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氏女悦杨小匡”
有个世家子弟杨鼎来,能文又擅长拳术,小时候曾陪父亲到江苏任官职;
衙门隔壁住姓查的,两家人常常往来;
查家女年幼有才,与杨是两小无猜,两个常常一起玩、一起唱诗作对。
不过查女早被许配给别县的潘祖同,他父亲潘曾莹当到侍郎、且杨受教过;
查女嫁入潘家,潘祖同考上进士当翰林 (查女应也跟着到京);
杨也有跟彭家订婚约,之后到北京去娶亲、并待在彭家当教师。
咸丰九年 (1859),杨在北京乡试只考上备取,但开始跟查女私通;
到同治三年 (1864) 正式考中举人;
而正好潘祖同被革职流放新疆、他哥潘祖荫也被从侍郎降职为编修,
潘家整个失势,杨就更毫无忌讳地来。
不过潘曾莹虽然退休但仍待在北京、还有势力在,
某天发现杨和查女互相写的诗让他儿子罩满绿光,就把杨赶走。
隔年杨会试没考上后,竟然趁夜偷翻墙进潘家把查女带走,
潘家聘了五个拳师去追杀他,追到天津杨柳青镇,
只见杨和查女共骑一马跑走、五个人都被打败,杨平安回到故乡去。
潘曾莹就发动同乡旧友影响力,与在朝官员相通知,
如果考试阅卷看到杨的卷子就抽掉,不要让他再更得志。
结果杨还是堂堂去参加同治七年的会试,等拆开弥封一看竟被选为第九名,
而且已呈皇帝看过了,不能换下。
于是更加警戒,要在殿试时刷下他。
(乡试、会试时考卷都会找人重抄一份,殿试则直接送上考生所写的卷子。)
众人就特别注意杨擅长的米芾字体,结果杨换用欧阳询字体,就没被发现,
又被列入呈给皇帝的前十名里。
最后只能在复试时硬把他列为三等,但还是得到主事官职,分发工部。
杨知道无法待在朝中发展,只好回乡,于淮河岸边修筑雅房、和查女快乐过活,
竟然还平安过二十几年,靠教书为生到老。
当地人合查女两个丈夫的姓,称呼她“汤夫人”以讽刺。
最后查女在杨死前几个月先过世,杨写挽联“前世孽缘今世了,他生未卜此生休。”
曾有人见过查女,说她并不漂亮、脸上雀斑,只是很有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