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gundamwind: 现在疟疾用药好像改成黄蒿素? 01/31 20:25
: 推 gary76: 青蒿吧? 01/31 20:28
: 推 verdandy: 旧药抗药性太高,青蒿素的发现者获得诺贝尔奖 01/31 20:49
这个名称是个公案了。
最早中医上使用的青蒿,就是现在提取青蒿素的植物。
到了宋朝的时候,人们认为青蒿分为两种形态,一种黄色,一种青色,但都是青蒿。
到了明朝的《本草纲目》中,很错误地把这两种形态分为两种植物了,分别命名为
青蒿和黄花蒿。当然按照记载分析,这两种都是同一种植物。
结果到了近代的时候,日本学者在用拉丁文给东亚的植物命名的时候弄错了。
日本学者把另外一种植物命名为青蒿(这种植物在中国的中医中不入药),而
把中医的青蒿命名为黄花蒿。
生物的拉丁文命名有个非常糟糕的规定,就是即便发现弄错了,也绝对不允许改。
所以这个叫法就一直延续下来了。
中国的植物学界自然是和国际上保持一致的,在编写植物图鉴的时候按照拉丁文
命名,沿用日本人的说法。
但是中医界从来不理睬国际上的用词,继续按照自己过去的观念来称呼植物。
从此,医学界对这类植物的命名陷入了混乱。
中医学院里新入学的学生要学习生物学,使用的课本是生物学者编写的;要学习中药,
又是另一种说法。
因为国际化标准化的命名很权威,中医总被人视为不太科学的东西,所以日本人的命名
法是占上风的。
结果屠哟哟的青蒿素一出,中医命名法马上翻身,占了上风。
一直到了今天,其称呼还是一团糟。
屠哟哟的青蒿素,是从中医的青蒿,植物学上的黄花蒿中提取的。
她的成果出来后,其他的研究所重复她的实验,很多人发现从青蒿(植物学的青蒿)中
根本无法提取出来抗疟疾物质,就质疑她的成果。
当时昆明的中医研究所发现青蒿里提取不出来有抗疟疾成分的东西,遂想到其他的类似
植物,最终在黄花蒿里提取出来了。
所以昆明的这些人一直到今天还在争论,说青蒿素是他们从黄花蒿里发现的,屠哟哟根本
没成果。
屠哟哟辩称说自己所说的青蒿素的青蒿指的就是中医的青蒿,不是植物学的青蒿。但昆明
那边的人说你的论文写的明明白白,说的就是青蒿,不是黄花蒿(中医论文没有英文版,
所以也没拉丁文)。
反正到现在,这个名称还是混乱中,植物学界继续按照拉丁文命名称呼,那些攀附诺贝尔
奖的药商和产地政府坚定地按照青蒿来称呼,攻击屠哟哟的人一直抓住青蒿里提取不出来
青蒿素来说事。
屠哟哟成功后,一堆人和她争功。
她原来不是那个团队的负责人。该团队的负责人试验过好多种中药,其中包括青蒿,但都
失败了,于是团队负责人放弃了青蒿,该研究其他的药方(当时最被看好的是常山,但常
山药效固然好,就是副作用太大)。
后来负责人调走了,屠哟哟被提拔为该团队负责人。
屠哟哟从葛洪的书里看到说,是绞汁服用,觉得可能是加热会破坏有效成分,所以就叫团
队里的一个人用乙醚提取。
注意,具体提取的人,是屠哟哟团队里的一个女的。
这个女的后来好像也和屠哟哟争功的,说成果是她做出来的,当时屠哟哟根本没有动手。
昆明那个研究所也来争,说是他们发现的。
另外,商业种植用的青蒿(黄花蒿)品种是他们发现的:酉阳青蒿。其青蒿素含量超过
其他品种。
青蒿素发现后,一堆学术大佬跑过来抢功劳。
一个院士(当时叫做学部委员)带头来抢功劳,分析出了青蒿素的化学分子式,另一
个知名学者,用人工方法合成了青蒿素,还有其他的一些人。
接下来在评定功劳时,屠哟哟只排名第六。
排第一的是那个院士,成果是主持了青蒿素的化学结构测定,
排第二的是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成果是完成了青蒿素的人工合成。
屠哟哟不服气,去找了共产党的高层领导(不知道是哪位)。
共产党的高官说,青蒿素的成果应该归功于屠哟哟。
那些学者们很愤怒,还跑到中央去闹,说青蒿素是集体成果,不该把功劳归于屠哟哟一
人。
反正最终公布的名单里,屠哟哟只排名第六。
屠哟哟去找政客向学术界施压,犯了学者们心中的大忌。
从此学者们集体打压她,使得她评不上院士(院士需要其他院士投票选举)。
一直到今天,她已经获得诺贝尔奖了,依然评不上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