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测那位荷兰艺术家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说法,是因最近几年欧美政治正确运动的影响。
节录一段wiki:
"乔治·佛洛伊德之死引发的拆除历史争议人物雕像浪潮,亦称推倒铜像运动[1]、倒像运
动[2],是从2020年5月26日明尼亚波利斯警方因执法而导致乔治·佛洛伊德之死,引爆示
威活动之后,欧美地区从6月初开始延伸的拆除象征种族主义、殖民主义和奴隶贸易有关
人物的历史雕像的拆除运动。"
甚至连美国林肯、英国邱吉尔这些跟殖民比较没有直接连结的政治领袖塑像也遭破坏。
发现美洲的哥伦布、英国印度殖民总督的克莱武的铜像也都被大学生推倒或要求撤除。
就在那一段时期的荷兰也受到影响,一些与殖民时期相关的建筑和雕像也遭到泼漆。
再来讲"自虐史观",这个词其实不是一个很中性的词,是由日本一些右派人士提出的,
意思就是说"真的坏得那么夸张吗?反省这么久也该够吧",但真的够了吗?这很主观。
无论是日本的自虐史观或是欧美的推倒殖民铜像运动,该强调的应该是对行为的反思。
再强调一次,是对"特定行为"的反思,而不是针对特定国籍的人士。
例如贩卖人口、剥削劳动这些行为现在仍持续存在,只是现在是犯罪,过去是政策。
那么可以想像,以前是以国家的力量去支持那些为了特定集团利益的不人道行为,
其受害规模之大,影响之久远,在深挖历史之后,既得利益者的后代难免会愧疚。
至于所谓的:
"也有好的地方,如让当地原住民得以参与国际社会,进入近现代化的发展阶段。"
所谓好坏要看从怎么样的角度出发,就举一个莫那‧鲁道去日本参观的例子。
1911年,莫那鲁道与其他部族头目被安排前往日本参观,他看到日本警察对待同胞的态度
相当温和,不像台湾的“理蕃警察”,动不动就对原住民恶言相向、拳打脚踢。在这趟旅
行中,他深深感受到统治者的不平等对待。
以一个被压迫、被剥削的下等人的地位参与国际社会,这是当事者乐意的吗?
因此莫那鲁道是去参观了日本的进步之后,回到台湾才有了"出草"念头。
所以重点在于有没有平等的尊严,如果是有平等尊严参与国际社会才能真的算是好的。
至于为何现在台湾对荷兰没有那种反殖民的情仇?
因为荷兰统治台湾时期已经年代久远,而且期间不超过40年,殖民的烙印并不深。
最重要的是荷兰被郑成功打败了,汉人是双方竞逐台湾的最后胜利者。
以上大概就可以解释那位荷兰艺术家原本以为会愧疚,但却意外得到舒缓的心境转折。
※ 引述《moslaa (良心台派+正义DPP支持者)》之铭言:
: 先说什么是自虐史观,以免有板友不清楚 (以下从中文维基摘出)
: : (日本的)自虐史观... 其主张认为主流历史论述
: : 忽略提及日本的正面之处,反而过份强调日本负面之处,
: : 给人呈现“自虐”形象。
: 最近看到如下影片,不禁失笑:想不到荷兰也有自虐史观!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WaKXXAatvA
: 如果懒得看...简单说,
: 一台湾年轻艺术家,想以"台荷历史"为主题来创作,
: 因此认识了一荷兰艺术家,两人携手合作。
: 该荷兰人为了深入理解该主题,到台湾一游,
: 她惊讶地发现:
: 荷兰殖民外海外的历史,其实当前在荷兰变成一种耻辱,
: 所以她来台湾时,本来以身为荷兰人而感到愧疚,
: 没想到,实际探访后,发现大可不必愧疚,
: 因为台湾人认为荷兰殖民,让台湾能进入国际社会,
: 也就是,台湾人对荷兰东印度公司的看法是正面的。
: 完全同意,
: 其实历史嘛,本来就分成史实与史观,
: 同样十九世纪时都在面对欧洲的船坚炮利,
: 日本现在解读为欧洲来帮助日本,
: 中国仍然解读为欧洲来欺负中国,
: 两种心态造成两国现在完全不同的气质。
: 欧洲人大可不必觉得自己过去殖民是什么滔天大罪,
: 殖民虽然有恶的地方,
: 比如把传染病带到海外,又比如搞人口贩卖,把原住民当奴隶,
: 但其实也有好的地方啊,
: 比如让当地原住民得以参与国际社会,进入近现代化的发展阶段啊,这类。
: 总之,殖民好的部分,也应该让自国民众了解,
: 不然就会像影片中的荷兰人,片面的教育搞出自虐史观,
: 说什么来台湾时觉得愧疚,我看到这段真的失笑。
: 可见多元史观有必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