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提要:
刘裕正式成为刘牢之部下的一号人物.....
在孙恩为乱三吴之前的五十年前,一个年轻人被晋朝下嫁南康长公主,
又在当朝外戚庾翼死后被派去接掌荆州,从此借荆州之地灭成汉握雄兵,
两度北伐(被慕容恪慕容垂 K 个满头包),然后成为晋朝最大的权臣,
废掉皇帝司马奕立皇叔祖司马昱为帝,就差一步可以废晋称帝,他就是
桓温。
桓温死后,手中的兵权交给弟弟桓冲,而朝中权力由谢安等人执掌,
在肥水之战后,桓冲由于讲过:“余其左衽臾?”而在战后羞愧而死,
桓家势力中衰。
桓温的爵位传给他最小的儿子桓玄,时年五岁。由于是桓温的嗣子,
满朝文武都认为桓家会篡位而不敢把官位给他,直到二十三岁他才被派任为
太子洗马,几年之后才出任为义兴太守,但是因为官位太小,自以为了不起
的桓玄靠北曰:
“父为九州伯,子为五湖长!”
然后弃官回到自己的封地南郡。
由于桓家长年经营荆州,桓玄在地方上的影响力远远超过荆州刺史殷仲堪,
殷仲堪也希望借助桓玄的影响力壮大自己的声势,就结交桓玄。
后来的是不外就是桓玄、殷仲堪、王恭一干外臣军阀与朝中权臣司马道子、
司马元显王国宝的斗争。
而青兖二州刺史王恭在逼朝廷杀掉王国宝之后,又试图起兵讨伐中央的司马
道子、司马元显父子,而在朝廷收买刘牢之成功的情况,王恭被刘牢之所杀
势力由刘牢之继承,然后才是刘牢之讨伐孙恩刘裕脱颖而出的故事。
这段时间,桓玄已经成功的取得荆州刺史的地位,同时吞并了杨佺期、殷仲堪
的地盘,势力东达京口、西至蜀地、南至广州、北至河南,占有晋国三分之二
的地盘,东方唯一可以抗衡的只有刘牢之。
西元四零一年,孙恩进犯建康,桓玄趁火打劫打算趁机消灭中央,于是声言
勤王,打算东下进军。司马元显在孙恩退兵之后令桓玄解严,但是桓玄完全
没有解除动员的打算,反而加紧动作阻碍朝廷在西土的部署。
西元四零二年,司马元显下令讨伐桓玄,桓玄原本在江陵等待朝廷瓦解,
听说朝廷动员非常的害怕,不过部下建议他直接动员东下,并且收买刘牢之。
刘牢之派儿子刘敬宣去见桓玄当人质,桓玄当时其实已有铲除刘牢之的心意,
于是特地设宴宴请刘敬宣,并与他一同观赏书画,以令其安心,又以刘敬宣
为自己的咨议参军;刘敬宣不知桓玄的阴谋,然而知情的桓玄部属们却都在笑。
(嘿嘿嘿)
桓玄东下,破豫州刺史司马尚之,取历阳,然后被司马元显命为前锋都督的
刘牢之直接向桓玄投降,朝廷崩溃,桓玄入建康,放逐司马道子,杀司马元显、
庾楷、司马尚之与一干府吏。
桓玄控制朝廷之后,改任刘牢之为会稽内史。刘牢之得知之后吓了一大跳:
“刚投降就收我兵权,是想杀我吗?”
刘敬宣跟桓玄说,让他回去说服他老爹接受事实。刘敬宣一回营就跟老爹建议
直接出兵袭击桓玄,刘牢之犹豫不决,于是找刘裕商量:
“今当北就高雅之于广陵,举兵以匡社稷,卿能从我去乎?”
刘裕回答的很酸:
“将军以劲卒数万,望风降服,彼新得志,威震天下,朝野人情皆已去矣,
广陵岂可得至邪!裕当反服还京口耳。”
(还想跑? 我先跟你说拜拜啦!)
刘牢之的外甥何无忌与刘裕关系不错,问刘裕接下来怎么办?
刘裕曰:“我看你舅舅一定完蛋。你可以跟我回京口去,桓玄如果乖乖的当大臣,
我们就事奉他,不然我们就反他个王八蛋!”
两个人就跑了。
刘牢之聚集部下商讨对策,想要割据江北对付桓玄,部下刘袭说:
“世间没有比叛变更大的事情,将军几年前反王恭,前一阵子反司马郎君,现在
又想要反桓玄,一人反三次,怎么有面目立在世间!!”
讲完了,直接出帐,部属也多鸟兽散。刘牢之知道军心已散,吓得叫刘敬宣赶快
回京口带上全家一起逃跑。可是因为刘敬宣回来的路上耽误了,没有赶得上与父亲
约好的时间,刘牢之以为全家都被杀了带着剩下的部众往北逃,逃到新洲,自己
上吊死了。
刘敬宣好不容易赶上父亲,却见到父亲上吊,连哭的时间都没有就全家逃到广陵去。
刘牢之的部属迎刘牢之的棺木回京口,被桓玄下令开棺斩首,曝尸三日!
桓玄此时命朝廷封自己为尉、都督中外诸军事、扬州牧、领豫州刺史,总百揆;
而刘敬宣、高雅之、司马休之则北逃到后秦帝国求救兵,在彭城一带等待机会。
而孙恩死后,孙恩妹夫领着余众,继续骚扰三吴一带,刘裕也借此在桓玄手下被封为
抚军中兵参军,被派去攻击卢循,为即将到来的大事潜伏著..................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