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甜蜜的诱惑(糖的历史) 国家地理杂志

楼主: shinshong ( )   2014-11-16 18:31:23
http://www.ngtaiwan.com/3023
甜蜜的诱惑 撰文:里奇‧柯恩 Rich Cohen 摄影 :罗伯特‧克拉克 Robert Clark
节录第二段开始:
话说从头。大约1万年前,新几内亚岛上的人开始种植甘蔗。他们采下甘蔗生吃,嚼食
茎部,直到舌尖迸发出令人心荡神驰的滋味。糖在新几内亚的古老神话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是一种万灵丹,能治百病、解千愁。有一则神话说,太初第一人与一根甘蔗茎巫山云雨
,孕育了人类。宗教仪式上,祭司会啜饮盛装在椰子壳里的糖水,后来则以一罐罐可乐取
代。
慢慢地,糖在岛屿之间传播开来,最后在公元前1000年传入亚洲大陆。公元500年,糖
已经在印度被制成粉状、当成药物使用,治疗头痛、胃痉挛及阳痿。有很长一段时间,糖
的精制技术都是一门祕技,只在师徒之间相传。到了公元600年,制糖技术已经流传到波斯
,君主们开始以大量甜品款待宾客。当阿拉伯军队征服这个地区时,也一并带走了糖的知
识与对糖的喜好。糖的传播就像水花四溅:先是这里、接着是那里,凡是信奉阿拉的地方
,都出现糖的踪迹。“阿拉伯人不管到哪里都带着糖,包括产品本身与制作技术,”西德
尼‧明兹在《甜味与权力》一书中写道。“人们说,《古兰经》到哪里,糖就到哪里。”
穆斯林哈里发把糖当成炫耀的工具。杏仁软糖蔚为风潮,被雕塑成各种光怪陆离的造
型,用以展现国家的财富。一位15世纪的作家提到,曾有个哈里发下令建造一座完全用杏
仁软糖雕塑而成的清真寺。人们为之惊叹、在里头祈祷膜拜,最后穷人吃掉它。阿拉伯人
将糖的精制技术提升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并且将它变成一种工业。这种工作极其艰苦。到
了1500年,随着糖的需求量急遽攀升,这种工作被视为最低贱的劳役。蔗田里很多工人都
是穆斯林与基督徒交战时被擒获的东欧战俘。
最早爱上糖的欧洲人也许是为了从异教徒手中夺回圣地而东征的英国与法国十字军。
他们返乡时,满脑子都是糖的想像、糖的故事、糖的记忆。由于温带气候不适合栽培甘蔗
(甘蔗只有在雨水丰沛的热带土地上才能长得好),最早的欧洲市场是建立在与穆斯林世
界的少量交易上。这些送到西方的糖只有王公贵族才能享用,珍稀到被列为香料的一种。
但随着鄂图曼土耳其帝国在15世纪的扩张,与东方的贸易日渐困难。爱糖成痴的西方贵族
没有多少选择:要不跟南欧的小制糖商做生意,要不击败鄂图曼帝国,再不然就是开发新
的来源。
学校老师将这段时期称为“地理大发现时代”,当时欧洲人为了寻找新的领域和岛屿
而前往世界各地。事实上,有一个重要的动机就是为了寻找适合甘蔗生长的土地。1425年
,有“航海家亨利”之称的葡萄牙王子将甘蔗连同一批早期殖民者送到了马德拉岛。这种
作物很快就被带到其他新发现的大西洋岛屿上,包括佛得角群岛和加纳利群岛。当哥伦布
于1493年二度启航前往新大陆时,他也带了甘蔗。糖的量产时代于是来临,加勒比海岛屿
上到处可见以奴隶为工的大农场。时间推移,最后出现的是现代城市郊外黑烟袅袅的大型
炼糖厂、大量消费、肥胖的儿童,以及臃肿的双亲。
哥伦布在伊斯帕尼奥拉岛种下了新大陆的第一支甘蔗,这个地方在几百年后爆发了大
规模的奴隶反抗运动,绝非巧合。不出几十年,牙买加及古巴的高地上就到处都是榨蔗厂
,雨林被砍伐殆尽,原住民不是死于疾病或战争就是沦为奴隶。葡萄牙人创造了一个最有
效率的模式,将巴西变成早期的经济繁荣殖民地,超过10万名奴隶生产出一吨又一吨的糖

甘蔗的栽培量变大,糖的价格就下滑了。价格下滑,需求就增加了。经济学家称之为
“良性循环”。17世纪中叶,糖开始从奢侈香料转变成大宗作物,先是供中产阶级使用,
然后是穷人。
到了18世纪,糖与奴隶制度已经密不可分。每隔几年就有一个新的岛屿被纳入殖民地
,林地被清空、种上甘蔗。原住民死去后,农场主人就用非洲奴隶取而代之。收割压碾后
的作物被堆进船舱,运往伦敦、阿姆斯特丹、巴黎,在那里交换制造品,这些商品再运往
非洲西岸,用来换取更多奴隶。这个“三角贸易”有其血腥的一面,也就是造成数百万非
洲人死于途中的“中间航道”。在英国于1807年禁止贩奴之前,有超过1100万非洲人被送
到新大陆 ── 其中超过一半都进了甘蔗农场。根据千里达政治人物与历史学家艾瑞克‧
威廉斯的说法:“奴隶制度并不是种族歧视的结果;反之,种族歧视是奴隶制度造成的。
”换言之,非洲人并不是因为被视为低等人种才被奴役。白人是为了将早期糖业贸易繁荣
所需的奴隶制度合理化,才把他们视为低等人种。
巴巴多斯是英国最早的产糖岛屿。某个英国船长在1625年5月14日发现它时,它还是个无
人岛,但没过多久,岛上就已经满是榨蔗厂、农舍、棚屋。巴巴多斯早期也种植菸草和棉花
,但就像加勒比海地区其他栽植甘蔗的地方一样,甘蔗很快就占领了整座岛屿。不出100年
,该岛的地力就被耗尽,地下水层也告枯竭。到了那时,最有野心的种植者都已经离开巴
贝多去寻找下一个可供剥削的岛屿了。1720年,牙买加夺下了产糖量第一的宝座。
对非洲人来说,这些岛上的生活有如人间地狱。整个加勒比海地区有数百万人死在甘
蔗田和压榨厂,或死于企图逃跑的路上。慢慢地,欧洲人开始意识到这项贸易的罪恶。改
革者呼吁废奴,家庭主妇拒买奴隶生产的蔗糖。伊丽莎白‧阿博特曾引用贵格教派领导人
威廉‧佛克斯的话。佛克斯告诉群众,他们每消费500公克的糖,“就等于吃下50公克的人
肉。”伏尔泰的《憨第德》里有个缺了一只手和一条腿的奴隶,他这么解释自己肢体残缺
的原因:
“我们在榨糖厂工作的时候如果被石磨夹到手指,他们就把我们的手砍掉;如果我们
企图逃跑,他们就砍掉我们一条腿。这两种事我都遇上了。这就是你们在欧洲吃糖的代价
。”
但糖业的兴盛无法遏止。那个时代的糖就像现在的石油。1700年,一个普通的英国人
每年平均要吃掉1.8公斤的糖。1800年,一般人每年吃掉8.2公斤的糖。到了1870年,同样
这个爱吃糖的家伙每年吃掉的糖已经多达21公斤。他满足了吗?当然没有!1900年,他的
消耗量达到每年45公斤。在这30年间,全世界的蔗糖及甜菜糖产量从每年250万公吨暴增到
大约1200万公吨。今日一个普通的美国人一年要摄取35公斤的添加糖,也就是一天超过95
公克。
今日造访巴巴多斯,还可以在那里看到糖留下的痕迹:倾颓的榨蔗厂。风华不再的宅院
。用果酱和兰姆酒喂饱游客的旅馆。还有那少数几家仍在运作的工厂,甘蔗被送进压榨机
,甜腻的粗糖沿着滑槽落下。我站在一座炼糖厂内,戴着安全帽的员工在我周围来来去去
。我看到一块手写的牌子,是一段祈祷文,祈求上帝赐给他们收获作物所需的智慧、保护
及力量。
作者: fr373969 (Brian)   2014-11-17 02:20:00
真是有趣(故事), 但是没有想到糖竟然这么晚才进入人类的生活当中
作者: a7v333 (蠢与穷)   2014-11-17 14:58:00
这篇完全忽略中国的部分
楼主: shinshong ( )   2014-11-17 19:22:00
国家地理杂志的嘛 欧洲观点
作者: Pietro (☞金肃πετροσ)   2014-11-17 21:20:00
台湾农民
作者: Sadan (Danny)   2014-11-18 03:00:00
请问有亚洲,或是中国对糖的观点吗?
作者: wildboar (我只是说书的)   2014-11-18 11:21:00
我也想到东方多早开始产糖?
作者: iio ( )   2014-11-18 13:52:00
中文wiki就有资料
作者: loser1 (拍嘎爪得白酱)   2014-11-18 14:52:00
侯景围台城时城头将领有啃甘蔗的记录。
楼主: shinshong ( )   2014-11-18 18:35:00
查了一下,说是唐太宗时代,精糖技术才从西方传来在那之前没有砂糖,糖是以糖浆的形式存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