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问] 明代任官所谓的“三途并进”

楼主: poeta (键盘诗人)   2016-02-15 17:07:27
《明史‧选举志》说:“进士为一途,举贡等为一途,吏员等为一途,所谓
三途并用也。”进士就是通过科举最高级,举贡好像是中乡试后,当国子监生就
直接当官。吏员是指胥吏、典史之类的行政人才通过考核后当官。
可是我看其他笔记,三途又有各种讲法,最常见的是把荐举加进去,《明史
》的三个删掉其中一个,例如徐学聚《国朝会典》“科举、岁贡、荐举”。顾炎
武“荐举、进士和监生、吏员”。其中顾炎武就是把进士、举贡放在同一类。
所以我原本是觉得《明史》记错了,可是选举志另一段则说:“科举必由学
校,而学校起家,可不由科举。学校有二:曰国学,曰府、州、县学。府、州、
县学诸生入国学者,乃可得官,不入者不能得也。”在这一段话里,他就明确的
说国子监得官的不属于科举,所以“学校起家可不由科举。”
搞得我好乱啊,一个“三途并进”,有各种说法。
作者: gfdsa (假扮的大仁哥)   2016-02-16 08:02:00
海选、储备干部及工读生转正职
作者: saltlake (SaltLake)   2016-02-16 09:15:00
还有东方先生那途径
作者: gfdsa (假扮的大仁哥)   2016-02-16 14:28:00
终南捷径吗?明朝中叶之后有人这样出仕?
作者: ilikebulldog (斗牛犬)   2016-02-16 20:35:00
明初这些都是官员的来源,后来则以科举为清流,其余为杂流。府州县学依例可选老秀才送京师国子监,叫贡生,肄业后可以当官,只是远不如举人、进士。这是给屡试不应的秀才当官机会。而监生来源除科举的秀才外,也有荫监,大官之子可入,所以这些纪录提的也都没错。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