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 万历野获编 官印

楼主: mstar (Wayne Su)   2017-11-17 22:09:59
《列朝·符印之式》(部份)
臣属印信,文武一品、二品官的衙门可以用银铸造,
三品以下都是铜质,只用大小来分高低等,
不过北京、南京的两个府尹虽然是三品,但也用银质,用以表示京兆重地。
上面都有九叠篆文,不知代表什么?
唐宋以来并没有此种篆文,而是本朝创设,有人说是代表“乾元用九”?
巡按御史用方印,面积最小、比从九品的巡检僧道衙门还小四分之一,
不过一般官员只有一颗印,巡按却有两颗印可交换用,所以一受命就有官印可配带,
而且印文是八叠篆文,跟文武官员都不一样,
难道是因为执法监察百官,所以特别示以差异?
此外,各地挂印总兵,及征南、征西、镇西、平羌、镇朔、征蛮、平蛮、征虏等将军,
也都是用银铸印,只是比一品稍小、比二品的稍大,
但用虎形为印钮,印文为柳叶篆,在其他文武官印上所无。
其他临时增设的将领,就算权责不大,也是另行发给关防,跟总督巡抚等文官一样。
明朝建立后,都没有设立“大将军”,只有徐达一开始暂任过,之后的都会带有称号:
像徐达、蓝玉、冯胜、丘福、盛庸,任“征虏大将军”;
杨洪、朱永,任“镇朔大将军”;仇鸾任“平虏大将军”;
这些都是大将军,但印信则无可考。
内阁大学士位阶只不过是正五品,而且使用的文渊阁印只有一寸七分,类似御史方印,
但也是比照一品、二品用银铸造,可见多受重视,
而且印文用玉筋篆,类似皇上玉玺采用的字体,就是认为其职权超过其他百官。
丘福北征蒙古战败,连印信都一起不见了,屡屡都找不回来,
后来是晚上在沙漠里冒出怪光,去找后才发现;
仇鸾病重时,把印信藏在寝室内,却突然跑出来砸在地上发出声音,
结果之后就被嘉靖皇帝没收印信,病死后还戮尸并传首九边。
文渊阁印在万历十四年 (1586) 遗失,
重新铸造后内阁权责也越来越小,直至今天的情况,
所以说不管文武哪方,印信就是如此重要地代表权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