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 陆剧:大清后宫传(红墙绿瓦之残阳)

楼主: PrinceBamboo (竹取驸马)   2014-10-03 21:48:40
家里老人喜欢看中国古装剧八点档
上礼拜由于前一档演完了 就在电视到处转有什么好看的
结果在高点综合发现了这部
"大清后宫传"
但听说这是今年四月八大电视代理时改名的
原本的剧名是"红墙绿瓦之残阳" 又名"宫锁秘史"或"宫闱残阳"
主角是中国近代史伟人 恭亲王奕䜣
故事背景是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进攻天津,北京 火烧圆明园
皇帝与皇后,懿贵妃,皇子载淳,军机大臣,御前大臣,亲王等 一同逃往热河(今河北省承德)
恭亲王留在北京与洋人议和
与英国额尔金伯爵,法国葛罗男爵,俄国伊格那提耶夫伯爵 分别签定三份北京条约
恭亲王向热河请奏 成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即中国第一个真正的外交机构
洋人对恭亲王的先觉与开明都很钦佩
热河方面 肃顺等军机大臣掌握皇帝的生活起居 并设计拖延皇帝回銮
咸丰十一年皇帝驾崩于热河 临终前命肃顺等八大臣赞襄政务 辅弼皇太子载淳
新皇登基 八大臣专权与两宫太后发生冲突 两宫太后与恭亲王联议打倒八大臣
主要角色
恭亲王奕䜣: 道光皇帝第六子,通称六王爷,洋务运动的推动者,和两宫太后发动辛酉政变
咸丰皇帝奕(言宁): 道光皇帝第四子,喜好女色,顾忌奕䜣,在热河被肃顺等人控制
懿贵妃→圣母皇太后(西太后): 即慈禧太后,载淳生母,个性刚烈坚强
皇后→母后皇太后(东太后): 即慈安太后,个性宽怀柔弱
肃顺: 宗室,户部尚书,控制热河朝政,非常忌惮恭亲王,通称肃中堂,顾命八大臣之首
惇亲王奕誴: 道光皇帝第五子,通称五王爷,个性鲁莽冲动,常与肃顺等人发生口角
醇亲王奕譞: 道光皇帝第七子,通称七王爷,个性懦弱怕事,说话有严重口吃
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额驸景寿,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 顾命八大臣,肃顺的同党
王德贵: 咸丰皇帝的随侍老太监
小安子: 懿贵妃/圣母皇太后亲信的年轻太监,即安德海
载淳: 咸丰与慈禧的独子,登基时仅六岁,日后的同治皇帝
这部戏大部分的重点都在辛酉政变的明争暗斗
光看历史简介 会觉得肃顺等人很可怜 慈禧狠心夺权
但看这部戏 却会觉得肃顺等人坏到了极点
为了军机处的权力 向咸丰进谗言 抵制恭亲王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又安排"四春"迷惑咸丰 让咸丰沉迷女色 不思回銮 甚至让体虚的咸丰服小红丸(淫药)
造成咸丰的健康日益恶化 最后驾崩
六爷恭亲王在京与洋人交涉 既有能力手腕又忠于皇上
在热河的五爷惇亲王,七爷醇亲王 虽有满腹忠心 却无才干亦无实权 只能处处受制于肃顺
咸丰生时 肃顺就忌惮慈禧日后会后宫乱政 劝咸丰效法汉武帝立太子赐死生母钩弋夫人
慈禧派小安子偷听到回报得知 但咸丰于心不忍
咸丰临终时立载淳为皇太子 命肃顺等八大臣辅政
同时赐皇后"御赏印" 赐太子"同道堂印" 任何谕令须钤二枚印方可生效
但此时慈禧将"同道堂印"从载淳手中拿过来 咸丰看见后瞪大眼睛但随即气绝驾崩
新皇登基后八大臣却轻视小皇帝和两宫太后 独揽大权
将热河完全包围掌控 不准京里的人来奔丧 也不准热河的人回北京
两宫太后和五爷,七爷尽管认为八大臣跋扈专权 甚至近乎造反 却也束手无策
慈禧数次在朝上和八大臣言语交锋
最后使计让小安子偷偷出城回北京传口谕命恭亲王前来热河 才终于有所突破
因此让人觉得慈禧是为了保护自己和载淳的命运而斗 正义凛然
恭亲王忠君护主 肃顺等八大臣则是罪大恶极
不知本剧诠释的人物个性 和史实有哪些异同呢?
作者: jackjack0040 (小肥肥)   2014-10-03 22:28:00
也才一两集而已…每个人个性都丰富多变,死得早当然
作者: eastpopo (东方大法师)   2014-10-04 19:11:00
跟邱淑贞那部慈禧的内容也差不多XD
作者: in09   2014-10-04 20:04:00
是后宫吧
楼主: PrinceBamboo (竹取驸马)   2014-10-04 21:45:00
不是"后" 就是"后"没错
作者: hgt (王契赧)   2014-10-05 18:39:00
你最后一句的意思是要别人替你读书吗? 问一两个人物就罢问句中所有人物的史实 还要比较异同? 这是你自己要做的事剧怎么没建设性? 鞭策你去查去比较啊另外 古八版还是在历史群组里啊 是谁搞不清楚状况?你这篇文99%跟陆剧有关 只有最后一句那1%跟历史有关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