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点魏晋南北朝的书,一直掌握不了“部”的概念。
如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其祖父拓跋什翼犍过世后,其地由前秦符坚派刘库仁、刘卫辰掌管。
刘库仁出生于“鲜卑”独孤部。
维基百科:独孤部为匈奴分支,后加入鲜卑,并与拓跋氏通婚,成为鲜卑贵族。
刘卫辰则属铁弗部。
维基百科:铁弗部汉代末期南匈奴的一个部族,被认为是匈奴人和乌桓人、鲜卑人的后
代,又称杂胡。始祖为南匈奴右贤王去卑,其子诰升爰成为铁弗部的始祖。
另一支部族则加入拓跋部,成为独孤部。
二者皆是匈奴族后裔,但一个“加入”鲜卑,一个则成为另一“民族”(?)
又如拓跋珪的母亲所属的贺兰部,据维基百科,贺兰部的后代,形成契丹部落的主干。
而书上又载,当西元一世纪,北匈奴西迁时,鲜卑徙居大漠南北,尽有匈奴故地,匈奴人
留居漠北者十余万落,接自号鲜卑。
感觉“部”是“民族”或“国家”为更基础且实在的单位。
“部”可对不同的民族认同,如本属匈奴后加入鲜卑。
或衍伸出新的民族或部族,如本属鲜卑,后衍伸出契丹。
又或者“部”及“民族”及“国家”,本是不同的概念。
所谓的民族其实比较接近“部落同盟”?
试图理解游牧民,犹如雾里看花。@@
可能是因为现在的观念在其中作祟。以今律古没办法接近历史的真实。
不知道有没有人可以聊聊?
或有什么推荐的书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