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来源连结:
http://money.chinatimes.com/news/news-content.aspx?id=20131111000102
2.内容:
国有地禁售,都市更新牛步化,加上低总价“小宅”叫好叫座,台北市区近来掀起一波
“东京化”风潮,建筑基地面积不到100坪、就盖出又高又瘦的精巧住宅大楼,甚至出现
面积19.5坪的“迷你”基地,也盖起小豪宅。
住展杂志市调资料显示,台北市至少有22处以上新推住宅案,基地规模都在100坪以下
,若和今年一月迄今新推案数量比较,大约占1~2成。其中更有8个新案,基地在50坪以
下。
包括中山、大安、士林、北投等区,都出现这类“迷你”基地的住宅新案。最小规模的
中山区“三境e通”基地19.5坪,就可以盖20户小宅;至于大安区信义路二段大安公园对
面大马路上,基地仅47坪的“水树之间”,也规划出每户41~54坪,每坪开价约220万元
的小豪宅。由于寸土寸金,停车位只能就基地尺寸规划为机械式停车位,一个要350万元
,一户总价仍上看9千多万元至1.1亿元,堪称市场上地段最炙手可热、总价“豪宅化”
的“迷你”基地开发案。
另外,大安区和平东路一段的“久仰泰美-泰极”,85坪基地规模可规画每户约65坪的
住宅,每坪售价开到130~180万元,总价约1.1亿元起跳,也是“迷你”基地的豪宅版。
创意家广告董事长王明正表示,会作这种小基地的建商,可能是基于无法整合到更大基
地,或是不想拖延太长时间去整合土地的建商;不过,台北市愈精华地段,土地市场完全
饱和,百坪以上基地面临“绝版”,因此预期台北市将来一定会愈来愈多这种非常小型的
基地,走向“东京化”。
王明正指出,对建商来说,缺点是成本高,每建坪单位成本也较贵,比起大基地开发、
可摊平每单位容积或每坪建筑造价成本,相对会比较不划算,因此每坪售价未必比较便宜
。对买方客户来说,就要看保值性,因为保值功能相对不如正常的基地,除非非常精华的
地段、再怎么小也会有人买。
甲山林广告总经理、爱山林建设开发总经理张境在则感慨指出,“这么小的基地也在盖
?这简直是台北市的悲哀!”政府没有担当,没有前瞻思维,导致有些建商只能屈就迷你
基地。其实全世界很多城市都比台北市更老,可是为何台湾政府却没有大格局的都市发展
计划?任由小基地各自发挥、盖得乱七八糟?毕竟政府政策要有好规划,市容才更好。
台北市政府副市长张金鹗则表示,台北市地狭人稠,土地价格高、整合不易,造成最近
土地产权细分化、“迷你”建筑基地兴起。他认为,“在主流价值观之外,我并不反对跳
脱主流建商大基地开发的小型基地住宅。”应该要用更开放、更宽容的态度,去观察这种
现象。只要符合法规,其实“小而美”小宅建筑潮,应乐见其成,让都市发展和建筑天际
线更多元化。
张金鹗表示,亚洲许多人口密集、土地有限的城市,像东京、香港、新加坡等,也有小
基地高楼化的发展趋势。现在台北市政府已实施简易都更,放宽老屋重建的最小简易都更
面积至500平方公尺以下,努力朝多元化方向推动都更,以提高都市土地有效利用、活化
都更。
3.心得或感想:
买这种房屋的意义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