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讨论] 墨家在现代创作中的复活(2)

楼主: youtien (恒萃工坊)   2016-03-06 12:26:42
※ [本文转录自 C_Chat 看板 #1Msx5Mz8 ]
作者: youtien (恒萃工坊) 看板: C_Chat
标题: Fw: -
时间: Sun Mar 6 12:25:56 2016
http://www.storm.mg/lifestyle/84334
二、《轩辕剑》与机关术之中的墨家
  《轩辕剑二外传-枫之舞》是一款划时代的游戏:它不但将墨家与各家思想做到了剧
情里面,让中文电脑游戏开始拥有了鲜明的思辩性,而且破天荒地从墨、鲁两家的工程造
诣发想,发明了“机关人”和“机关术”的设定。
  根据记载,当时编剧鲍弘修先生是灵机一动:“如果把春秋战国时代和机器人做在一
起会怎么样?”然后,他们从三星堆出土的古蜀国文物借鉴造型,从此,世界上各种机器
人的谱系里,便多了一支以青铜和木构为主的、似乎该说是“中国风”,但又不那么典型
的“机关人”。
  大家千万不要小看这样一个组合的意义。我们知道机械设计,我们知道设计风格,我
们熟悉现代的机械设计风格,内行人可以分辨出各种设计元素的来历,然而这之中有没有
中国的份?有没有中国美学的份?如果现实中没有,或者不够,那么,我们可以先从幻想
和创作开始。《枫之舞》就做到了这一点。
  略懂美术与科幻小说的朋友也可能知道一个叫steampunk(蒸汽叛克)的类型──在
其中,人类的科技停在蒸汽机时代,城乡处处烟囱,把钢铁与齿轮传动的工艺与美学发展
到了极致,社会问题也相应地增幅。现实中,蒸汽机是被内燃机淘汰了,半导体电路更远
比钢铁齿轮高效,然而在美感上,一具占满整幢房屋、部件万千的巨型机械计算机,其视
觉冲击力总比平凡无奇的电子计算机要大,虽然真比起来,随便一部几十年前的工程型计
算机都能赢过价值连城的前者,更别说现在我们人人都有的手机了。考虑到各种消耗与效
率现实因素,steampunk的文明是不可能长久运行的,那种世界的科技工作者迟早要推进
到电子时代,也不会留给艺术家太多余裕去把那些机械做到更漂亮;然而,创作就是可以
弥补缺撼,让艺术家去发展各种被史实放弃了的可能。
  《枫之舞》的机关术与机关人,就是中国式的steampunk,丝、木与青铜的机械体系
。那机关人是如何驱动的呢?答案是用老鼠或其他会跑的小东西当动力,控制则用人声震
动“枢”实现声控。不用学过物理也知道,靠老鼠跑轮子来驱动一部庞大的机械,还要靠
不稳定的人声来作精密控制,完全不现实。即便《轩辕剑》的世界观还充满着法术与神鬼
,反派可使用妖魔,玩家在后期也能用奇术人偶代替老鼠,但这并不能解释不靠异能驱动
的机关;然而,这是创作。它选择了无视这一部份的现实限制,牺牲合理性,换来了一系
列的设计风格,以及千百万玩家想像力的启发,太值得了。
战斗画面:机关人打机关兽。后期还有机关妖魔,也可以理解成中式神话风格的cyborg。
  《枫之舞》的剧情说来也很俗套:亦敌亦友的墨子与公输般,早年与鬼谷子(他们的
年代确实相去不远)一起研究出了机关术,但恐怕野心家用它来杀更多人,于是决定隐藏
这种技术。后来鬼谷子的门徒蜀桑子(原创角色)偷走了老师保存的上古神器炼妖壶,反
出师门,又结合机关术与炼妖术,用妖魔取代老鼠为动力,大搞生体实验,藉壶中世界之
力,造了一大堆机关士兵和一大只机关战龙,要来实现他心目中的理想国──把列国通通
打掉,世人都变成愚民。由我主宰,天下就太平了。时为周威烈王六年(西元前420年)
,而本作的主角,一个不怎么守规矩的年轻墨家门徒辅子彻,便要奉师命调查、阻止此事
;已达九十岁的墨子,也要动用起整个“墨派”(游戏中是这样写)的力量与人脉,与各
地诸侯周旋,一同打倒那野心家。
  这是很典型的“科技加魔法”的魔王套路,而在机关术与鬼神的炫目表象之下,我们
仍然要从剧情的刻划与人文主题的表现来见真章。DOMO小组在此就做得很是细致,例
如蜀桑子虽偏激但也不乏理性、亲情,死前亦有所悔悟;剧中主角也会碰到一位“西来人
”,二十五年前从希腊流落过来,与蜀桑子同时拜鬼谷子为师;当西来人讲起他老家的民
主政治时,不只是主角,相信萤幕前的玩家也都会被勾起兴趣,紧接着,西来人便说这制
度运行得很糟。这个反差,既合乎史实,也给蜀桑子的选择极权道路添了一层说服力,更
紧紧扣连着《轩辕剑》系列所要展开的思路──如何才是和平之道。
  经查,雅典与斯巴达掀起的希腊大内战,伯罗奔尼撒战争,约发生于前431至404年,
西来人离开家乡的时候应该还没看到战争爆发,《枫之舞》全剧除了这一位西来人和短短
几段台词,也没有更多去连结这中国和西洋的历史;但单是这么一个配角,寥寥几句,已
能提醒我们,这历史舞台上,和华夏战国时代、诸子百家同期的,也有希腊的城邦和哲学
家。当然,读过书的都知道这点,但若不经特别提示,能主动把两者联想起来的,恐怕不
多;DOMO小组就特意做出了这一段,不知启发了多少还没读过多少书的年轻玩家的思
考。
  为什么DOMO小组会这样做?我没问,但很容易推理:他们自己对这种思考很有兴
趣,而这中西古代政治与思想的比较,正是我们现代人的一大兴趣。他们自己想做,想让
各家思想与历史上没交集过的希腊交锋一下,我们也喜欢看,这便容易成功。
  常言道,创作要顾及现代人的口味;每一部历史小说、武侠小说的主角,在思想上,
其实都很难不是现代人,至少也得是现代人的期望,与现代人所认知的古人的综合。这之
中的问题,就在分寸的把握上,我们能否不太过迁就现代口味而使历史失真,或使作品的
思想性、合理性减损太甚。
  过了这二十年回头再看,《枫之舞》其实也还有许多刻意之处。最明显的是主角辅子
彻,说明书写道他是三晋没落贵族后代,喜服丝衣,个性佻脱,被严谨俭朴的墨家众师兄
视为异类,只有已至晚年的墨子对他宽容。这样设定,显然是考虑到玩家不会喜欢严肃古
板的风格。而本作中年已九十的墨子,也不再是郑问漫画中那幅严格精悍的形象,而也就
是另一个宽厚而有智慧的长者,语气也和蔼,对外交涉亦能婉言相劝。简单来说,仍是一
个儒家与武侠小说理想中的老掌门人。这便没有做出墨家思想和儒家传统在本质上的差异
,可惜了。
  我还记得当年,我们刚买了《轩辕剑二外传-枫之舞》,聚到一个同学家里,一边安
装游戏,一边迫不及待地开始研究说明书,同学读到说明书介绍墨家思想的兼爱、非攻,
唸了出来,并且用我们小孩子那种“我知道、我看过”的神情、语气惊叫道:“这不是社
会课本里面写的吗?”
  那时我就想,然而没有说出来──也许他们真就是按照社会课本的说法来写的。当然
,我希望他们能写得更多、更深。然而我回家整个玩过一遍以后,除了瑰丽的水墨风格画
面与精妙的机关人,除了剧情中的感人故事与幽默笑料,对于墨家思想的内涵,仍然没有
留下什么印象,倒是记住了西来人这个配角。
  剧情中,主角队伍也会加入一位墨家弃徒铸石子,以往因得罪贵族,怕连累师门,而
宣称反出墨派,然后到三晋地区组织了侠盗团体“庶人帮”;到游戏中段,墨子再度见到
铸石子时,也给予了嘉许。这种发展,我们应该很熟悉,是武侠小说的常见套路;有人说
墨家是侠者之祖,那么把侠义小说套路套用回这个初祖身上,似乎也没什么不适合。但是
,这就仍是用我们现代人既有的习惯认知,去塑造这些可能其实差很多的古代人事。作为
读者与玩者,我过了几年,多读了一些书后重玩,不免就会想:是不是应该还要有一些更
不一样、可以挑战我们既有认知、又能把史实挖得更深的东西呢?
  很可惜,《枫之舞》并没有做到这一点。《枫之舞》的墨家还不叫墨家,而叫“墨派
”这样一个后世江湖帮会的名字;而墨子与墨家在本作中的表现,也确实只能说是一个以
个人实力、道德情操与师徒关系聚合的正派帮会,而不像是一个有着自己一套哲学思想与
政治理念的“家”。换句话说,也还是没有超越小学课本、童话故事,以及武侠小说这种
成人童话所给予的想像。反倒是大魔王蜀桑子,有明确理念,讲得出理论,而且敢作敢为
,敢去翻天覆地,更配得上一个“子”字。
  之所以如此,或许是知识与想像力有限,没能做到,也或许是不敢做。因为,如果你
翻阅《墨子》原典和近人的研究,你会发现,墨家思想是集权主义的,墨子的辩论方式也
是咄咄逼人的。课本与漫画强调了墨家注重庶民和平等的一面,这是自由中国地区现代民
众的口味;但其实,墨家对实现平等的想法,还有他根本的价值观,和自由民主实在扯不
上什么关系,反倒很像我们最怕的共产党!你说,一群生长在1970、80年代愈发富裕的台
湾青年,写小说写游戏,会有兴趣写一个春秋战国时代的共产党,而且作主角吗?如果他
们是成长在保钓年代还有些可能,但那时没几个人有电脑,电子游戏也还很原始,而台湾
戒严,大陆文革,香港主流武侠小说的作者与读者也都是反共的,不然那年代还真应该出
现几部穿越到古代搞赤色革命的小说。(如果有,还请识者告知。)
  (又,如果写《枫之舞》剧本的不是台湾人,而是同一时期受中共教育而历经世变成
长起来的大陆人,又会怎么写呢?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
  武侠小说的想像、我们自由中国青年的想像,向往的是一个有情有义、多彩多姿的开
放社会,这便不能不削弱墨家军事化的组织纪律,不能不忽略《墨子》里集权性格极强的
“尚同”与“尚贤”,讲“兼爱”、“非攻”也只能作为一种素朴的向往,而不能探讨实
现这理想所必有、必要的残忍──即便要写,也只能写在反派角色的戏份上,《枫之舞》
的蜀桑子就是这样。《墨子》还有“明鬼”、“天志”这些讲究从信仰来统合民众思想、
从事斗争的篇章,这更与科学精神不合了。虽然《轩辕剑》系列里神仙鬼怪还是满天飞、
满地走的,大宇的同期作品《妖魔道》也以人妖关系为主轴,但这些作品写怪物、异族,
都还是把他们写成人性的存在,来说一个反种族歧视的多元主义的故事,而没能去探讨非
人性、反人性、超人性与超自然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正是古代哲人、政治家与宗教家
花过大力气去处理的,只是因为我们现在已经有比较成熟的科学与神学可选,对之遂兴趣
不大也难以共鸣,便还是会人本主义地倾向把一切怪力乱神都写成人事。
  反过来说,怪力乱神,在现实中难以捉摸,在创作中却随作者怎么讲就怎么有,那么
,在人力有所不及的时候,怪力乱神也就会像兵器一样,成为推动角色理念和剧情的方便
器具。如《枫之舞》里的蜀桑子,如果没有炼妖壶与机关术,再厉害也只能像其他游士一
样,干谒各国要人谋取权势,这样太慢了,太容易对付了,编剧要花的脑汁也太多了;或
者学孔子、墨子在民间开宗立派,那也要几十年,而且本人有生之年都不会有什么搞头,
编剧更要多花功夫去写他的徒众。
有了炼妖壶与机关术,蜀桑子才能凭一己之力搞出一整条生产线,轻易在战国之中建立势
力,生出一大群各种各样的机关妖魔军队让主角打,造出一大只机关龙当迷宫给主角闯。
所以,超现实、不现实的壶中世界与机关术的设定,在此是戏剧和娱乐所需的必要外挂;
必需有这个外挂,编剧才能比较轻松地在不写太多群戏、不讨论反派组织内部运作的前提
下,写一个典型的极端主义与极权思想的失败记。这便是《枫之舞》,《枫之舞》在政治
思想与组织方面的探讨,也就止于如此。至于机关术,在结局的叙述里,也自然是要被封
存的。被封存,不是被毁,也不是发扬光大,因为要给续作留空间,也要和史实呼应。按
正常思维,只能这样编。
  然而,那是1995年;市场上,把中国美术和思想做到电脑游戏里面的,没有别人比得
上《轩辕剑》,稍后也只有大宇自家另一个工作室出品的《仙剑奇侠传》能比,但《仙剑
》走的是仙侠言情,和《轩辕剑》系列的王道主题有所区隔。是的,《轩辕剑》系列在二
代以后的主题,就是典出《孟子》的“王道”。1998年,它第三代《云和山的彼端》,就
是写一个西方的青年奉法兰克王命前来大唐寻找“王道”,可惜由于预算和工期问题,主
角终于抵达长安后不久,剧情便匆匆腰斩完结了,这一代也没有墨家思想与传人的戏份。
不过,游戏里还是有机关兽与机关妖魔,
  到了2002年的第四代《黑龙舞兮云飞扬》,背景拉回秦始皇时期的墨家。在本作中,
秦国因为得到墨家叛徒偷偷研究而带出的机关术,建造了多种大型战争兵器吞灭六国,如
今更要扫掉还保有机关术的墨家,根除不安定因素了。主角水镜(女)仍是墨家弟子,史
实人物则有张良(本作中叫姬良)等等。主线剧情由拯救墨家出发,此时的墨家钜子,是
从几百年前一直活到现在的《枫之舞》女主角纹锦(她原是炼妖术的产物,所以寿命问题
可以随编剧怎么说),她解除了机关术的研究禁令,指引主角去发掘机关术的动力之源─
─数千年前古蜀国一个天才“柒”发现的“黑火”。当年黑火出了实验意外而毁灭了古蜀
国,“柒”被关在一个金蛹里面;这样一个设定、这样一个角色,自然是要在各种缘故之
下解除封印,被放出来,意图操控黑火毁灭世界,然后被主角阻止的。秦国呢,最后当然
也还没被灭,天下要留给多年后张良辅佐的刘老三;墨家呢,得救然后归隐,就是唯一可
能的不违背史实的好结局了。
  在上面的描述里,显而易见,这剧情已经和墨家思想毫无关系了。纹锦夫人这样一个
几百年青春不改的仙人临危掌理墨家,先不论其合理性,编剧如果稍多花点时间,其实可
以安排她叙述许多几百年来墨家发展、分裂,各种思想和技术的演变,与各家和各国之间
的故事,带出无数值得思考的问题;但很可惜,没有。
  四代主要的戏份,其实是在当年炼妖壶壶中仙化出的“云中界”里调解各种可爱妖魔
的纠纷,再就是开大型机关兽去和秦国的机关兽对打。主题仍然是探讨人与人之间、种族
与种族之间和平相处的可能,然而少了沉重,多了轻松逗趣;就连以严肃闻名的秦军,戏
份最多的也是一队成天讲垃圾话的“砍头三人组”(他们被打死以后又在云中界复活,还
练到本游戏最高的60级,然后再度被主角打败)。这个从秦军尚“首功”的制度塑造出来
的三人组实在是挺成功的甘草人物,但这三个无名士兵之所以能成为甘草,乃因为他们只
在本游戏剧情开始前砍过人头。残虐的剧情不放在正篇里面,这是全年龄商业作品和轻小
说的通则,然而,人性和史实的深度与复杂程度,以及可能带给玩者的思想冲击,也就牺
牲了。
  五代和六代的《轩辕剑》,时代再往前推到商周与神话时代,远在墨家出现以前,我
也还没玩过,本文就不讨论了。四代出品的时候,我是历史系大二学生,那些只是简单用
到古代名词、传统元素的作品,已经不能满足我了;对《轩辕剑肆》和“黑龙舞兮云飞扬
”这个实在写得不怎么样的仿《楚辞》与〈大风歌〉的句子(他们很喜欢写诗来用,但二
十年来没什么进步,也没找到真能写好古体诗的玩家来写;二十年,够一个小孩子成为中
文系讲师了),也是颇为失望。为什么呢?他们放弃了继续从思想、政治与社会组织的脉
络来编织戏剧冲突,这种硬派的凡间路数,而选择了继续用怎么说就怎么有的怪力乱神,
去简写一段段勇者与魔王还有各路小伙伴,这是一种太过轻松的神怪路数。
  中华文明之所以为中华文明,百家思想所针对的问题,我们到今天也没解决的许多问
题,都是从这些冲突来的。当我们选择了简化、轻松化、浪漫化这些冲突,作品中各种学
派的思想内涵,也就不可能不跟着虚化、弱化。本来,从二代到三代外传《天之痕》,D
OMO小组都很有编造正剧、发扬华夏文明、连通古今中外历史的气魄,逗趣片段只是点
缀而已;然而到第四代,他们这口气,似乎是泄了。
  或许,这也是那几年台湾在国族认同上的流变所致:1990年代初,从教科书、报章杂
志到电视节目,我们还可以理所当然地自称“中国人”而不必跟谁辩解,更不乏比大陆同
胞更传承了正宗中华文化的自信,而且社会已经解严,“自由中国”再也不是宣传之词,
而成了事实。对于一个怀有中国认同的台湾青年来说,那几年应该是最美好的年代,《轩
辕剑二外传-枫之舞》正是出在那个时候。及至1996年,以李登辉当选第一任民选总统和
1997年国中教科书开始编列三册《认识台湾》为标志性事件,台湾意识开始反超中国意识
,日渐取得了统识的地位,并且持续斗争到现在。一群人的正义战歌,不免是另一群人的
痛苦;以前是这样,现在是这样,以后也无非是这样。我在这典范转移的过程中也有参与
网络笔战,在各路思想与史观冲激之下度过了大学时代;长我十几岁的DOMO工作室成
员,在这时势的流变之中,也不可能没有受到冲击。
  他们的确受到冲击了:《轩辕剑肆外传-苍之涛》,主题设在春秋时期时的秦晋相争
,与南北朝时期的秦晋相争,各方角色跨越千年,争的是在掌管天地生克的“太一之轮”
之下把原先的“秦克晋”改成“晋克秦”,或者阻止之,而善良的主角车芸(也是女性原
创角色)搞不懂为什么这些人就是不能放下“立场”(这是本作和当年台湾极常出现的用
词)。不必学过什么文学批评,也能看出,这剧情是对族群政治的悲鸣,比前面几作更明
显地表达了对多元共存的渴望。然而,令我傻眼的是,说明书在介绍南北朝前秦苻坚与东
晋的相争时,居然如获至宝地全盘采信了《柏杨版资治通鉴》的翻案文章,片面地说苻坚
好、东晋坏,靠运气才赢的;如果淝水之战是前秦赢了,中国之后应该会如何如何更好云
云。
  柏杨作《丑陋的中国人》批判威权政治与酱缸文化,有他的现实意义在;但后来他作
《柏杨版资治通鉴》,处处刻意翻案,在批语中把汉族和大一统政治文化讲得罪恶滔天一
无是处,而赞扬异族与各类异端,就走火入魔,翻过了头,经不起检验了,而且他的翻译
也很随意。我读历史系,听老师对此书只一语带过不多谈,一开始还怀疑是不是门户之见
,后来自己翻了几册,才明白老师是厚道。《苍之涛》令我诧异的是:市面上讲历史的书
这么多,网络也已开通,你什么书不好找,居然去翻1983-1993年的《柏杨版资治通鉴》
?是因为家里正好有一套吗?(我家也有一套,后来卖给旧书店了)
  人家读的不是历史系,我似乎不该用本行的专业去说应该找哪些书才对,因为人家可
能确实不知门径,具体的原因要去问他本人。然而,首先,《枫之舞》已经出了几年,小
玩家如我已经逐渐成人,即便编剧无暇进修,我们读了文史的也应该要有人来认真写几篇
评论,提供专业的分析、建言与参考书目,但很可惜我没看到,我自己也没写;再来,为
什么一个已经三十几岁、出过好几部作品,对中华文化又长怀情感的成年人,居然会一下
被柏杨的翻案文章吸引过去?是不是因为,这番认同,被台湾意识和反中国中心的史观打
掉了,他失了魂,急切地想找到一些新的依靠呢?
  不论如何,在《苍之涛》里面,诸子百家既尚未兴起,思想与文明的探讨与纠结,就
更要让位给立场和素朴情感的争执了。在结局中,坚持立场的男主角杀了女主角,然后被
关在春秋时代的太一轮中,孤独了一千年,才老态龙钟地与回转世后的女主角重聚,之后
亦唯有一行泪而已。这是二代以来最悲的结局,或许也反映着台湾人的心境变化。
  不提只是半成品的一代,《轩辕剑二》结局是主角阻止壶中仙阴谋后,四散去各过各
的日子,续作再暗示他们已得道成仙成为神话人物(这样也解决了二代尚未设定时代背景
的问题);二代外传《枫之舞》结局是男女主角双双去旅行,一边逍遥山水之间,一边为
天下的问题继续索解;三代是主角回到欧洲传播王道。这三作的结尾,都为中华文明传递
著一种希望,让人感觉世界是可能更好的大气象。
  但到2000年三代外传《天之痕》,结局风格变了──男主角陈靖仇本是个不愿担起国
仇家恨的软弱好人,逐渐成长,最后要违抗魔化的师父;剧中两位女主角必死其一,不论
选哪位,主角在结局后的发展都是与存活者一起归隐。四代的水镜,与墨家一同归隐;四
代外传《苍之涛》的车芸,则是被男主角杀害,轮回千年。这三作的结尾,都没有了继续
涉入历史与文明发展的意图,而是缩到了亲友与爱人间的情感,用近年的话来讲,就是变
得“小确幸”了。
  在这样的演变之下,也就难怪墨家和各家思想在《枫之舞》之后没有继续得到长足发
展,因为彼此所面对的时代的主要问题,根本是南辕北辙:兴于战国初期的墨家,问题是
天下争乱、贵族腐败、传统文化流于虚矫,故他们提出“尚同”,要统一以一种主义解决
歧异;而当代的台湾,问题却正来自“统一”,而答案也就是希望通过标举各种“多元”
、各种“不同的想像”为分立作出准据,保存我们现下的好日子,或者争取更多利益。而
传统文化,对以往的中国认同者来说,是很有利的资产,所以从课本、漫画到游戏作品,
都还会倾向把作品里的墨家写成正派;如今,传统成为应该被检讨的对象,然而墨家既已
消亡,那就不比儒家、法家更须批判,所以如果不把墨家写成反派,那各路创作者的做法
,大概也就是淡化处理,只留“击剑任侠”和机关术、工程学这些感觉很帅的成份了。
  然而,平心而论,《枫之舞》毕竟在时代的侷限下,作了一番令人惊艳的表现,其影
响之深远,决计不宜低估。自它之后,我们想到墨家,没有不想到机关术的;其他人写东
西写到墨家,也多少会采用机关术的设定。来日,我们这一辈在世界艺坛闯荡的艺术家,
又会不会把这青铜、丝、木与神怪的中国式steampunk发扬光大呢?或许已经有了,请识
者介绍。
作者: wlcaroline (阿青)   2016-03-06 14:25:00
推枫之舞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