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稿] 推背图𫍰‧孙文记

楼主: amidha (东岐明)   2023-01-20 11:50:47
◎此文乃是书稿试读,敬请指教文中疏误之处
推背图𫍰‧孙文记 东岐明
孙文,字逸仙,清末生于广东贫农家庭,幼名帝象,传因祖上风水及出生征验有帝尊
之兆。幼于家乡攀谈太平天国宿老而启蒙反清动机,童年先于家乡私塾就读,一八七九年
十四岁随母乘船远渡重洋至夏威夷檀香山依靠兄长,开拓视野而修习西学,成绩优异。四
年后因信仰基督而反对膜拜传统神祇,其兄担心触怒双亲与华工,而让归国;回国返乡不
久,孙即与故乡挚友陆皓东公开破坏当地神像,不为乡里所容,只能逃往香港,次年受洗
成为基督徒。其兄知悉,又召孙文回檀香山数月,为其信教问题激烈冲突,孙文遂返香港
就读双语中学,未毕即入西医书院修学,就读期间常与群友畅谈造反倒满,一八九二年以
首名成绩毕业。
  尔后数年行医广州、澳门,成为当地名医。一八九四年偕陆皓东北上天津,上书清廷
重臣李鸿章陈义救国,但未获接见而巡回南下。甲午战后确立清廷无望,出国而于檀香山
成立兴中会,逐步确立“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之宗旨。回国联同在地觉
青与帮会势力,决定攻取广州,采用陆皓东设计之青天白日旗。然而一八九五年秋起事不
密失败,陆皓东等多数会员惨遭清廷捕杀,余党也遭通缉。孙文潜逃日本,见日本报纸刊
登消息题为“支那革命党首领孙逸仙抵日”,大赞其义而言:“革命二字,出于《易经》
‘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一语;日人称吾党为革命党,意义甚佳,吾党以后即称革
命党”,从此乃以“革命”事业自许。既遭清廷通缉,即就剪辫留发而换穿西服,从此公
开进行革命活动。
  一八九六年港英不容,乃而东向巡游世界,先往檀香山而转赴美国本土;更赴英国,
于伦敦遭清廷使馆逮捕关押,准备将其遣送归国典刑;后得其师英人康德黎救援,开记者
会轰动伦敦,从此扬名国际。其后滞英期间,研考欧美政治思潮,开启三民主义之政纲思
想。
  一八九七年再赴日本推动革命,结识民党领袖犬养毅,委身其党羽宫崎滔天、平山周
之中,受其介绍,广结日本朝野志士,继而交往玄洋社的帮派领袖头山满而受其保护,后
更联络东亚各国革命志士。玄洋社是日本极右翼的爱国黑帮团体,涉及国际间谍活动,主
旨在于泛亚主义的反帝反殖。当时日本上层士人大多还是受过汉文教育,通晓文言文;中
日志士之间,虽然话语不通却可书写笔谈,所以沟通大致无碍。一八九八年康有为、梁启
超支持光绪帝推动维新变法,失败出逃国外。梁启超于日本帮助下到达东京,结识孙文,
一度倾心排满革命建立共和;然因其师康有为震怒反对,而终回归勤王保皇之立宪事业,
但尚与革命党人合作救国。一八九九年孙文插手援助菲律宾独立革命,由日本安排运送军
火给对抗美国的菲律宾共和国。
  一九○○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光绪逃往西安。玄洋社等日本团体即趁清廷混乱
无主之际,策动支持海外党人起事东南。维新党人方面:梁启超派遣党友门生回国起兵勤
王,号称“救国自立”,于湖广起事失败。革命党人方面:孙文联络时任两广总督的李鸿
章,企图推动南方汉地独立,未获成功;转而在日本密约支持下发动会党帮派进攻广东惠
州,屡传捷报,依约攻向厦门,却因后来日本新内阁反对出兵福建,中止支持而弹尽援绝
,败散溃逃。此年起事失败,维新党人与革命党人皆是牺牲惨重。孙文只得返回日本,再
图时机。
  甲午战后日俄势力竞争东北与朝鲜,一九○一年俄国已然进军霸占东北而渗透朝鲜,
因此日本朝野转趋联清抗俄,玄洋社援衍成立黑龙会,主旨即言‘回顾东亚大局与帝国天
职,为实行兴隆东亚之经纶,挫折西力东渐之势;当前急务为先开战俄国,在东亚将其击
退,连贯满洲、蒙古、西伯利亚,建设经营大陆之基础。’因此孙文反清革命暂失日本支
持,在日活动蛰伏多年,先前活动偶以日本化名“中山樵”自称,其后诸友常称其“中山
”;后来章士钊一九○三年翻译宫崎寅藏自传里,将其改称“孙中山”,尔后乃以此名传
世。
  一九○二年孙文为求推动革命,前往越南结交法国政军人士,次年返日再往夏威夷,
再年设法取得美国身份,加入洪门组织,然后入境美国本土,巡回多处城市宣传。一九○
四年孙文抵达欧洲宣传,次年作为社会主义追随者参访第二国际,请求让兴中会加入,遭
到拒绝。
  一九○五年日俄战争后,日本已然取得抗俄胜利,黑龙会又将主要颠覆目标转向中国
清廷政权,于是谋划联合各路在日流亡势力共同反清。孙文返回日本,在黑龙会安排筹划
下,结识各省革命志士,受到当时国内最大革命团体华兴会会长黄兴支持,于黑龙会总部
决议以孙文为首,会同日本志士联合各省革命团体成立“中国同盟会”致力推动反清革命
;不久即于黑龙会内田良平牵线下,在日本东京正式成立,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
立民国,平均地权”为誓词。其后孙文主在国外宣传筹款,黄兴则于国内指挥起事。孙文
受黑龙会安排担任革命领袖,除缘前辈身份与赞同泛亚主义,也以口头支持日本扩张满蒙
,曾言‘吾人之目的在于灭满兴汉,革命成功之时,即使以诸如满、蒙、西伯利亚之地悉
与日本,当亦无不可。’
  同盟会当年即就发行《民报》宣传革命思想,发刊词首次提出三民主义学说,也批驳
梁启超的君主立宪论。梁启超则宣扬其创“中华民族”此词乃多族混合之说,驳斥革命排
满,主张立宪救国,在其《新民丛报》发文反击。两方海外论战不休,争夺朝野人心。清
廷派遣五大臣出洋考察,无能拟订立宪方案,秘密遣人转赴日本,找梁启超、杨度代拟方
案,而后自行加以修改利于满人掌权,立宪派大为失望而转向推进民众之议会请愿运动。
革命派则在同盟会之松散联合势力下,渐次扩张,逐步发动起事对抗清廷,志士前仆后继
殉难牺牲。
  一九○六年孙文于《民报》创刊周年纪念演讲,首提“中华民国”一词;次年章太炎
发表〈中华民国解〉之国学论证。一九○七年孙文与同盟会众争论旗帜设计,坚持其青天
白日旗;黄兴认为青天白日与日本太阳旗相近,有日本并华之嫌,而极力反对,一时不决
,宋教仁即言:‘盖孙文素日不能开诚布公,虚心坦怀待人,作事近于专制跋扈,有令人
难堪处故也。’次年孙文提出“青天白日满地红”旗方案转圜,其后同盟会主导革命起事
,皆以此旗,正是当今民国国旗。同盟会原即日本帮会拉拢汉地各省志士联合组成,会众
本即各拥派系,内部意见不一,又因日人金援去向问题争吵益烈。一九○八年同盟会员陶
成章、章太炎怀疑孙文贪污捣乱,公开发表指责罪状,虽遭许多会员气愤反驳,然而事后
发展终致同盟会分裂。
  一九○七至一九一一年,同盟会于日本志士支援下,共计主导发动八次国内起事,皆
告失败,其间尚有暗杀恐怖活动与其他革命势力起事。一九一○年国际橡胶股票泡沫崩盘
,牵连导致国内金融危机,川汉铁路公司投资亏空,而此公司乃是清廷强制四川纳税民众
以集资购股成立。一九一一年清廷成立皇族内阁,使立宪派大失所望;同年清廷镇压革命
党人黄花岗起事后,又要推行铁路国有化政策,致使重亏股民更加愤慨讨钱,四川民众更
是群情激愤资金受损,立宪派遂趁机鼓动造势,发起保路运动。四川各地情势不久激化成
为罢课罢市、抗税抗捐,捣毁地方警局、税局。清廷下令镇压而枪杀请愿民众,四川局势
陷入混乱。同盟会藉势领导民众暴动,联络四川会党帮派起事,夺占州县,对抗清军,围
攻成都,推动四川独立运动,湖北大部新军因而受调前往平乱。湖北新军入川,造成武汉
防务空虚。湖北当地革命团体共进会与文学社渗透新军,秘谋发动兵变起事,事机不密泄
露,党人名册遭获。清廷严令追捕处决,更致激化牵连新军群起倒戈叛变,成为建立中华
民国之武昌起义,各省革命势力纷纷起而响应。自一八九四年至一九一一年,各地革命党
人发动反清革命起事,共计二十九次,终获成功;而在反清革命中具名可查之牺牲日本志
士,达一千三百多人,其中黑龙会员七百余人。
  当时孙文、黄兴于黄花岗起事失败后,正在力图重振革命士气。黄兴闻知消息,乃即
偷渡赶赴指挥革命战事。孙文游历巡回美国筹款,获知消息即转欧洲进行外交斡旋,争取
列强支持而于年底返国,洪门造势宣传,受黄兴支持当选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当时西方
列强希望维持在华利益稳定,而日本则密谋扩张利益,却遭英美阻止。武昌起义后数月,
逐渐形成革命势力与清廷统治的南北对抗。当时日本内阁制定应对政策为‘满洲问题之解
决,唯有待于对我最有利时机之到来,今后应特别致力于在中国内地扶植势力,并设法使
他国承认我国在该地区之优势地位’,分别提供军火给南北两方作战以谋求利益,乃以原
有南满驻军警戒,准备应对未来事况发展。孙文与日本商谈签约租让满洲权益以换取援助
而未成,南北双方战事僵持于华北华中一带。最终袁世凯挟持胁迫清廷逊国,南北议和,
承接满蒙皇族之大清帝国而建立五族共和之中华民国,以是中华民国乃有法理承继清朝统
一疆土。
  武昌起义之革命旗帜,乃是代表汉地十八行省之十八星旗,原为共进会会旗。各省分
别起事后,曾在同盟会讨论的五色旗也为江浙诸省采用,原为清廷江苏巡抚而俟机独立转
投革命阵营的程德全,更宣扬以五色旗为国旗‘能缓和满蒙回藏各族的心理,与汉人共同
努力赞助共和’,于是出于宣传五族一家理念,南方临时参议院选为国旗,后来北洋政府
亦然沿用。然而孙文极为不满,多年后还以五色旗原为清廷官仪而言:‘五色旗便是满洲
官制的文武官员一品的官旗。民国十三年来沿用不改。无怪这十三年内,民国政治,都由
武人官僚把持,真可痛心了。’所以早在民国三年孙文创建中华革命党,又自行规定国旗
图象为青天白日满地红。
  一九一二年春,和议告成,孙文卸任临时大总统;袁世凯于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声
称遵守临时约法,然而不久即炮制兵变事端,设法逐步揽权。孙文环顾当下政经情势,托
言认为救国急务在于发展实业,而建筑铁路实为首要,乃受袁世凯任命为铁路督办,筹划
全国铁路建设,巡行铁路沿线视察,所提计划多有不切实际的幻想空谈。其时孙文淡出政
坛,革命势力实由宋教仁主持政党事务。宋教仁才华出众,擅长组织协调,于一九○七年
同盟会争端后,素来不满孙文行事为人,武昌起义即与其分立发展之华中革命势力有关,
其后整合革命势力从政更是厥功甚钜。南北议和后,宋教仁整合革命势力创立国民党,以
代理理事长成为党内实际领袖,而孙文乃为名义上之理事长。同盟会群体就此转型为议会
政党。
  一九一三年国民党于民国首次选举大胜,赢得多数席位,宋教仁意图推动政党政治的
责任内阁制,再以推动制宪决定总统选制,却在上海遭到刺客暗杀。此一刺杀事件,至今
真相不明而大多认为是由袁世凯方面指使,用以除却政敌;然而也有宋之身边日本好友北
一辉,认为乃是孙文手下陈其美指使;后世日本外务省公布的机密档案,则曾记载北一辉
当时私人调查,宣称刺杀阴谋涉及在华日本侨民。无论如何,此案最终造成民初政坛分裂
,表面团结不再。
  宋案发生时,孙文正于日本考察铁路募资,获知消息随即回国,主张武力讨袁,而国
民党内大多反对而欲依法解决,党内意见分裂。不久袁世凯向外国借款充裕军费,又再免
职国民党数省异议都督,随即孙文率领部份党人发难对抗,爆发南北冲突,史称“二次革
命”。然而当时全国民意对于民初以来共和乱局已感失望,大多反对再度革命起事,而认
为革命党人是在扰乱社会、破坏民国。二次革命仅撑数月,即就全面失败,死难参与党人
上万,牺牲甚多文武官员,孙文等人在未获国内民心支持下无奈亡命国外。同年底袁世凯
迫使国会选其为正式总统,随而勒令解散国民党,剥夺国民党议席,致使国会人数不足而
再也无法开议。
  一九一四年袁世凯继而宣布解散国会。孙文流亡日本,鉴于议会政党缺乏革命精神,
乃而转以仿效帮派会党形式,改组创建绝对效忠服从其个人意志之“中华革命党”。黄兴
等老党人纷表反对孙文个人独裁而拒绝加入,洪门帮会则因孙文一再失信毁约而也拒绝参
与。同年孙文为求获得日本支持倒袁,先是致信日本首相以出让国权为饵而未成;次年日
本对袁政府提出二十一条丧权要求后,孙文又再致书日本政府提出中日盟约十一条草案,
以出卖国权屈从日本求援,未获理睬。其后数年,孙文谈话多次主张愿意出让满蒙给予日
本,以求支援革命掌权。结果中华革命党人数最多时仅达五百余,以号召推翻袁世凯而对
国内发动种种颠覆恐怖活动,缺乏群众基础又成效不彰,乃而沦为过气边缘政团。孙文无
奈,曾经去信联络第二国际,请求派遣专家前来,帮助将中国建设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
主义共和国。
  一九一六年袁世凯称帝失败后,孙文返国于上海租界继续鼓吹讨袁。不久袁世凯病殁
,国会恢复,原国民党议员纷返北京开议,孙文蛰隐而黄兴病逝。其后北洋府院之争愈演
愈烈,终在一九一七年演出张勋复辟清廷事件。其后段祺瑞驱逐张勋而推翻复辟,却是拒
绝恢复约法与国会;又应一次世界大战,举借日债并对德宣战,想要凭借英、美、日等协
约国势力支持,以武力重新统一国内各地。孙文借机表态反对参与欧战及日本干政,得到
德国政府赞同而金援钜资支持孙文之中华革命党反日反战事业,以对抗当时亲日的北洋政
府。孙文有此金援基础,倡导维护约法及国会,取得部份国会议员及西南各省地方军阀支
持,率领附从海军南下广州建立护法军政府,宣称讨伐段祺瑞等民国叛逆,形成南北政府
对峙局面。
  一九一七年秋,孙文联合南方军阀发起护法战争北伐华中,实则南北军阀各为己利而
时战时和,外则日本与英美等国外势力介入,孙文地位渐被架空,军政府权力逐步落入南
方军阀之手。一九一八年孙文遭排挤离开广州,前往上海而闭门著述;次年将中华革命党
改组为中国国民党,开始接触苏联人员。一九二○年共产国际东方部代表会见孙文,转达
列宁意见,希望孙文主持创立中国共产党;该年南方军阀内哄,孙文策动在粤军支持下于
年底重返广州。
  一九二一年初孙文于广州主持重开国会,取消军政府,宣称组织正式中华民国政府,
被选担任大总统,然其统治约略仅及广东一省;当时日本政坛老友犬养毅为求摸清孙文亲
共赤化倾向而遣使来访探问,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则在主持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于
年底来访商谈交流。孙文作为大总统主持武力北伐统一中国,但粤军主帅陈炯明主张联省
自治以和平统一而力表反对,一九二二年双方各自联络不同北方军阀寻求合作,北伐进军
爆发互斗。陈炯明派兵围攻总统府,致使孙文多年研究藏书与写作著述惨遭兵燹摧毁,出
逃返回上海。当时孙文境况困顿,虽然尚有残存国内势力,然已无法取得日本或欧美的金
援支持,遂而转向苏联。
  一九二三年初孙文与苏联全权代表越飞,于上海发表联合宣言,声明共产组织及苏维
埃制度不能引用于中国,但苏联愿意援助中国完成统一及取得完全独立。自此接受苏联政
军经援,学习共党组织经验改造中国国民党,引用苏联顾问建立党军,接受中共党员以个
人身份加入中国国民党,正式展开“联俄容共”路线。其时陈炯明部在各方讨伐下,已然
败北溃走,孙文也就再返广州,在苏联大力援助支持下,削平周遭不服军阀,逐步掌控广
东政局情势。
  一九二四年初,孙文开始演讲三民主义,以阐述推动国民革命之政治理想。参照苏联
红军制度的黄埔军校,以蒋中正为校长,在苏联教官支援下于年中开办,开始建立党军;
而在苏联顾问指导下,也开始建构党国体制。当年秋季再度北伐,广州当地商团却因恐惧
共产主义及国民党“联俄、容共、扶助工农”政策而大举采购军火以扩军自卫,许多民众
更因不满党国加税抽捐及附从军阀横征筹饷而群起罢市罢工,最终因为扣押枪械纠纷而致
广州商团武装聚众对抗党国,周遭乡间民团也加入反抗战斗。孙文指责抗争商民是受英国
帝国主义蛊惑又联络陈炯明反攻,意图颠覆政府。等到苏联首批军援抵达,孙文下令镇压
平叛,以蒋中正指挥黄埔军校学生、左派工农军兵、及各路军阀部队,围剿反抗商民,屡
攻不下而纵火焚街,商团缴械投降。一些广州市民震惊焚掠残酷,因此痛恨孙文,甚有流
亡香港请求陈炯明率军回来解救广州。不久北京政变,倾心苏联的冯玉祥夺权而支持孙文
革命,联同北方军阀邀请孙文北上共商国是;孙文随即应邀北上,此时尚有广州民众团体
声讨孙文党国暴政罪行。
  孙文行前发表北上宣言,主张召开国民会议、谋求和平统一、对内民治、对外废除不
平等条约。年底经由日本,演讲大亚洲主义,宣扬中日合作建立亚洲同盟以抵御西方霸道
帝国主义。抵达北京后,一九二五年初即肝癌恶化不治,重病过世,万民送悼,备极哀荣
。据说孙文逝前遗言为‘和平…奋斗…救中国’,然其外国顾问端纳却说是亲耳听闻‘中
国要统一’。
  孙文一生为国为民,百折不挠,为达目的,手段狂狷,权谋交变,能屈能伸,嘴砲煽
动超强,机智更擅妙语,长于鼓动人心,危疑困境往往可以激励同志继续奋斗。为求扬名
国际以助革命,敢于以身犯险,刻意进入清朝驻英伦敦使馆宣说,以致受押成为国际新闻
轰动关注人物而终获释。为求日本势力扶助革命,于同盟会下身跪送黑龙会高干,更以放
言出让满蒙而招致日本官民支持。民初袁世凯任大总统,孙文任职铁路督办,身旁皆袁密
探,随时而有性命之忧,乃而不惜自污保身,从而受袁轻视而逃险避祸。然其革命手段却
是后果堪虞,鼓吹反满导致辛亥革命屠杀满人,放言出让满蒙挑动日本侵吞野心,联俄容
共引致中国走向赤化之路。
  辛亥革命后之民国乱局,孙文反省中国革命无以思想引路,乃而陆续著作《民权初步
》《孙文学说》《实业计划》日后合称《建国方略》,临终年前完成《建国大纲》与《三
民主义》演讲。三民主义虽称主义,然其思想内涵仅为政纲要领,尚非可比西方种种主义
之流,却也可见孙文挽救中国之政治理想与崇高理念,即如其中民权主义讲话揭示平等精
义而言:‘人人当以服务为目的,而不以夺取为目的……而人之服务道德心发达,必可使
之成为平等了。’
  孙文宿慧深厚,传言密宗高僧曾谓其为自在天王(欲界顶主宰天神)转世,旨为收服
满清江山;曾于一九一六年趣游浙江普陀山时,亲历神异事蹟,自记于〈游普陀志奇〉一
文:
才一遥瞩,奇观现矣!则见寺前恍矗立一伟丽之牌楼,仙葩组锦,宝幡舞风,而
奇僧数十。窥厥状,似乎来迎客者。殊讶其仪观之盛,备举之捷。转行转近,益
了然。见其中有一大圆轮,盘旋极速,莫识其成以何质,运以何力。方感想间,
忽杳然无迹,则已过其处矣。既入慧济寺,亟询之同游者,均无所睹,遂诧以为
奇不已。
作者: moslaa (万变蛾)   2023-01-20 11:56:00
看你这样认真。我跟你讲 写历史文,就我看来大概两个大方向 1. 整理前人未整理的旧资料 或发现新资料2 介绍既有历史知识/故事我个人是喜欢走一,你想走二,也没问题,只是走二的话,现在这年头,做成影片才是主流比如李天豪cheap等人,你这样写成单纯文字 字又很多我真觉得不太有人会耐心看 你也不要想什么我要流传后世总之 虽然人生在世 是爽就好 但看你搞这种cp值低的工作我真的觉得你 唉 太辛苦了 何必呢
作者: mattc123456c (Matt Zhuang)   2023-01-20 22:54:00
推背图目前的版本是民国初年出版具体来说主流是民国四年伪托金圣叹而出版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