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hammerfest (inf)》之铭言:
: 的确历史课本的修正会出现很多问题。
: 但是也许不用太过于担心,因为对历史有
: 兴趣的人来说,应该能够了解到教科书只
: 是一种教材,而不是历史。
: 而没兴趣的人...也只是应付考试罢了。
我想要清楚一点, 所谓历史课本是“宗教课本”, 也是“仇恨课本”.
历史课本他并不是为了让学生知道真相而设的, 大部份时候他都会掩饰
甚至扭曲一些真相. 历史课本里写的东西, 是为了潜而默化地塑造学生
的世界观和爱恨的. 即使大家都不愿承认, 对于没有办法理性地去理解
的人来说, 历史课本就是仇恨制造机.
我自己教过天主教学校, 就连我教一些不怎样聪明和读书的学生, 读到
耶稣受迫害的一段, 也会说要杀光罗马人. 他们对历史兴趣不大, 也对
上课兴趣不大, 对考试也兴趣不大, 偏就是历史课本渗透的那种感情他
们还是会被教下去. 他们不会历史考出什么好分数, 他们就只会记着罗
马人是迫害耶稣的坏人.
学生未必会完全读懂, 但如果不是很好学而且能接触大量其他源头的学
生, 那他的世界观并不会超过历史课本所说的太多.
学生的确不会把它当成是“历史”, 而是更彻底地, 把这当成“常识”
, 因为不怎样读懂的人更不会反思他的对错, 而是毫不分辨地听了就当
是对的, 当身边的人也没有别的声音时, 这些东西就叫常识, 是大家无
条件地就接受的想法.
当历史课本说蒙古人是蛮族, 就所有人都会觉得他是蛮族, 正是因为随
随便便, 只应付考试, 而四周的人都曾在考试答过这“正确答案”, 大
家就选择最轻率的结论. 而看到蒙古人, 第一个印象都会觉得他就是蛮
族, 即使现在的蒙古人跟成吉思汗时观念相去甚远. 这种充满偏见的“
常识”, 就是历史课本制造出来的.
而历史课本往往能产生整个社会憎恨的对象, 举一个例子, 秦徻. 你很
少能从其他文娱渠道读到这个人的事情, 但是历史课本则差不多必然地
把他强调, 而大家对秦徻的认识和印象, 大多都是源自历史课本.
秦橹是坏人不是“历史”, 是“常识”, 你问华人不知道秦桧的很少,
你对其他文化的人知道秦桧的也很少. 这是用历史课本作为包装去制造
的“常识”.
对历史有认识的人可以说秦桧也只是宋高宗的代罪羔羊, 或者说他是务
实, 诸余此类, 但对于大众来说, 抱持这些说法的只是一些标奇立异的
怪人. 他们只需要知道, “秦桧是坏人”, 完, 就像辛普森一族也有讽
刺过, 有人为了当美国公民去熟读美国历史, 讲到南北战争原因, 他一
开始分析, 面试官就说“停, 讲为了废奴就好了”.
历史课本的作用是用来制造偏见的.
蒙古是蛮族.
秦桧是坏人.
南北战争是废奴正义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正义同盟国打败邪恶轴心国.
中世纪就是黑暗时代.
倭寇是日本人.
维京人是野蛮的盗匪.
欧洲的骑士自古就穿着全身闪亮的盔甲.
非洲是落后黑暗大陆, 专出黑奴.
大部份人就是这样认定了所有事.
不会想他们是否正确.
也不会理会.
但是他们认为这是常识, 你质疑这些事情, 你就是标奇立异.
另外对历史有兴趣“应该”会了解到教科书“只是一种教材”, 这也是
不合逻辑的, 这跟说对军事有兴趣的人应该会理解到什么什么一样. 实
际情况, 你自己去军武讨论版看看就知道, 一知半解, 或者将偏见当成
全部的人绝对不少. 有兴趣跟懂, 是完全两回事. 只有少数人真的会花
很多时间去让自己搞懂每一件事, 大部份人都只是得过且过, 随随便便
, 任由自己的印象和感觉去论断事情. 但不要以为这种轻率的论断没有
影响, 建基于感觉的决定, 几乎可说是多于理性的.
越不懂历史, 越会把自己已有的印象当成理所当然的事情和定论, 越会
以“历史”去论断事情. 历史课本不是为了让学生深入历史, 相反, 历
史课本, 正正是用来操纵这些轻率武断的懒人, 他们的感情与观念. 正
是因为他们不懂, 他们对自己那种不完整的历史的信仰, 更为的无可救
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