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闲聊] 如果皇上一直不喊"平身"

楼主: y11971alex (Indigo)   2017-08-27 15:28:27
※ 引述《mo2 (公鸡)》之铭言:
: 看古装剧突然想到的
: 众大臣上早朝 跪着齐声大喊"吾皇 万岁 万岁 万万岁"
: 如果皇上不爽 迟迟不喊"平身"
: 这样众臣子会不会一直跪下去?
: 历史上真的有发生这种事吗?
: 换个角度想
: 这样的跪拜模式 很像是做臣子逼皇上喊"平身"
: 而不是皇上 出自内心自由 而喊"平身"
: 好像对皇上反而有一种强迫的感觉
古装剧其实也是“剧”,对于各种典礼、仪式细节都跟史实不符。比如“吾皇万岁万岁万
万岁”这句,在正史上也没出现,只在戏曲中有。真的“万岁”是在大朝会结尾时,由在
场的礼仪官唱“山呼”时,由百官齐声呼应“万岁”,却跟现在阅兵结尾时,喊“三民主
义万岁、中华民国万岁、万万岁”意义相同。而此处所谓大朝会,不是“大型朝会”义。
大朝是古代各王朝在元旦、冬至两节,召集全体在京官员、王公等举行的节日型典礼。朝
中不议事,流程大致如左(各朝有不同):
一、百官集结,皇帝御正殿。
二、百官再拜(跪下之后,磕头两次),起身。
三、上贺表(即给皇帝、皇后、太子的新年贺卡)。
四、侍中(官)上殿取旨,百官再拜。
五、传旨:履端之庆,与公等同之(新年的快乐,与大家共享)。
六、百官再拜。
七、舞蹈(百官跳舞,表示气氛欢腾)。
八、司仪唱山呼,百官呼应万岁,唱山呼,呼应万岁,唱再山呼,呼应万万岁。
九、百官再拜。
十、皇帝退朝、百官散场。
全程都会奏乐,场面很壮观,但皇帝绝对不会说“平身”。原因有二:
一、群臣都是知书达礼之人,拜礼要适时而起,不可以不起,要不然失态。
二、群臣都在广场上,皇帝在殿内,听不到(皇帝也不见得看得到群臣)。
除了大朝之外,还有朔望朝。意义类似,但程序较简单,不会有“万岁”这个环节。
朔望朝以外,还有常朝。这就是一般意义上的上朝,会议事。此时,百官再殿外朝拜完,
五品以上的高级官员会进入殿内与皇帝奏事,六品以下则在殿外等候皇帝传召。常朝在唐
代一般是五日一次,但有一些官员每日都要入朝。具体的制度会随朝代兴替而改。
进入殿内之后,一般就是鞠躬行礼,不会下跪。想是因为,孔子曾说:“拜下,礼也。拜
上,泰也。”礼是什么,不用说。“泰”大致上是宽容变通的意思,言下之意就是违礼。
另外,周朝时所谓“拜无不答”,这句话是说但凡下拜,受拜者都会下拜答礼,尊卑现于
行礼先后、幅度深浅,但不可不答拜。到了魏晋,高级官员上朝,皇帝都会起立答礼。南
北朝之后,则少有闻。
总而言之,拜、兴是有礼仪规范的,不及时起身反而很奇怪。甚至会让人以为中风呢。
作者: moslaa (万变蛾)   2017-08-27 15:34:00
作者: kenny112402 (kenny112402)   2017-08-27 15:39:00
好奇那些上朝上到中风的大臣是怎么处理的
作者: saltlake (SaltLake)   2017-08-27 16:54:00
唐朝皇帝逐渐靠科举和重订贵族高贵性等打压贵族政治势力但皇家持续努力到宋朝皇帝也仍得公告与士大夫治天下贵族或士族势力够 皇家认知自己是与之分享政权 不敢与不能不尊重官员 官员与皇帝议事不跪 但继承元朝的大明大明会典规定:凡百官奏事,皆跪。有旨令起,即起明朝承元朝官拜皇帝之制 清朝再承明朝之制
作者: barbarian72 (barbarian72)   2017-08-27 18:54:00
不才在下请问 百官跳舞…跳什么舞?是像祭孔大典那种吗?需要事先排练的吧
作者: nhltc1975 (他化自在天)   2017-08-31 22:54:00
作者: Kimat (花莲菸酒生)   2017-09-06 09:32:00
就等著上苹果日报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