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永乐帝》读后感。

楼主: fatisuya (伊达枫)   2016-01-30 21:05:35
http://0rz.tw/q2YrH
去年底,社科文献甲骨文一口气推出了几本日本学者的中国史译丛,主题有《西太后》
、《中国通史》、《倭寇》、杉山正明的《蒙古帝国的兴亡》跟这本檀上宽的《永乐帝》
。本书最吸引我注意的是,作者把写作重心放在传主本身对于“华夷秩序”的再建立,
是个有趣的观察。
众所周知的,中国在东亚的国际圈向来“有自己的玩法”,从儒家学说里发展出的
“五服”、“朝贡”体系,随着中原王朝兴衰,运行了一千多年。在盛唐,经过四百年
的大融合新产生的华夏文明,有着强大国力而自信满满,只要是能够遵守礼仪规范的教
化,就可以是“中国人”。而到了元朝,由“异族”皇帝所开启的天下秩序更加入了
新的理论。继承其后的明朝,太祖、成祖父子对于忽必烈时代的“万邦来朝”只有羡慕
,而欲效法之。
当然,这其中更深的原因是因为明从元手中夺回中原,是需要邻近各国的承认来增添其
正统性,而对于永乐帝来说,武力篡夺后,更是需要借此来得到认可。这就是朱棣屡次
派遣郑和出航的原因。因此现代有些史学家对于明朝没有继续航海事业觉得扼腕可惜,
就是一种从根本上的严重误解了。事实上,从永乐帝死在蒙古远征的路上就可以看出,
大陆的威胁才是王朝真正的心腹大患,这跟欧洲人为了寻找生死攸关的商业利益而不断
探险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檀上宽在本书中最有趣的地方是,他认为明成祖让足利义满称臣,把日本纳入天朝体系
内,是其“超越忽必烈”之处;同时,作者进一步认为“这并不是屈辱”,这只是一种
互利互惠的外交行为。他认为现代人读者在回顾这段历史时,应该要跳出现代的外交框
架去看待,才能得到正确的评价。
近年来,颇多人看待明朝都认为是个很关键的时刻,当时欧洲进入了大航海时代,而中
国虽然强盛,但却日益内向。明太祖废相,巩固皇权,让政府更趋于专制,永乐帝提出
华夷一家,恢复朝贡秩序,都被后来的清朝所接受,也成为近代中国的遗产,不可谓影
响不深远。檀上宽在这本小书中虽然都略有点到,但都没有深入探讨,比较可惜。
总而言之,这本《永乐帝》论点清晰有新意,篇幅适中,做为简单了解传主本身的事业
,是不错的选择,跟大家推荐之。
PS:另外,之前读到一篇由海外汉学家周锡瑞写的〈清朝如何变中国〉,个人非常喜
爱,也顺便跟大家分享:http://0rz.tw/sWeYq
作者: hgt (王契赧)   2016-01-30 21:20:00
终于又出了杉山正明的中译本 不知道何时才能翻完
作者: mstar (Wayne Su)   2016-01-30 22:10:00
披头四名曲 "hey jude"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