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疑问] 曹操为什么不称帝?

楼主: tn00633778 (薪耶耶耶)   2016-05-02 22:37:43
※ 引述《DuncanHines (DuncanHines)》之铭言:
: 曹操留着丞相的虚名有好处吗?
先说一下关于曹操担任丞相这件事
他何时坐上丞相大位?
公元208年6月,也就是7月赤壁大战前夕
很明显是要打仗了嘛,提高声望,先吓吓你
那他做丞相之前呢?
司空(东汉成帝后才称司空或大司空,先前作御史中丞)
等级大概是副丞相
特别要干的是抓到并严惩贪官污吏的工作
(有点像监察院长,不过我们的好像抓到不用严惩)
这跟他年轻时在济南当地方官时特爱做的事一样(也因此得罪宦官和绅豪后下野)
而他老爷早在公元204年就把袁氏打爆
然后听郭嘉的话,放你们兄弟阋墙,哥先回去稳定北方治下地区
那为什么这时候不做丞相?
小弟猜想,这跟曹操为何不称帝的答案是一致的。
因为,
不需要。
屈居人下不如自立为天子比较爽,留着汉献帝不是跟自己
: 生气而已吗?献帝又没有楚义帝的号召力。
小弟想,要讨论这个问题,不妨先从曹操在五十六岁时写的<让县自明本志令>来看
曹操他人都死快两千年了,但死后的压力绝不比活着时候大
这篇文章就是曹操在面对大家对他是否欲夺位质疑时的作品(建安十五年,公元210)
小弟先说,大家一定会质疑这篇文章写的是曹操的真心话吗?
但其中第五段:"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这是实话。
袁术拿个玉玺就敢称帝了。何况是五十六岁时的曹操,即便两年前的曹操赤壁大败,
依旧没人能动摇他的兵、财、权力。
当然不会有一称帝就被围殴到趴的状况发生。
先不谈称王称帝,少帝都能被董卓鸩死,只要不是曹操,
比如李傕、郭汜一流如果能稳定北方,
献帝的命不知还能不能等到禅位给曹丕。
(看,只要不是曹操,就算遇到他儿子,献帝也是得死)
很多人质疑曹操不篡汉不杀献帝,只是为了安定那些忠于大汉的士大夫。
小的倒不认为,毕竟他中意的多是寒门。
寒门大概就不管谁是老大了,谁重用我、谁给我出路,谁就是我老大。
那其他人想他称帝吗?
孙权,想(阴他)
司马懿,想,(如果他可以那我也可以)
一众文武官,想,(我开国功臣YA)
当然忠于大汉的人不想(荀彧等)
所以219年,孙权上书PO文称臣,陈说天命(反正就是要曹操称帝)
然后司马懿、一众文武官都立马推文
可能就只有荀彧跟大耳嘘了
但曹操怎么说
"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
他说到做到。(当然他儿子也帮他说到做到)
如果没有文王姬昌先前的努力,姬发是没有能力打败纣王建立新政权的。
在小弟度测,曹操这句话翻成白话文应该是
"就算"
老天要我当皇帝,我也只当周文王。
有人会认为他这句话是希望儿子当皇帝,其实不然,
我信他终究想的是让天下太平、让天下稳定。(我知道很多人不信XD)
而如何能够让天下太平、让天下稳定?
只有实力。
刚好
要当长久皇帝,需要的也是实力。
所以小弟妄自猜测,对曹操而言,皇帝,最多也只是治世后的附加价值罢了。
: 而且他没有像项羽那么势力不稳吧,南方那两国哪有能力北伐?他们也不会因为曹操称帝
: 就北伐吧,毕竟孙刘也早就看出来曹操的野心了。整个天下都在等曹操称帝,曹操在等什
: 么?
小的不小心就把后面的问题在前面先回答了。
不过还是想强调,
是否称帝对曹操而言根本就不成问题,
因为根本就
不需要。
我相信曹操是绝对务实派的。
以下从很多地方可以证明。
唯才是举,论才不论德,有人觉得这很糟糕,
那他为何这样做?
因为有需要。
察举制度后来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清素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加上东汉买卖官猖獗,要针对这样的问题解决,
当然,唯才是举。
反正别忘了曹操最爱干嘛,抓贪官污吏。
你有才缺德,就先让你发挥才能,我再来抓你也不急嘛~
屯田制度
屯田制怎么想都能完美的让社会、经济在战争时相对稳定,
但为何前人不大用特用?
军屯,一方面是制度尚未完善,一方面是因为如果对战两国都以十万军队戍边,
人家以十万之姿打你,你却有三到五分之一正在种田。
种田的并不是随叫随到,因为不可能两到三万人都挤在前线那一顷地。
所以必须投入更多的人力资本。
民屯,老百姓谁想去边疆种田... ...(田地荒废还要被罚)
所以曹操才发布<置屯田令>来硬的。
那他为何这么做?
因为有需要。
粮食不足经济就不稳定,更别说士兵吃不饱仗就打不赢。
这里提一下,李傕在打跑吕布后,北方陷入饥荒,当然军队也没得吃,
李傕怎么做?抢献帝本来要赈灾于民的钱粮,还不够吃?直接抢百姓... ...
孰优孰劣,一看便知。
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
简单来说他们就是专门盗墓的,曹操的节俭是出了名的,这里就不赘述。
那他为何这么做?
因为有需要。
打仗需要钱,没钱又不想抢百姓。
反正死人宝藏放在那儿,死人又不会用,充公囉!
当然其他如运兵道、铜雀台等还有很多例子,就不多说了。
说这么多其实就是想讲,
就我的认知,曹操这个人是很务实的。
只讲需不需要,
对于治世有需要的,他才做。
所以我才认为他对于称帝根本没在等什么?
因为他觉得不需要。
补充:在写的时候,我一直想到,
之前看吕世浩老师的<一场历史的思辨之旅3-敌我之间>
后半部提到燕太子丹就是那种将感情放在理性前面的人,所以他注定失败。
我想,曹操刚好相反,
务实的个性让他的理性多数时候在感性之前,
(屠杀徐州时可能真的失去理性了)
那为何曹操的一生似乎没那么完美?
可能就坏在跟太子丹一样多疑吧!?
作者: asdf95 (K神我們巴西見)   2016-05-02 23:02:00
经济不足不是用屯田,屯田更多是为了动员需要
作者: zox40   2016-05-02 23:06:00
曹操一开始当然只想做个好官,等到扫平中原后就不只了
作者: zaknafein987 (苍)   2016-05-02 23:08:00
屯田和唯才是举 有个目的也是在压抑对抗世家大族
作者: hanhsiangmax (陪我去台东)   2016-05-02 23:14:00
我喜欢士族的思考,之前一直没注意到,原PO不知怎想
作者: CVChang (CVC)   2016-05-02 23:26:00
隔壁SAN版#1H2ry8yg连同之后的讨论串可以参考
楼主: tn00633778 (薪耶耶耶)   2016-05-02 23:52:00
其实我一直很好奇战时屯田到底对经济有无帮助,毕竟
作者: saltlake (SaltLake)   2016-05-02 23:52:00
曹操想当文王 他儿子不同意 所以曹先生没能做到
楼主: tn00633778 (薪耶耶耶)   2016-05-02 23:55:00
粮食的产量跟物价有相当大的关系。另外因为不只自己缺粮,别人也会缺粮,如果能出口,对经济应该有相当帮助。虽说不会助敌,但不知是否有可行性?zaknafein987大,说的我也很赞同唯才是举让寒门出身有表现的舞台,其实袁曹对决就颇有士族与寒门对决的味道在屯田也是,汉时绅豪圈地问题严重,老百姓有多一条出路,也压抑了士族发展
作者: TONKEN   2016-05-03 01:48:00
屯田没这么神吧,三国版就有长串的讨论替老曹找一堆人才的荀彧不就是士族吗?
作者: bilice   2016-05-03 03:06:00
屯田户官8民2。常比农奴悲惨。呵呵。全文该吐槽的太多了。
作者: saram (saram)   2016-05-04 22:01:00
头脑退化者妄想多,或脑部病变也会.曹操大概有脑病.时好时坏.而做为一个父亲与丈夫他是合格的.还算理性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