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向来被视为是忠的代表之一
影响所及 连台湾都有祭拜他的庙呢
https://zh.wikipedia.org/wiki/三忠庙_(台湾)
先稍微介绍一下文天祥的简历
https://zh.wikipedia.org/wiki/文天祥
文天祥
大弟 文壁
二弟 文霆 (注 早死)
三弟 文璋
1236 出生
1259 历任刑部郎官、江西提刑、尚书左司郎官、湖南提刑等
(抱歉我不知道这些官多大)
1275 元兵渡江 起兵勤王
1276 任右丞相
1278 封少保 信国公。同年兵败被俘
1283 被杀
来回味一下文天祥的名句:
1.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被俘后表明心迹)
2.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绝笔 辞世诗)
这样的"忠"字代表人物 忽必烈亲自劝降都不答应 宁可一死的人
大概很多人不知道 他的弟弟文壁降了 而且文天祥显然不介意!
https://zh.wikipedia.org/wiki/宝安文氏
文壁当时是惠州太守 这个官职差不多等于现在的市长
1278 元军攻来时 身为市长的他先是开城投降 避居广东
但最后还是出任了元朝的谏议大夫
https://read01.com/ELPdyP.html#.WZ16AJdOJxF
http://www.timetw.com/41301.html
文天祥被俘后 写诗提到这个弟弟时
情绪明显是思念急切 而不是质疑怎么没有效法他这个大哥
"兄弟分离苦,凄凉忆去年。何以有羽翼,飞去堕尔前"
"百战今谁在?羁栖见汝难"
"不见江东弟,急难心惘然"
文壁的次子 在文天祥本人的两个儿子分别病死与疑似抗元战死后,
过继了给文天祥
1281 文天祥写信给这个法律上的儿子 是这样看文壁投降的决定:
"汝生父(文壁)与汝叔(文璋),姑全身以全宗祀,惟忠惟孝,各行英志矣"
显然文天祥认为文壁选择为文家流下血脉也是对的
可是 为什么文天祥本人不用"孝"这个理由投降元朝呢?
或许答案可以从文天祥拒绝忽必烈的劝降中得到
https://zh-classical.wikipedia.org/wiki/文天祥
1283 忽必烈召入谕之曰︰“汝何愿?”
天祥对曰︰“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
注意两个关键字
1. 宋恩
2. 宰相
可以推论
1. 文天祥认为政权交替时 曾受国恩的人 是没有资格投降的 甚至应该去死
2. 不过这个国恩 要恩到多大才算数?
显然文天祥的标准还挺宽 (还是该算严啊)
当过宰相 (差不多现在行政院院长?),肯定是受国恩了
而他大弟文壁 虽然当到市长
但是这国恩还不算大 至少没有比孝大 所以他认可了文壁的降元
好的 谈历史时 总不免会以古鉴今
我们不妨从文天祥的为国尽忠的标准来想想当今很多人的言行?
(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