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恕删~中医是可以用现代生理方向思考的。
伤寒论曰:
病人如有热状,烦满,口干燥而渴,
其脉反无热,
此为阴伏,是瘀血也,
当下之,宜下瘀血汤。
大黄5克 桃仁4克 土鳖虫4枚
酒200毫升
酒煎顿服,1日服2剂
~~~~~~~~~~~
是不是要用下法,还是得专业人士现场看看,
自己对号入座乱服药是很不恰当的行为,所以我一直反对自学中医的人随便试药。
这个条文说明两个重点,
1.如热状,烦满,口燥渴——》这三点很多人都会自己定义说是上火,不过老实说我没有
在中医典籍里学过上火的名词,所以一直以来都听不懂。
反正~虽然有这些看起来是火气大的主诉,但是.....
2.其脉反无热—》也就是心跳不快,没有数脉,我会建议除了把脉像之外还要观察一下对
方的呼吸,如果脉不数,呼吸也不快,
那就表示——》身体组织缺氧!而不是血液中的含氧不足。
(O2下降则烦,CO2上升则躁)
此时把静脉里的血液大力推动一下是很快速有效的,(不过会不会因此就痊愈了我很怀疑
)
等于是把组织里光吃饭不做事的老兵汰换成新人一样的意思,所以用“下瘀血”汤。
ま~顺便说明下,
中药里讲除瘀一般都是挤压静脉的意思。
而扶阳则是提高心脏动量来挤压动脉的意思。
至于为何会用“下”法?
噗~
因为腹腔里是人身体里血液最多的的地方!
用酒煎服的原因就更简单了,不用想太多,酒本来就是用来萃取药物的好溶剂,不是“正
常”人类该喝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