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书新翻

楼主: ilha   2016-09-02 22:39:51
最近书肆颇可以看到一些老书新翻,非常有益于入藏所需。
例如萨伊德《东方主义》中译本,即有立绪文化之20刷本。
适来正在思索何谓东方主义?旋即在店架上看到这本,赶紧
就揣到手边,带回家看看序文和导读。书后的出版资料如下:
民089/09 初版 1刷 1~ 4,000
民089/10~104/11 2版 1~19刷 1~15,800
民105/02 2版 20刷 15,801~17,000
《东方主义》可说是长销书,印量惊人。估计这次第20刷又
印了2000册(ISBN:9789578453722),能以小小资本得其1
份在手,倍感幸运。
很有一些清末的本子,通常只在其他书刊的注脚中见人引用
过,或是同好之间隐约相传,从未看过原本。最近也获得极
不容易的大好机会,总算一睹为快。又比方说民国老上海市面
上所出的一些普通文教书籍,像是墨子新诠之类的,最近也能
够看到有重刊本,成套发售。大约封面是浅蓝色的,大陆方面
按原样翻刻,内容都是繁体字。前阵子有在天龙看到,不过因
为套装数量过钜,而且有更想要的宝贝,只能割予诸君了。
晚清吴式芬《封泥考略》正是此种令我无话可说的奇货,只好
散散薪。书前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的“出版说明”解释得很清
晰(ISBN:9787534035487):
《封泥考略》一书于光绪三十年(一九○四)
在上海石印出版,原书版框高约一百八十五
毫米,宽约一百一十五毫米,此次即以该版
本为底本影印出版。
人间不乏非得当年光绪本不藏的玩家,不过我但求书价便宜、
印质精美、书相十品,则最新的重刊本即已符合所愿矣。而且
重刊本有着许多好处:
1.通常原刊本的一些错字,重刊本会有校对,附在注释。当初
没有收录的外国文字,也多半会用括号补上。
2.重刊本常有新写的序文与导读,甚至有追念作者生平的文章,
一些老先生喜爱用化名、笔名的名篇,都可以追踪到本名。
3.拿着重刊本到图书馆,很可以跟原刻本比对一下,看看多了
什么、少了什么,乐趣无穷。
再如中华书局的近代史料笔记丛刊,翻印了徐一士的《亦佳庐
小品》。近代几大掌故名家中,徐一士、高伯雨、包天笑的书
自是冀庋赏玩的指标。如何能用最经济实惠的价格,达成廉价
奢华的成效?2009年刊发的简体版《亦佳庐小品》(ISBN:
9787101065589),以及徐一士其他著作的重刊本,允为首选。
中华书局相关本子并且增加收录了徐氏后人的追述文章,解答
了其人生平的许多迷惑,非常值得一看。收书自然不需只以原
刻本为念,各种老刻新翻也有着不可限量的妙用。
《亦佳庐小品》书系的封面是宝蓝色封面的,小巧可爱。另外,
最近也见着了新的书系,封面是橙黄色的,属于民国文献丛刊
的品种。有2本钟意许久的老书也出现在这套丛书中,让我犹
豫了2个礼拜:陈济棠、王铁汉《陈济棠自传稿、东北军事史
略》(9787101115444)与刘健群《银河忆往》(9787101109078),
看他们写雨帅兴衰和黔省阀阅,真是大呼过瘾。尤其贵州大怪
周西成与小怪李群仙的相关史料,实难想像军阀和神医之间是
如何能够串连在一块,成为同一个故事。
由于我的主要兴趣集中于先秦,因此有一本书是绝对不会放弃
的。《章太炎全集》里头有一、两本是关于上古史的治学心得,
怎肯跳过呢?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出了1整套的《章太炎
全集》,书店的案头上一字排开,非常有气势。由于是汇编的
大部头丛书,所以每本书多少都收录了数本旧刻,因此书名都
很繁长。出于私欲,买了1本,书名是这样的:
章太炎全集:前汉微言 (ISBN:
前汉昌言      9787208133105)
前汉雅言劄记
镭子政左氏说
太史公古文尚书说
古文尚书拾遗定本
清建国别记
重订三字经
那堆书名我听都没听过,更别提内容完全都不懂了。所以,直
觉是务必要弄1本来放放,慢慢看,细细想。9787208133105
的“出版说明”告诉我们重印的来由: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起,本社组织章门弟子及相关
领域专家对章太炎的著作进行了首次较为系统的收
集整理,从一九八二年起陆续出版了《章太炎全集》
八卷……近二三十年来,章氏佚文、书信等文献屡
有新的发现,因此本社决定重新整理出版……以冀
为学界及广大读者提供一套规模最大、收录最全的
章太炎著作集。
机不可失,我贪储了其中讲上古史的一册。
还有一些老书新翻简直是艺术品了,因为书上所翻刻的正是古
代书画。兰亭集序是教科书上一定会提到的书法圣品,柳公权、
颜真卿的临摹帖子到处都有,兰亭集序则比较不好找。很高兴现
在竟然连兰亭集序也有新刻本,而且是全彩的:
《王羲之兰亭序》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ISBN:
9787534033568,2015年第1版第3次印刷
很便宜哪,只要NT 80块──虽然有点遗憾的是王羲之的真迹仍
无从收录,因为尚不知传世真迹在哪──书中汇集的都是临摹本,
计有:冯承素、虞世南、褚遂良、赵孟頫4家摹本,彩色影像,
并附朱印,极为赏心悦目。按照该书“前言”的说法,冯承素神
龙本:
……最接近真迹。尤其是帖中二十个‘之’字别具
姿态,无一雷同,其章法笔意顾盼,朝向偃仰,气
韵生动,风神潇洒,被尊为‘天下第一行书’。
“前言”里另外提到:
…据《二王书录》纪载:‘二王书大凡一万五千纸’
…后来,由于朝代更迭,沧桑巨变,王羲之的书法
真迹至现在早已灰飞烟灭,只能从摹本、法帖及碑
刻中寻求消息了。
仔细想想,如果我能够拥有1纸二王尺牍就好了。真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