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fatisuya.pixnet.net/blog/post/48320368
以前,国编版的历史课本,讲到二战,虽然叙述不长,但肯定会着重描述法国在六周战败
,然后顺便宣扬一下国军如何英勇撑过八年。这放到现代网络用语上,就某种程度的“辱
法”吧。
但法国的失败确实是这场大战的一个重要的关键转折。高卢人一倒下,整个欧洲几乎都纳
入了纳粹的魔爪之中,然后希特勒得以快速转头对付还没做好战备的苏联 (据说史达林听
闻法国投降,震惊之后破口大骂);在亚洲,日本立刻侵占法国在越南的殖民地,并以此
为跳板开始觊觎东南亚的资源,引发英、美、荷、澳的警戒与包围,最后朝向太平洋战争
。种种的蝴蝶效应,把战火真正的扩大到世界范围。
然而,关于法国战败的作品,在华语圈屈指可数。夏伊勒的《第三共和的沦陷》算是之前
最拿的出手的代表作,但它廉颇老矣。猫头鹰最近出了一本《维琪政府症候群》(2022)
,令人惊艳,不过它比较偏社会政治的讨论。五南曾出过著名史家布洛赫的《奇怪的战败
》,这本是他的亲身体验,感觉反而比较偏向是史料证言而非分析。至于简体书市,著名
的出版社指文的《红色方案:法国的崩溃》以纯军事讨论为主;最后就剩下这本由英国著
名近代法国史研究者朱利安‧杰克逊(Julian Jackson)撰写的《法兰西的陷落》。
本书作者撰写过《戴高乐传》、《黑暗时代:1940-1945》等二十世纪法国史,而《法兰
西的陷落》则是帮助他赢得2001年沃尔夫森历史奖的杰作。杰克逊在这本书中,用了并不
算长的篇幅,精炼的描述了法兰西第三共和是如何在赢得了大战之后,又不到二十年内溃
败于强敌之手,并从军事、外交、内政、社会状态等多方面分析了其成因与结果,还有产
生了什么影响。个人在翻阅了数页之后,便决定购买,然后,果然没让我失望。
开卷,作者写到:“我们必须谨记,军事史上那些流畅而简单的叙述与混乱而复杂的战争
现实是多么不同。”
许多历史初学者最容易犯下的错误,就是以后见之明推论。就像今日我们看待乌俄战争也
是各种迷雾重重,但半个世纪后的人们,相信就能用较超然的眼光去面对。这种必然产生
的时间差距,是放诸四海皆准的。之所以必须不断强调这点,就是作者发现,在讨论1940
年法国的战败,这种后见之明的现象特别的多。
法军只想死守马其诺防线以拖待变?
法国人其实早也多少知道巴黎和会不过是个“短暂的休战期”,为了防范与德国有可能再
次发生的大战,他们在最直接的边境建构了号称史上最强的马奇诺要塞。然而,在1940年
,它对于整个战局确实毫无作用可言,然后被众多史家诟病成铺张浪费之物,也被指责是
造成法军战败的原因之一。
然而,这其实是个谬误。法国国防部最早的作战计画是基于一战的经验,他们清楚知道德
法边境不会是主要战场,于是盘算建构要塞以最少的兵力防守,然后把动态防御的力量集
中到北部的比利时。二零年代初期,巴黎跟布鲁塞尔在军事上合作,拟定了多种防御计划
,法军将打算在比利时境内跟德军一决死战,甚至积极反击。然而这种盘算随着进入三零
年代的国际局势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