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文革的前因后果Part 8: 1967~68, 文革的高峰期(上)
1967年是一个很关键的时间, 因为一年的年初, 红卫兵体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1966年8
月开始的红卫兵运动. 一开始是由所谓的”老红卫兵”发动针对”右派份子”进行批斗和
迫害. 这些老红卫兵主要是由红五类子弟, 并且以学生为主力组成, 例如薄熙来就曾经是
一分子. 但是在1967年, 老红卫兵很快就退出了历史舞台, 把文革交给了对后世影响更剧
烈的造反派红卫兵.
所谓的造反派红卫兵, 主要不是学生, 而是各公司, 政府机关等等机构的员工, 模仿学生
红卫兵发动起来的组织. 基本上不在乎出身背景. 不能参加老红卫兵的学生也普遍参加了
造反派红卫兵. 造反派红卫兵之所以称为造反派. 主要是因为老红卫兵虽然也造反, 但是
主要来说还比较支持政府. 主要是打击右派份子而非攻打政府机构. 而毛泽东在1967年,
开始鼓吹红卫兵冲击政府, 把各级政府和党务机构给占领打倒. 而老红卫兵毕竟很多人自
己父执辈是就是达官显贵所以不愿意这样做. 所以1967年, 当红卫兵开始冲击各地方的省
委以及市委的时候(中共的地方政府没有实际决策权力, 决策权力在党委员会上面, 所以
省政府没有实权省委有, 市政府没有实权而市委有), 老红卫兵变成保守派反对冲击. 而
被造反派红卫兵戏称为”保爹保娘”. 之后在中共中央文革的支持下, 老红卫兵被打垮,
在1967年元月前后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1967年元月以后, 随着老红卫兵被打成保守派退场. 在中央文革的扶持下, 大量的造反派
红卫兵崛起. 元旦1967年元旦日, 人民日报发布社论” 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
”.
社论写道:1967年,将是全国全面展开阶级斗争的一年。1967年,将是无产阶级联合其他
革命群众,向党内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和社会上的牛鬼蛇神,展开总攻击的一
年。
这开启了这一年红卫兵彻底向政府机构攻击取而代之的运动. 其中最著名的是上海市的”
一月革命”. 当时上海的造反派红卫兵团体上海工人革命造反总司令部召开召开“打倒市
委大会”. 发布说:
宣布不再承认曹荻秋为上海市市长;
勒令上海市委书记陈丕显交代反革命罪行
要求中共中央彻底改组上海市委。
这下子, 中国政府任命的市长可以不被民众承认, 党务的头头被说是反革命, 并且还可以
要求中共改组一个城市的最高权力机构. 这下全中国的造反派都兴奋了, 冲击了几乎所有
的政府机构.
问题变成, 为什么这么容易的就有这么多群众愿意去冲击共产党的党政机构? 其中一个原
因是当时中国的老百姓普遍对中共政权不满. 而文革让这些”有冤报冤有仇报仇”的老百
姓有机会对政府发泄其不满.
文革之前老百姓对中共政权充满恐惧. 因为这些大小干部可以随便把你贴上右派或是反动
份子的标签让你吃进苦头家破人亡. 加上之前大跃进已经让很多市井小民对共产党产生怀
疑. 所以在1967年当时有非常多基层老百姓是很兴奋地参加文化大革命, 认为这是可以合
法的报复这些可恶的党政干部. 并且以此建立一个更民主自由的政权.
在这种有冤报冤有仇报仇的心态下, 甚至还出现了”造经济反”. 就是之前被政府或是党
拖欠薪水的人也跑去组织成红卫兵冲击政府要钱. 而造反派红卫兵什么人都有. 甚至有部
分人是之前在多次政治运动中被迫害的右派. 所以不久前被迫害的人也跑去组织红卫兵用
来报复迫害者(政府和党机关). 并且文革以前中国没有言论自由, 老百姓不敢骂政府, 现
在毛泽东要老百姓骂政府骂领导人, 只要反贪官不反皇帝, 不骂毛泽东以及共产主义就好
. 所以毛等于是点燃了当时中国民怨的火药库, 让文革的红卫兵可以快速的把当时所有共
产党的大小党政官员都打倒. 让毛泽东出了一口在七千人大会上被大小党政官员痛骂的怨
气.
在一月份以后, 中共各个国营公司, 政府机构内的党务部门都被打倒. 而由”夺权委员会
”作为最高领导机构. 各个城市则由革命委员会取代了该城市的党委成为决策机构. 政府
机构功能大量的瓦解. 甚至连警察也跑去”造反革命”了. 所以很快的出现无法无天无政
府的状态. 毛泽东当时则是命令军队不能够搞革命造反. 军人还是必须服从命令. 并且文
革严格来说不准冲击军队(但是实际上还是有发生). 所以军队变成极少数在文革中还算能
正常运作的政府机构.
但是这种革命造反的行动很快就让共产党的部分大老不满, 尤其是军队的大老. 这些军队
大老也敢于挑战毛泽东以及毛属意的中央文革. 所以在2月11~16日发生二月逆流事件. 事
件中, 谭震林、陈毅、叶剑英、李富春、李先念、徐向前、聂荣臻等(因陈、叶、徐、聂
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谭、二李为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因此又被称为“三老四帅”或
“四帅三副”), 发动为毛泽东所支持的中央文革派康生、陈伯达、江青、张春桥、谢富
治等进行的斗争. 军头大闹中南海怀仁堂.
谭震林还说: 我一生三不应该,第一我不应该活这么大岁数,看着国家这么乱我心痛。
第二我不应该参加共产党。
第三我当年不应该跟毛泽东去井冈山。
这也导致这些将领的失势而林彪更进一步的崛起.
而从1月份开始, 毛的政敌刘少奇和其妻王光美就已经开始受到软禁. 到了7月红卫兵包围
了中南海要抓刘少奇, 最后在7月18日, 中共国家主席刘少奇被抄家, 和妻子一起被抓出
来公开批斗. 当一个国家主席都会被抓出来批斗之时, 全中国除了毛以外大概没有哪个人
可以不被批斗迫害了. 而当国家主席都被打倒后, 毛泽东彻底地成为了独裁者. 透过中央
文革成为了中国至高无上的统治者.
谈谈文革的前因后果Part 9: 1967~68, 文革的高峰期(下)
我在这里主要要谈军队对于文革的影响. 因为我觉得之所以文革会在1967~68年之间闹得
这么大, 和军队有很大的关系. 并且军队也使得文革在1968年以后逐渐走入尾声. 军队成
为毛泽东的最佳工具.
1967年1月23日, 中共发出了命令, 强调军队要支持左派群众. 也就是给予命令要求部队
不但不镇压红卫兵冲击政府甚至还要给予支持. 到了3月19日, 中共中央军委发出命令,
要求军队要进入各大城市, 进行”三支两军”任务:
支持左派、支持农人、支持工人、
军管、军训.
这个举动决定了文革之后的走向. 军队进入城市开始支持左派/农人和工人. 造反派红卫
兵也开始了分裂, 分裂成拥军派以及反军派. 原因很多, 我读到的书籍以及文章主要归类
到两个原因:
1. 军队介入文革后, 中央文革给的命令很模糊. 虽然要军队支持地方上的左派, 却没有
说那些红卫兵派系是左派那些是右派. 所以各地的军队指挥官只好自己揣摩上意来决定要
支持谁和打击谁. 所以红卫兵开始分裂成支持军队或是被军队支持的派系以及对立的派
系.
2. 学生红卫兵和工人红卫兵的冲突. 军队在当时普遍比较支持学生红卫兵. 因为觉得学
生年轻单纯容易服从. 不像工人红卫兵很多是中年大叔有社会历练和自己的想法. 所以这
也导致红卫兵开始分裂.
当红卫兵开始分裂产生派系后, 红卫兵派系们就开始内战. 一开始只是辩论, 写大字报相
互攻击. 但是慢慢开始使用武力相互攻打. 一开始只是使用轻兵器, 或是徒手打架搏击.
但是, 因为军队开始涉入. 所以红卫兵开始取得武器弹药. 有的是军队默许红卫兵造反派
取得, 有的只有军队象征性的抵抗. 或是的国营兵工厂的工人也起来造反, 所以兵工厂的
全新武器装备流入红卫兵手上. 所以再1967年年中旬开始的文革武斗的高峰. 尤其两个省
份文革武斗最严重:
1. 四川省
2. 广西省, 广西省武斗甚至还发生红卫兵抢劫中共支援北越的军火.
文革武斗甚至不只使用枪枝手榴弹, 甚至还用上大砲和坦克车. 当时也有共军的现役和退
役干部给予不同派系的红卫兵”军事顾问”. 因为当时共产党的人普遍认为要武装"左派".
其中最夸张的是重庆大武斗, 重庆大武斗从1967年7月打到1968年9月, 当时四川重庆的红
卫兵两大派系: “8·15派”和“反到底派”彼此开战. 从一开始只有使用枪械. 逐步升
高, 到了1967年8月8日, 重庆附近的长江江面上还发生了文革史上唯一一场”海战”重庆
八八海战. 当时造反派红卫兵控制了几艘船只, 加装上高射炮后改装成砲艇用来攻打对
方. 甚至造反派还开着战车彼此互打. 这使得在1967~68年这两年的文革高峰之中, 中国
大陆已经进入无政府无秩序的内战状态.
因为实在闹得太过分了, 所以实施军管的军队开始在1967年开始逐步的”交枪和收枪”.
也就是开始强迫红卫兵团体逐步的解除武装. 一开始的作法是执行军管军队可能要求只有
政府许可的造反派可以有持枪証持有武器. 然后废除红卫兵派系, 要求所有派系都必须统
一再”文攻武卫指挥部”底下, 然后逐步逐步的限缩可以持有枪械武器的红卫兵数量, 最
终, 所有枪枝大砲武器弹药都慢慢地收回到军队手上.
之后三军两支, 慢慢变成最重要的任务就只有一个”军管”. 因为原本各地的政府以及党
委都被打倒了, 所以用革命委员会取代政府和党委作为最高决策机构. 当时的革命委员会
大多实行三结合: 军管的军人, 原本被打倒的党政干部以及造反派领导代表. 结果, 革命
委员会三结合以后, 绝大多数的地方的红卫兵头头发现自己被冷落, 因为原本这些红卫兵
头头以为自己可以领导革命. 结果没想到最后往往在三结合体系下真正做决定的军人. 并
且原本被打倒的干部怎么又慢慢的起来?
对毛泽东来说, 此时文革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因为刘少奇已经被放逐和拘禁(1969年11月
于关押中病死), 并且在1967年还被人民日报多次说是”中国版的赫鲁雪夫”. 所以毛泽
东就可以慢慢开始回复秩序. 控制武斗逐步降低. 但是迫害人整人继续进行. 例如1968
年发动” 清理阶级队伍”运动又大规模整肃社会各个阶层有历史问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