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moslaa (万变蛾)》之铭言:
: 明朝的胜利条件是
: 被动防守 不要让满清军队进入关内杀人抢劫 即胜
明朝可没有这种胜利条件,要求退守山海关练兵的王在晋被fire掉,
而历任前线指挥官都试图至少推回辽河(袁崇焕的五年复辽就是这种心态的乐观版本)。
直到崇祯后期关内焦头烂额、关外兵马屡遭重创之前,明朝都仍希冀消灭后金,
并不能认为明朝只想要保存关内的安稳。
: 这是没错 但你要考虑到 历史上 满清这样干过几次?
: 很少吧 正因为爬山真的太累了呀...
不对,后金/满清初期是因为辽左明军仍构成威胁,再加上蒙古各部还未完全收服,
所以才会对入关感到有些棘手。那些山势对于迂回入关不是太大的问题,
建州女真的老家就是山区,他们对山脉可熟稔的很。
等大凌河之战把明军打到元气大伤,再加上林丹汗西逃,皇太极派兵入关就轻松多了,
所以你会看到清军南掠连济南都能打下,还把卢象升歼灭斩杀,
而同时期辽左明军也被攻击两波(中后所外围敌台被全灭,皇太极亲征松山被击退),
导致明军到处失火无法组织大规模反击。
: 所以优先选择建立关宁锦防线 战略上我认为是没有问题的
: 只是明朝的钱与制度没有余力再去照顾与整顿其他防线了
: 反过来说 正因为钱与制度 没有余力
: 所以更要优先建立关宁锦防线
: 至于其他长城防线 只好随便天意了
: 也可以说
: 只有辽西走廊是明朝的地形弱点 非主动投入资源去防守不可
: 其他地方 既然没啥钱了 就靠天险来挡满清军队吧
: 历史上 满清也的确因为那些山脉 不怎么选择经过辽西走廊以外的地方
明军从山海关往北堆堡垒,是一城保一城,但是明军的部队素质和后勤有限,
所以一定要重建辽左没有问题(也包含安置四十万关外难民的考量),
但是要推到何处,当年明朝内部就有不少争议,不少官员曾反对盖锦州,
王在晋甚至认为推到八里铺就好(然后就被开除了)。
不盖锦州其实是很合理的意见(有没有比较好再说,至少有正当理由),
但是蓟镇边墙漫长(更别提还有宣、大),无论是否推到锦州,明朝都相对缺乏资源,
要阻止清兵南掠毕竟是非常困难的。
至于推文有人说直接打到沈阳,是忘了萨尔浒、辽沈、大凌河、松锦的历次决战中,
明军都被后金虐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