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证实 楚长城为中国最古老长城
(中央社台北14日电)新华社报导,中国大陆考古人员经过10年努力,勾勒出楚长城绵延
300公里的分布路线,并断定楚长城修筑年代为春秋时代中期,证实楚长城是中国境内最
古老的长城。
考古项目负责人李一丕指出,楚国当年兴建长城,既是北上问鼎中原的跳板和基地,又是
防御中原诸侯南下的屏障,军事战略意图所指的方向特别明显。
报导指出,考古人员对楚长城的人工墙体、关隘的关墙、城址、烽火台、兵营、古道等进
行不同程度的考古发掘,出土陶鬲、陶盆、铜镞等遗物的时代最早可达春秋时代中期,与
文献记载的楚长城修筑时代一致。
文献记载,楚长城主要分布在南阳盆地西部、北部、东部边缘地带及信阳大别山一线。河
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自2008年以来承担楚长城资源调查项目。
楚长城是目前中国已公布长城中位置最靠南的,也是唯一位于秦岭-淮河800毫米年等降
水量线以南的长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区域气候,形成了楚长城特有的建筑构造。
据报导,考古发现,楚长城人工墙体底部,有大规模堆积炭化木棍,或在石块层里掺杂炭
化木棍的现象。这种炭化木棍由人工烧制而成,具有防潮和除溼的干燥作用。这在中国已
公布的长城中,是绝无仅有的案例。
楚长城的人工墙体多紧贴丘岗、山体或山间垭口外侧的崖边修建,不但有利于观察敌情,
还能有效打击攀援而上的敌人。
李一丕说,这种修建规律和特点,显示楚长城较强的军事实用性,与主要考虑农牧分界的
燕、赵、秦北长城有明显不同。(编辑:冯昭/杨升儒)1070614
http://www.cna.com.tw/news/acn/201806140151-1.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