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益] 用考古资料去探索历史算是主流吗?

楼主: ccyaztfe (best_troll_tw)   2024-05-02 21:18:51
如题!
以前研究历史可能就是以史书、或是当事人的口述资料为主
不过最近看了一些历史的书,发现好像有以考古资料为主,那些学者会用考古资料去质疑当时编篡的史书,也会用考古资料去确认史书的真实性
比如说古罗马,学者就发现王政时期出土的铭文有rex这个词汇,因此确认王政时期真的有“国王”的存在,而不是部落酋长
他们也根据意大利城邦的考古资料推断该城邦并非是被异族征服、占领(因为该城邦的物品、器具没有出现大规模断层式的汰换、改变)
很好奇,考古资料探索历史算是主流吗?
又,经由考古资料推导出来的事物是不是比史书还要可靠,也更让人信服?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24-05-02 21:34:00
秦简表明秦法严而不苛 被史记加油添醋
作者: ewayne (ec)   2024-05-02 21:54:00
王国维与史语所:?
作者: NKN (99%是眼镜与吐槽)   2024-05-02 22:49:00
现代考古学19世纪才开始比历史文献研究短很多还在发展中而且要跑野外甚至外国很辛苦是体力活 要经费讨生活也不容易也不是光会挖就行了还是得作文献研究才知道自己要挖什么跟挖出来是什么 复原遗物也是精细手工艺活 算是历史研究中最辛苦的领域了
作者: moslaa (万变蛾)   2024-05-02 23:10:00
虽然我不是历史系出身,不过你稍微用日常例子来想就知道通常应该是考古结果压过文字与口述记录既使是史书也不要太信,如果出现考古实物,以考古实物优先毕竟所谓史书仍是事后的记录,不要说被窜改的情况了光是<事后>记录就跟口述历史一样永远有记忆误差的问题人的记忆有多不可靠,刚好今天有新闻佐证
作者: fw190a (las)   2024-05-02 23:16:00
以产量和能见度来说可能不太主流,但会确实推动领
作者: moslaa (万变蛾)   2024-05-02 23:16:00
简单说,有国中生雨中等出租车,有妇人开车经过好心询问
作者: moslaa (万变蛾)   2024-05-02 23:17:00
要不要上车,这样不用继续淋雨。结果国中生太有警觉心不但不上车,还报警有可疑人。然后国中生陈述嫌疑犯是开白色轿车。结果警方查路上的监视器,干,黑色如果这件是发生在没有监视器的古代,然后这个学生在日记写下: 今天有变态骑白色的马过来想骗我一起跟他骑马结果历史记录就变成历史有变态骑白色马其实真相根本是黑色马啊~~~~~~~ (抱头)连几个小时前的事情都会记错 (黑色车记忆成白色车)所以一个人讲去年前年二十年前,到底有啥可信度总之,我认为 考古 > 现场记录 > 事后说法(文字/口术)
作者: bellas (小p)   2024-05-02 23:30:00
光史书把一个人做的坏事写细点 好事写简略 人看了就印像上可能不好了光谁把书烧光光 一堆人以为是秦始皇
作者: moslaa (万变蛾)   2024-05-02 23:31:00
想了想 应该是 现场记录 >= 考古 > 事后文字与口述上面新闻我已经保存,以后谈口述历史时,我会一再拿出来哈哈
作者: bellas (小p)   2024-05-02 23:33:00
我从知道秦始皇这个人重点好像他根本十恶不赦
作者: moslaa (万变蛾)   2024-05-02 23:34:00
https://reurl.cc/bVEoby评价人物这种事情,一定是看标准设立的 而设立标准又是个人看自己需要自由心证。比如秦始皇因为坑过儒历史上的儒生怎么可能对秦始皇有啥好话现在PRC因为宣扬大一统的需要,对秦始皇印象好的很
作者: bellas (小p)   2024-05-02 23:36:00
史书是读书人写的
作者: moslaa (万变蛾)   2024-05-02 23:37:00
至于台湾这边,我认为看讨论主题 如果要骂中国史书都在骗那么就会把秦始皇拿出来当例子,说说秦始皇好话,不是历史儒生讲的那样恶劣。如果是要骂中国大一统思想,那这时秦始皇就恶人 (虽然恶的方向跟传统不同啦 哈哈)看穿这点后,你对历史人物评价就会一笑置之说起来,武则天真是大智慧,知道评价这种事随人嘴乱讲
作者: bellas (小p)   2024-05-02 23:40:00
看史书的人也有各人好恶
作者: moslaa (万变蛾)   2024-05-02 23:41:00
所以好像在她自己的墓碑干脆不写生平记录 称无字碑
作者: bellas (小p)   2024-05-02 23:42:00
但总不能没干的事全赖某人头上人也往往忽略人一生 性格的转变小中风来一下 可能就精神上出问题 古人哪会懂
作者: cht12341234 (55688)   2024-05-02 23:59:00
考古重要是因为现代可以判断出文物年代真伪了不然把甲骨文煮来吃的时代哪能考古
作者: tomhawkreal (阿汤)   2024-05-03 00:50:00
仍然必须有验证“伪物”的本领 即使碳14验证年代相近而且有些古物撑不到你挖掘 就腐朽风化了
作者: peterlee97 (瑋美絕倫迷)   2024-05-03 01:43:00
想到竹简纪年跟清华简 推翻史记满多纪录的
作者: tomhawkreal (阿汤)   2024-05-03 06:55:00
但是西晋整理的竹书纪年 到北宋时期就散失了
作者: peterlee97 (瑋美絕倫迷)   2024-05-03 09:03:00
不过就算散失 残件还是很有历史价值 如果真的能完整传世 也许会推翻更多先秦的纪录
作者: leptoneta (台湾高山族自治区书记)   2024-05-03 10:35:00
主流本来就是史书+考古双重证据对照挖到的古书也要有其他证据佐证 否则也只是孤证
作者: mangle (mangle123)   2024-05-03 11:08:00
了解不同时代的史书编写方式和意识形态也是历史学家必修课程,才能尽可能的中性还原历史事件
作者: kingstongyu ( ?????)   2024-05-03 11:27:00
挖出来的铭文甲骨文都有办法解读了~~史记在商朝以前的历史跟近年挖出的史料对比并不符合,况且司马迁是访问耆老而得来的史料,口头的史料误差是最大的
作者: Highflying (HighFlying)   2024-05-03 19:42:00
连当代有直播的蓝白合都能各说各话了,何况以前的现场纪录。
作者: saram (saram)   2024-05-04 07:45:00
科技可以帮助考古,进而探索历史真相.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