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请益] 为什么台湾没有历史祭?

楼主: mshuang (竹碳乌龙)   2022-11-11 23:34:41
※ 引述《saltlake (SaltLake)》之铭言:
: 又或者是右岸的市场天生就是比左岸小,本来就没办法竞争云云。
: 历史上清末到国民党治国期间,中国最吸引外国人资金的不就是那铁打不动的...
: 庞大市场?
其实钱不是重点,以中国为中心,我们和美日两国的差别在哪,别忘了这两国
也在对岸文创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即便政府有意无意的打压还是没用
再往下我并没有去过西塘,但并不妨碍我知道西塘,并不妨碍我对中国汉服的了解
也不妨碍我在这上面花费
前面讲的是什么意思?意思是文创的成本其实相对于其他小很多,我在台湾写一篇
小说写的好对岸也会看,这背后主因是语言文字的共通性还有网络的发达
因此以台湾背景土壤发展得出来的文创果实对岸才可以那么轻松地接过去赚钱,相比
美日来说,毕竟这中间还是有语言隔阂,但是产品好就是有市场,市场需要培养但是
也要自身够好才可以
20年前汉服等文创其实在对岸市场很小,也就仅仅是因为文创本身够好够吸引人市场
才渐渐出来,而现在是网络社会,市场其实是在虚拟网络上,台湾市场小不代表对岸
不会过来消费网络下单很快的:)
前面讲到美日就不得不说另一个令我失望的东西就是汉化组,美日文化优质的东西
可以让对岸快速吸收成长最主要的原因其实就是汉化组大幅度的降低获取成本,也就是
受众在接收这些资讯时他们并不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去研究不同语言的转换
这点在日本也有同样的现象,大量翻译外国书籍资讯成本国文字,降低无形成本,提升
本身的专业性,外语成为一种取得资讯工具,而非必备
与中日两国不同的地方,台湾则是外语是必备,你要翻译外国文献首先你要花费国中三年
高中三年大学三年学完之后,才能够免强独立进行已知识的再获取
这些资讯你绝对不会是第一个有需求的,而台湾的现状就是自己想办法,一百人就是重新
再获取一百次,时间其实大量的被消耗在这上面
因此不是外文不重要,外文很重要她是获取知识的一种工具,但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她
一片外文系完整翻译好的文章你几个小时就可以完成阅读,快得十分钟,但是如果没有
翻译一篇很简单的文章你要花十几年才读得懂
前面这些论调其实早年和八卦的一位医生辩论过,他的论点是国家统一的名词翻译意见
者很多,再者直接阅读会比翻译好,最后就是翻译好的词汇很复杂很难看不懂
这些观点其实是站在一位学有所成知识分子角度上来说,也就是他的学习结果已经固化
他已经习惯用外文来解释某些医学上的名词,所以不习惯也抵制这种翻译
但是从教学的角度来说,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人,你告诉他是什么那就是什么,举个简单
例子吧
Malus pumila和林檎,如果你是很老经过日本教育的人你会习惯前面的称呼,但是做
为一个普通人那两个就叫做苹果,而对于某些人来说苹果这个称呼很奇怪,所以不能
称之为苹果应该叫做Malus pumila
然后她会跟你争辩台湾林檎和苹果差在哪边
再举个更直接的例子,国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学四年,再念两年研究所
你花了最少十二年在英文上面,还不包含小学的补教和学龄前的英文课
各位你人生花了那么多时间的在英文上面,你看得懂医生写的英文吗?如果看不懂
那你学英文有个屁用阿XD最后还不是要医生翻译她写的是什么
那这和直接大量翻译各种知识让你直接阅读有什么差别?
作者: HarunoYukino   2022-11-11 23:45:00
医生写的是专业术语,不太一样不过我很同意你讲的,在台湾仿佛念原文书就高人一等很看不起那些翻译过的大学讲师/教授开的书单原文书比例比翻译的还要多--+
作者: moslaa (万变蛾)   2022-11-12 01:04:00
你一定很少生病,然后绝对中年人现在医师都嘛用电脑KEY IN病人情况,我注意过,还是用中文你讲的用鬼画符的英文写病历,那我小学的事情了好,这不重要。下面我要讲的,老实说,只是拾人牙慧我有朋友(发誓不是我)过去想写小说,文青梦,他跟我聊说对岸强大的起点在发明打赏制,这是个成功的商业模式你在台湾写小说,理论上对岸能看到,但实际上不会来看人是超级懒的生物,就算有简繁转换还是多一步,还有翻墙所以其实不会来看,这逼得他一定要在对岸网站发表才行你参考看看我朋友观点,大概十年前或更久,听他讲的。
作者: overno (狗不理)   2022-11-12 10:56:00
https://i.imgur.com/ce4bpis.jpg就是绝大多数台湾人英文不好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