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疑问] 为什么赤壁之战会逆吹东南风?

楼主: hanhsiangmax (陪我去台东)   2014-07-02 10:26:49
推 teyao:关羽、刘琦在汉水阻击曹军,材料何在?这岂不是无中生有?初 07/01 20:19
→ teyao:战于赤壁改成初战于陆口,这不是乱改史料?把《荆州记》的赤 07/01 20:20
→ teyao:壁当作一条沿江百里的江岸,这不是误读文献?每条我都讲过, 07/01 20:21
→ teyao:难道你现在还觉得自己是对的?还是你觉得你的反驳很有力?笑 07/01 20:21
材料cal附给你了,我就不附了。
另外,一模一样的史料两年半前就给过, #1ExRnAGe (SAN)
你冒出材料何在、无中生有是哪招。
是你觉得这没意义,还是你
适合自己说法的史料才引,
不适合自己说法的史料就不引甚至删改。 #1E_ADL4V (SAN)
题外话,关于你和cal对于赤壁之战的讨论,
是在三国版标题为 [请益] 三国时代船只的航速? 文章之下,
竟然什么都没给,请问如何找起?
推文还有叫人自己去三国版爬,真的是天大的笑话。
另外,关于曹操沿江分兵之说,我就直接引用你在san的论点了。
  最后,因为文章把赤壁之战战线拉成二百里,所以认为黄盖只击破曹操
后军、刘备等人通讯不及根本没赶上会战、曹操因退路被劫自行撤退,这说
法和大多数的史料──尤其是〈孙权传〉、〈周瑜传〉及裴注引《江表记》、
〈鲁肃传〉裴注引《吴书》、甚至《太平御览》引《英雄记》──都不合。
文章引到《山阳公载记》,认为曹操说刘备火放得太晚证明刘备没赶上主战
场;但这段记载第一句就是“公船舰为备所烧”,正是因为刘备烧了曹操的
船,曹操才被迫从华容道撤退的呀!但文章引这段史料却漏了第一句,让我
有些担忧文章是否有曲解史料的倾向。
以下cal回应:
:   最后,因为文章把赤壁之战战线拉成二百里,所以认为黄盖只击破曹操
: 后军、刘备等人通讯不及根本没赶上会战、曹操因退路被劫自行撤退,这说
: 法和大多数的史料──尤其是〈孙权传〉、〈周瑜传〉及裴注引《江表记》、
可是说曹操自行撤退的﹐就是孙权传本身﹐不是裴注﹕
与备俱进﹐遇于赤壁﹐大破曹公军。公烧其余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
备、瑜等复追至南郡﹐曹公遂北还﹐
而周瑜传中的说法﹐与我认为黄盖仅击破曹军一部﹐曹操自己撤退并不矛盾﹕
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
还保南郡。
上文特别是“军遂败退”很有细究的价值。
: 〈鲁肃传〉裴注引《吴书》、甚至《太平御览》引《英雄记》──都不合。
此处你说的是这个吗﹕(鲁肃传中的裴注引吴书与赤壁有关的)
羽曰﹕“乌林之役﹐左将军身在行间﹐寝不脱介﹐戮力破魏﹐岂得徒劳﹐
无一块壤﹐而足下来欲收地邪﹖”肃曰﹕“不然。始与豫州观于长阪﹐
豫州之众不当一校﹐计穷虑极﹐志势摧弱﹐图欲远窜﹐望不及此。
主上矜愍豫州之身﹐无有处所﹐不爱土地士人之力﹐使有所庇廕以济其患﹐
而豫州私独饰情﹐愆德隳好。今已借手于西州矣﹐又欲翦并荆州之土﹐
斯盖凡夫所不忍行﹐而况整领人物之主乎﹗肃闻贪而弃义﹐必为祸阶。
吾子属当重任﹐曾不能明道处分﹐以义辅时﹐而负恃弱众以图力争﹐
师曲为老﹐将何获济﹖”羽无以答。
然而此处恰好表明了﹐关羽自己并没有参战﹐并且刘备方
也没有其他的可以说功劳的凭据。因此仅能用“当初刘备也亲临前线﹐
睡觉不解甲﹐尽力去击败曹军﹐难道是白白做贡献吗﹖”这样的话来对答。
: 文章引到《山阳公载记》,认为曹操说刘备火放得太晚证明刘备没赶上主战
: 场;但这段记载第一句就是“公船舰为备所烧”,正是因为刘备烧了曹操的
: 船,曹操才被迫从华容道撤退的呀!但文章引这段史料却漏了第一句,让我
: 有些担忧文章是否有曲解史料的倾向。
此处刘备是指代孙刘联军(可能孙刘联军名义上的统帅是刘备﹐周瑜是前线总指挥)﹐
同样的例子在三国志原文曹操传中即有﹕
十二月﹐孙权为备攻合肥。公自江陵征备﹐至巴丘﹐遣张□救合肥。权闻□至﹐乃走。
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
此段中﹐亦是记载曹操到赤壁﹐与刘备部作战﹐但不会有人认为东吴军游而不击了吧。
注:□为憙字。
两年半后你再次跳出来"泼妇骂街"一模一样的东西,
(你说自己泼妇骂街,我就引用了)
然而却完全没有提出新的东西,甚至对于san版讨论串最后cal的回应都没有做出反驳。
真有材料,就麻烦你指出对方哪里有错,到目前为止cal的论述全都能自圆其说,
反倒你被一一击破,然后丢下这样的话:
→ teyao:话!“沿”就是顺流而下之意,当然我不否认某些情况它会引申 07/01 20:22
→ teyao:为溯流而上,但无论你举多少反例,能证明《荆州记》“蒲圻县 07/01 20:23
→ teyao:沿江百里南岸名赤壁”不是“从蒲圻县治顺流而下百里的南岸是 07/01 20:24
→ teyao:赤壁”吗?不行!先不说乡野村谈的可信度,哪怕孙吴真的在衙 07/01 20:25
到底哪里不行?你说不行就不行?提出原因啊。
文意本来就该在情境之下做出“解读”,
为什么这边的沿一定是说文解字的顺流而下,
而不能是引申的顺着之意;不是因循、遵照旧样;不是靠近水边。
WHY?????
难道当时的沿就只有“顺流而下”之意?
三国志·卷六十五·吴书·韦曜传:“三王不相因礼,五帝不相沿乐。”
麻烦你告诉我这边的沿怎么解释。
什么叫做沿就是顺流而下之意,太扯了吧。
→ teyao:门口设蒲圻县,这能证明刘宋盛弘之记录的蒲圻不是《水经注》 07/01 20:26
→ teyao:中设于洲头的蒲圻吗?不行!陡峭的山崖是从墙壁引申而来的引 07/01 20:28
→ teyao:申义,你拿说文能证明一长段破碎的台地、河阶地也能叫壁吗? 07/01 20:29
→ teyao:不行!初战于陆口本来就是你根据错误的默认乱改史料而成,你 07/01 20:30
→ teyao:扯再多能证明初战真的在陆口打吗?不行!更别提那些根据错误 07/01 20:32
→ teyao:?因为这两年半来,你每次辩输,就翻棋盘,我忍无可忍了。
两年半前的结尾甚至你到现在都没有提出反驳,
接着跑来泼妇骂街,嚷嚷着两年前一模一样的东西,
然后对于别人不合你意的说法,自己说不行就不行!
不行!不行!不行!
到底是谁在翻棋盘。
另外,我想或许是推文不方便,
有时引用史料会只有篇名,读起来不慎方便,
若真想说服版众就麻烦你回文吧。
多少证据说多少话,多少史料做多少推测。
虽然不关我的事,但是这种永远觉得自己是对的,却又提不出有力反驳,
没得理还不饶人的讨论态度,说真的想让人信服你都很难。
感觉你已经不是在讨论,纯然发泄而已。
历史的讨论本来就是各说各话,接着相互理解、沟通、切磋,找出共识。
即使没有共识,也该尊重对方能够自圆其说的解读。
若不同意,就举出更有力的论述打破对方的自圆其说,
成为盲目攻讦,画地自限根本无益于讨论。
不断丢出相信某人说法,都是不读书这样的言论,未免太自大了。
最后推一下cal的气度!从中学到很多东西。
作者: jimmy5680 (不太会飞的企鹅)   2014-07-02 10:58:00
作者: GilGalad (狂想は亡国の调べ)   2014-07-02 11:01:00
只能推了 t某跟某位正在水桶中的还是多学学人家的风范吧
作者: ilha   2014-07-02 12:59:00
http://zh.wikisource.org/wiki/%E8%8B%B1%E9%9B%84%E8%A8%98http://zh.wikisource.org/wiki/%E8%8D%8A%E5%B7%9E%E8%A8%98http://www.sidneyluo.net/a/a04/a04.htm呵。话说我觉得teyao君说的比较有道理。不知道为什么呵。有必要这么动肝火吗? 互相漏气求切磋吧。呵呵呵还有两记内容都很短的,关键处也不多没必要呵一字就对我翻脸吧我酸你作甚? t大学说跟c大学说都不是你h大的学说。唉
作者: jimmy5680 (不太会飞的企鹅)   2014-07-02 15:08:00
火气不要这么大...
作者: Swallow43 (绝对领域命者)   2014-07-02 15:12:00
唉...要生气也看对象,对一个对你根本没有酸言酸语的人生气非常的不理性,又少一篇可以看的ilha大的文了...
作者: ilha   2014-07-02 15:36:00
T大、c大倚荆州、英雄记论争,但都缺原文。想说史料都摆出来兜兜看,看谁说得好些?目下暂觉T说较贴近史文。无论如何棒棒我,我错觉依旧啊。就等谁贴出更佳论述囉。
作者: Swallow43 (绝对领域命者)   2014-07-02 15:43:00
感想同ilha大
作者: mu178 (阿鲁巴原虫)   2014-07-02 16:14:00
呵这个字老派一点的用法同"喔" 表示笑意时原也没有嘲笑之意
作者: ilha   2014-07-02 17:32:00
赤壁史文在《水经注》是在哪里? 江水吗? 有谁好心贴一下ptt哪里都有酸推跟战文 就让我小酸一下不要道歉啦 别介意重点是T学说跟c学说哪个才是符合史实的? 很有趣ㄟ这题目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