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普 | 做好四项支持,远离老年抑郁!

楼主: sunfish995 (理学)   2017-06-12 23:20:43
少年时,父母一直是我们敬畏与崇拜的对象。随着岁月流逝,父母已经老去,他们曾经的英明、果断、沉稳、博学可能都变得面目模糊了。取而代之的是,其中有一部分人开始变得囉嗦、沉闷,要么乱发脾气、焦躁不安,似乎跟曾经那个强大无私的父母了划不上等号了。
大多数子女以极大的耐心与包容心和隐忍的态度来对待父母的这种变化,似乎承担了很大的委屈。可是他们不知道的是父母也许是生病了。
就在上个月初,我们小区里每天一到黄昏,就会听见一阵哭泣声。起先我误以为是孩子在哭闹,但次数多了,我细听后才分辨出来,这是老年人的哭声。
经过打听后得知,这是一位独孤老人,老伴在半年前去世,儿女又不在身边,只留下老人独自住在空荡荡的房子里。老奶奶年近七十,原本老伴在的时候,两人感情和谐,奶奶虽然内向但也精神矍铄。可自从老爷爷突然病逝之后,老奶奶的精神就从此一蹶不振,不单单是白天长时间发呆,只要每日太阳西下,她就开始哭泣。
我听热心邻居说起之后,就郑重的告诉她:奶奶这样的状态和症状,很有可能是抑郁症,要和她的儿女联系,引起足够的重视,否则一个人在家很容易发生危险的。
何为老年抑郁症?
老年期抑郁症是一种严重危害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心理疾病,发病年龄在60岁左右,以显著而持久的抑郁心境为主要特征的精神障碍疾病,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以情绪低落,活动能力减退以及思维迟缓为主要特征,病程持续至少2周,并由此导致患者的心理,生理和生活等方面出现效率低下和能力退弱等状态。
这位老奶奶已经连续哭泣接近两个月,邻居还了解到她食欲较差,睡眠不佳,反应迟钝等情况,而这些都符合抑郁症的症状特征。
引起老年抑郁症的病因是什么?
1.生物因素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造成老年人抑郁的可能性生物因素包括中枢神经生化改变、大脑组织老化、遗传因素等,基础因素是机体的老化特别是脑细胞的老年退行性改变。随着年龄的增长,中枢神经系统会发生各种生物化学及神经内分泌、神经递质的变化,具体反映在外貌特征、各项生理指标、体力、脑力等方面。另外各项生理功能出现紊乱,如无名疼痛、容易疲劳、精力减退、严重失眠、近事容易忘记等对老年期抑郁症的发病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2 .心理因素
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随着机体的老化,精神状态也会向老化发展,进而对躯体疾病及精神挫折的耐受能力日趋减退,心理防卫及心理适应能力下降。在此期间一旦遭遇如丧偶、丧子、离异、疾病等应激性事件,缺乏家庭支持和社会支持,心理活动很难维持平衡,从而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邻居奶奶正是经历了丧偶的重大创伤,才会引起一些列的生理和心理症状。而在所有的生活应激事件中,丧偶对人的影响是排在创伤指数第一位的。
3.社会因素
第一个社会因素,是老年人普遍降低的自我效能感,尤其是对于一些过去在单位里是骨干或者领导的老年人,退休以后瞬间觉得价值感崩塌,内心无力感很强,有强烈的不被社会需要的感觉。
另一个因素是空巢老人现象,也是心理疾病的高危群体。民政部统计显示,我国目前有1.69亿60岁以上的老年人,其中有40%是不和子女一起生活的,这部分老年人就称为“空巢老人”。与传统农耕社会的老年人相比,空巢老人要忍受物质生活水平下降和精神文化生活贫乏的双重痛苦,如果他们还经历过丧偶之痛,那么心理压力就会增倍。
4 .疾病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各项生理功能随之下降,许多慢性躯体疾病随之而来,如中风、心脏病、高血压、癌症、慢性疼痛、糖尿病、激素紊乱等,因为这些慢性疾病的不断折磨而引起消极悲观的情绪,也是引发抑郁症的重要原因之一。
综合以上关于抑郁症疾病的分析,我和邻居阿姨联系了奶奶的女儿,女儿原本一直忽略了母亲的情绪和症状,以为这只是暂时的情绪低落,时间长了会慢慢好转。当我们提醒她,她的母亲已经持续哭泣了2个多月的时候,她得到警示,而后决定将母亲接到自己家里。
老年抑郁症的治疗手段有哪些?
家庭支持
家庭是人获得安全感的重要来源,而患有心理或者精神疾病的人就更加需要家庭的陪伴和支持了。邻居奶奶在丧偶之后,独自生活了半年之久,这段过程足以将她过往的安全感消耗殆尽,也让她的焦虑和忧伤在心里不断累积,而不堪重负。
在了解到事情严重性以后,她的女儿第一时间将她接到了家里,并带奶奶去精卫中心做了检查,确诊为轻度老年抑郁症。在医生的建议下,她每日安排了两个小时高质量的陪伴时间,就是这两个小时完全放下手头的家务或者工作,全身心陪伴在母亲身边,让母亲感受到女儿温暖的关怀和爱。
精神支持
现在大城市的老年人,大多有足够支撑生活的退休金,是不必为经济发愁的。而在满足了经济温饱以外,老年人也有更高层级的精神需求,就是要获得自我价值。
在退休之前,他们往往扮演着被社会需要,被单位需要,甚至被家庭需要的重要角色。而退休以后,他们的生活半径突然缩小,如果没有一个合理而充实的晚年生活安排的话,内心很快就会感到空虚和无助,甚至觉得自己不再重要。
邻居奶奶过去是有工作的,退休以后,和老伴两人还经常去附近的十字路口做交通协管志愿者,虽然没有创造经济收入,但获得了社会价值,令两个人都因此感到自豪和骄傲。
因此老奶奶的女儿决定,在奶奶恢复了食欲,睡眠好转之后,领她去社区其他岗位做义工,让她和老邻居们活跃在一起,一来让生活更充实,二来可以通过义工获得生命的价值。
心理疏导
老年抑郁症患者大多没有特别贴心的沟通对象,他们从开始的不被理解和包容,进而认为自己不重要,而拒绝与外界沟通,因此家庭成员要主动配合医院共同完成治疗计划,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疏导和精神护理。
邻居奶奶过去无人沟通陪伴,所以郁郁寡欢,心境低落。而今有女儿一家人的悉心照顾和陪伴,精神日渐有所好转,虽然仍然少言寡语,但是已经愿意和家人做简单的交流。
药物治疗
中度或者重度抑郁症患者,是必须配合药物治疗的。介于邻居奶奶尚属于轻度抑郁症的范畴,所以医生除了给她开了一些助眠的药物之类,就没有开具其他精神类的药物。
目前邻居奶奶已经在女儿家生活了一个多月,据她女儿传达的消息,老人的精神已经有了明显好转,这与邻居的及时发现以及女儿的有效陪伴分不开。
相关研究指出,21世纪抑郁症将会影响10%~35%的老年人。老年抑郁症发病率高,又极易被误诊或者忽略。
在这里要呼吁社会上每个年轻人,在打拼事业、照顾好自己小家庭的同时,不要忽略了家中父母以及老人的身心健康,如发现他们有持续情绪低落,少言,食欲减退,睡眠紊乱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去就医,以免他们遭受抑郁之苦。
老年人和其他年龄层一样,需要陪伴、关爱和自我价值
原文网址
http://myhealth911.com/20170612_1066754.html
作者: opm (活着堆好积木)   2017-06-13 06:38:00
其实我在想年轻点的一代愿不愿意活下去都有点问题不婚、不生、不养、不活及没有希望,四不一没有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