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0rz.tw/lGoy3
十字军东征在我们一般的教科书里,会告诉学生们它是个重大的事件,影响了西欧的历史
进程,带来了许多深刻的影响等。而这是一种相当以西方为中心的观点,但我们却不自知
。也因此,常常,伊斯兰世界究竟是怎么看待十字军,是入侵?是殖民?它带来的是文化
交流,还是一场破坏跟灾难?从没思考过这些问题。
其实,问题的答案在华文圈中也渐渐有了解答了。台湾的河中出版社出了阿敏‧马洛夫的
《阿拉伯人眼中的十字军东征》,虽然它很不起眼,但却是不折不扣的佳作。此外,与本
书同出版社的《中断的天命》,是部通史,可关于十字军的部分也讲的十分透彻,而且能
以更宏观的视野看待整个脉络。而接下来这本《十字军:伊斯兰的观点》,则有别于前两
本,它是属于中进阶的作品了。
作者卡萝‧希尔布兰登(Carole Hillenbrand)是英国著名的伊斯兰学者,退休前荣誉跟着
作等身,本书是她撰写给一般大众的作品,不过在我看来,恐怕是要有点基本底子跟对这
个主题很大兴趣的才会想读吧。相对于马洛夫所著的简史,希尔布兰登则是将整个大主题
分门别类,逐步剖析,告诉读者从伊斯兰的角度可以找到,或者需要什么样的史料;不单
如此,她还解说了这些资料有怎样的内容,用史学的方式去分析,探讨,告诉读者该注意
的重点跟观察方向等。简单来讲,某种程度上这算是一本“比较通俗”的研究导引。
十世纪以后,伊斯兰世界也开始逐渐走向下坡,阿拔斯王朝的哈里发变成了有名无实的傀
儡,地方都是突厥军阀争权夺利,他们彼此内斗的时间远比对付入侵的十字军多太多。这
是当时的阿拉伯史家非常尴尬的地方,不论是赞吉、努尔丁、萨拉丁还是拜巴尔都是一个
样,弄的他们必须用春秋笔法来撰史。不过,不管怎样,最终这场战争的胜利者可以说是
伊斯兰世界无误,他们最终将基督教的入侵者从黎凡特地区驱逐了出去,并在土耳其人的
领导下向西欧反击。
但作者最后又提醒读者,当代阿拉伯人对十字军入侵的记忆已然被唤醒,当以色列建国之
后,让他们想起了往事,特别是几乎在同一块土地之上。希尔布兰登讽刺的提醒读者,事
实上犹太人并不属于基督宗教,但当人们有需要的时候,历史还是可以“不拘小节”。所
以,当代欧美在跟伊斯兰世界打交道,最好学别忘记这段历史,并学会用“对方的视角”
去看待,而不是再像过去那样的“单边主义”。
毕竟,文化之间的隔阂是可以产生很多奇怪的化学反应的。例如,作者也讲了两段很有趣
的习俗差异的故事:阿拉伯穆斯林有着会把阴毛刮掉的习惯,但他们会蓄胡。他们对法兰
克人刮胡子就很感冒,但却被呛:“毛发是多余的东西。你将它从自己的私密处刮掉,为
什么我们还要把它留在我们的脸上?”
确实是无可反驳。
不过有趣的是接下来的记载,是一个叫乌萨玛的阿拉伯贵族从一位叫萨林的随从那边听来
。后者是替法兰克骑士工作。有次他们去了一间穆斯林澡堂,那位骑士发现自己的随从把
阴毛刮干净了,于是也命他帮自己除毛。更惊悚的是,骑士很满意随从的手艺,于是把他
的妻子叫来,对萨林说“对她做你对我做的事情。”然后自己站在旁边看了整个过程。最
后他非常的开心,爽快了付了所有费用。乌萨玛对这件事情非常的嗤之以鼻,批评他们果
然是蛮夷,是在东施效颦。
虽然今天我们读起这个故事可能觉得趣味,但这种隔阂是可大可小,上至战争下到暴动都
可能发生。可如果能够彼此了解的话,就能够和平共处。作者也曾提过,当时阿拉伯人是
可以把久居黎凡特,东方化的“法兰克人”跟刚初来乍到的“法兰克人”分的清清楚楚。
总之,本书对十字军这个主题来说,在华文圈里,是个不可多得的佳作。至于,如果说还
是想要先从西欧的角度观看这段历史的话,可以找Jonathan Riley-Smith的《十字军史》
,这本简体已出,繁体将由黄中宪翻译,马可孛罗推出;它是一本相当厚实的研究,而且
把范围拉的很广,非常的包山包海。此外,BBC拍的纪录片“The Crusades”也相当不错
,很适合入门。
https://www.bbc.co.uk/programmes/b01b3f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