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ceca (生活艺术大师 N)
2013-08-21 12:44:28※ 引述《lawfight (.....)》之铭言:
: 不知道各位熟不熟投资客??
: 或认识的投资客都是哪样的人
: 我讲讲我认识的投资客
: 1.本业很强 收入高
: 2.不缺钱 投资只是为了赚钱
: 所以如果崩盘 我认识的投资客都不会赔 因为他缴得出来 甚至没贷款
: 如果崩盘 会有两种人很惨
: 1.本身没钱的投资客 赚的钱不够缴贷款 只想短期获利 当短期没法获利
: 他也只能砍出 不然缴不出钱
: 2.缴不出钱的自住 贷款月付金根本很紧 一发生事情 就嘎不过来
: 所以当居住正义发生 房价狂跌 死的一定是非专业投资客
: 专业投资客当崩盘 会继续买 反正他又不缺钱
广义的投资客是,钱进入房地产,然后获利了结有赚到钱都算.
狭义的投资客定义就很混乱,甚至有仲介指着我说,我不算投资客.
因为他的定义就是短进短出,一年进出个一二十间以上.
我们这种放三到五年的,对他而言不算投资客(因为他是仲介,他跟我合作会饿死..XD)
so..广义投资客的话,人太多了,所以你不用替他分类,可能你家隔壁老阿婆也是.
狭义的话,本不粗(现金一千万以内,我一般讲钱都是扣贷款后的现金).
大多都是从事房产相关行业的.
如,房仲,代书,装潢,小包等等.
至于本粗的,那人就复杂了,也是百百种.
当年大崩盘,是这样的.
超专业短线,最早闻到味道不对,脱手落跑.
再来崩盘,冻结市场,你杀低价卖也没人要买(投资人信心崩溃).
所有人都被套住,出脱只能卖给"自住户",没有任何有闲钱的人想接手.
缓跌是因为卖不掉+卖掉的都是低价自住户要住的东西,所以跌式表面上不明显.
但实际上,高风险的像新市政鬼城.
或是炒到老高的金店面等,全都没人接手,放两三年出脱不了.
也因为没出脱,所以没有跌...XD
然后开始高贷款的附不出钱来,就被法拍,法拍也没人接手也挂在那边.
市场剩下少量自住户在买.
所以那时很有名的,整条马路上都是瘦猪瘦猪瘦猪.
然后短线的,高杠杆的,跳得跳死的死逃都逃不掉.
当然,过不久,政府一定会出来护盘.
这时包租公就会界政府的护盘政策进场.
因为他们发现投报率变得不错,然后有些有住宅需求性的地方,也是租的掉.
之后就....回归平静等待下一次大多头.
这是台北.
而中南部呢?政府没护盘,甚至南部故意放烂他.
所以就继续缓跌,所有人对房地产全都信心崩溃.
当然包租公一样会看情况进场.
直到跌到谷底,就变成包租公的天堂.
因为租金7%起跳...XD
但是其他投资人,置产者全都不想买.
基本上买大楼最惨的就是.
台北就算了,新大楼很少,政府很快就会护盘.
所以跌了下次大多头就又回来了.
但中南部,高雄一跌20年,你当年的预售屋,今天变20年屋.
更惨的是,炒作区转移,当年的地王变成老市区.
so...就算到了今天,还一堆高雄当年买大楼的,都回不去了.
这也是我家很讨厌大楼的原因.
看过崩盘,心里永远都有疙瘩..XD
而透天店面就好多了,尤其他们有被都更或合建的优势.政府一变更地目,房子在老都不怕.
(现在高雄前金和新兴区一堆改建)
而最完美的当然是土地.
so...基本上崩盘就崩盘.
崩盘会死就是高杠杆,投机性太高,然后本身并没有足够的长期还款能力.
而包租公,现金流,都不会死,因为还款问题他们本来就无视.
以上这些,用广义来讲全都是投资客,但用狭义来讲,那只有投资客在死(短线)
另外,台湾房地产崩盘又不会怎样.
台湾很有钱的,政府也很强.
大家薪水不涨不代表台湾不强.
那是台湾特有的问题,台湾不一样.
台湾越来越强,但薪水一直倒退.
没办法,走制造业又肥猫理论的台湾,这是必然的道理.
真的要台湾强,就要学新加坡,香港等,走金融贸易.
金融贸易人才才是真正的中产阶级.
有这些中产阶级带来内需需求,台湾基层才会兴盛.
不然现在就企业越来越强大,每个开发都几百亿再丢.世界各地扩厂开血汗工厂.
但是大家口袋越来越薄.
变成台湾是有钱人的天堂,穷人的地域.
而房地产是有钱人玩的.
所以房地产崩了,口袋潜的死光光,口袋深的最多很不爽,但是本质上没差.
等到下一次大多头,他们再继续炒罢了.
so...台湾房地产崩盘,只会造成贫富差距更夸张的大.
但台湾总合和产业影响其实还好.
除非这个崩盘让银行都倒掉,但政府一般是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
房地产崩不崩盘,其实政府有8成的掌握力.
他要房地产涨就涨,跌就跌.
差别只是现在想微控到缓涨,可是一直控制不太精准罢了.
但他想让房地产跌,其实太简单了,同样的想要让房地产站上一坪300万,也是亲而义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