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有一首怀念项羽的诗是这样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先不说项羽本人如果听到可能翻白眼
“你怎么知道要是我过江等著的江东父老不会是拿着武器要问我杀害义帝的罪?”
包羞忍耻就是所谓忍让的美德
但是在春秋战国到西汉前二十年这个武士时代
好像不是这样,而是自己或主君被侮辱了
不报仇而任对方侮辱的话,就连男人都没资格当了
韩信从屠户胯下爬过去,没有人称赞他的胸怀或忍耐力
而是每个人听到韩信都是直觉:就是个爬人胯下的孬种
项羽(楚人)和刘邦(魏人)对韩信的第一印象也都是胯下之辱而产生偏见
也就是说韩信“包羞忍耻”给他带来了名誉和求职的大麻烦
另一个例子
刘邦路过赵国时,女婿赵王张敖非常礼貌孝顺对待岳父刘邦
刘邦却故意侮辱他
有几个赵国臣子看到非常愤怒,不管赵王反对就去刺杀刘邦,只为了报主君被辱的仇
刘邦知道后反而欣赏这几个赵国的热血臣子
所以到底什么时候忍让羞辱成了美德?
在春秋到刘邦时代,好像是被羞辱却有仇不报才会被怀疑你人格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