01-25 11:31:00并非不能住, 而是安全等级的风险到哪个程度...每人各自抉择
作者:
ArgusX (阿加斯.艾克斯)
2014-01-25 11:32:00但是就事论事的价值判断...银行很明显的告诉你只有土地价值
作者:
ArgusX (阿加斯.艾克斯)
2014-01-25 11:33:00但是台北市的土地价值颇高就是了, 盖成新的也很值钱
作者:
ArgusX (阿加斯.艾克斯)
2014-01-25 11:34:00前提是...要选到以后可以重盖的地方
作者:
ArgusX (阿加斯.艾克斯)
2014-01-25 11:35:00不能重盖的就等没落吧, 不过这问题可能是下一代才需要困扰
作者:
ArgusX (阿加斯.艾克斯)
2014-01-25 11:36:0050年可能ok, 80年也ok, 但是150年或是200年?
作者:
ArgusX (阿加斯.艾克斯)
2014-01-25 11:37:00只是那时候早就死了 ( ′-`)y-~
没重盖,难说,可能50年一个大震就垮。也可能100年无大震就没垮。风险随屋龄增加。
但拿家人生命赌地震带的台湾永远无震灾感觉是蛮蠢的。老屋必须防灾都更,别铁齿
作者:
ArgusX (阿加斯.艾克斯)
2014-01-25 11:49:00都市的区块移动汰旧换新一直以来就持续发生,"多数"的老房子
作者:
ArgusX (阿加斯.艾克斯)
2014-01-25 11:50:00就是慢慢的淘汰而已...没有永远的精华区
台北101那种是设计百年使用寿限。强度与民房完全不同.
对啊,50年前精华区是万华。现在呢,老到不行政府当年直接放弃,改去东区搞新的市区
作者: hermanwing (她的男人爱飞翔) 2014-01-25 11:53:00
电爆无误
个人蛮欣赏李鸿源提出防灾都更与国土安全这会得罪很多自我感觉良好的旧住民。我家不一样, 但地震时管你是谁家。
台湾民房顶多只做拉皮, 盖层钢板。顶多延迟老化速度. 不算强化
作者:
ArgusX (阿加斯.艾克斯)
2014-01-25 12:02:00旧城镇的没落和新城镇的成型, 这两者的交替是很长时间的默
作者:
ArgusX (阿加斯.艾克斯)
2014-01-25 12:03:00默进行, 用当下的繁荣作为利多是很难区别的
作者:
ArgusX (阿加斯.艾克斯)
2014-01-25 12:04:00不过靠旧城镇较近的空地比较有可能发展出新城镇
作者:
ArgusX (阿加斯.艾克斯)
2014-01-25 12:14:00国土炼金术就是资本够粗, 几十年前先便宜买进较近的废地
作者:
ArgusX (阿加斯.艾克斯)
2014-01-25 12:15:00然后等区块汰旧交替, 把废地盖成新的搞的很新潮漂亮卖出
作者:
ArgusX (阿加斯.艾克斯)
2014-01-25 12:16:00一般人是不会做这种可能自己活着时看不到的投资
作者:
ArgusX (阿加斯.艾克斯)
2014-01-25 12:17:00这种比较算是跨世代的投资
作者:
jyekid (会呼吸的痛)
2014-01-25 14:17:00打脸无误 专业的切入角度跟泛泛之谈的等级就差在这
作者:
hahacc (宏)
2014-01-25 14:57:00别打了 再打下去他要耳聋了
作者:
gwboy (.....)
2014-01-25 15:07:00说好不打脸的XDDD
作者: hebelin1203 2014-01-25 23:00:00
原波是唸建筑的吗?怎么可以这么专业ˊ_>ˋ
作者: foreverthere 2014-01-26 17:57:00
佩服!!
作者:
sharkimage (生日那天的甜蜜 ~知道效m)
2014-01-28 01:40:00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