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可选书 27 【发自内心的分享,才能带来真正的回响】
https://i.imgur.com/bGeLuyk.jpeg
这本《印地安酋长羽毛的秘密》,
光是书名就让人感到好奇,
究竟酋长的羽毛战冠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呢?
封面里小男生头上戴着的那顶
插满彩色羽毛的印地安战冠会有我们要的答案吗?
/
https://i.imgur.com/J0E6AnO.jpeg
翻开扉页,
主角维克与奶奶欧嬷在客厅翻着相簿,
里头有欧嬷的祖父——慷慨酋长。
慷慨酋长有顶色彩缤纷的羽毛战冠,
在印地安文化里,羽毛是尊贵的象征,
而慷慨酋长会把羽毛送给所有的人。
这天,欧嬷不仅把慷慨酋长的事蹟告诉维克,
同时也把酋长的战冠送给他。
/
这一幕,我直觉联想到〈项脊轩志〉里,
归有光的祖母同样把自己祖父
在朝当官时使用的象笏送给归有光的场景。
不论是羽毛战冠还是象牙笏板,
都是家族的荣耀象征,
而祖母传承的动作背后暗藏着期许,
期许对方接下这个荣耀大旗。
/
维克虽然不像归有光,背负著光耀门楣的压力,
但他现在也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
/
https://i.imgur.com/eUfgt3t.jpeg
于是作者透过一连串的事件带出维克心境变化,
并连结到绘本一开始揭示的主题:慷慨分享。
简单的说,
就是一开始维克以为戴上慷慨酋长的战冠,
就等于拥有了一切的荣耀,
比如老师的肯定、同学们的喜爱之类的。
殊不知,一切不如预期,
维克因为羽毛战冠太珍贵了,
不是很乐意让同学触摸,更遑论将羽毛送出去。
后来听了欧嬷的建议,调整心态,
开始把战冠的羽毛分送出去,
没想到维克不但没有想像中的开心,
心里反而跟变得稀稀落落的战冠一样空荡荡的。
直到他发自内心地把战冠上的羽毛送人的时候,
状况才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而原本稀稀疏疏的战冠,居然恢复成原本的样子。
欧嬷说:“这就表示你找到酋长羽毛的秘密了。”
/
虽然欧嬷出现在绘本的篇幅并不多,
但我觉得每次出场都代表着一个关键时刻。
比如一开始介绍酋长羽毛的意义,
或是过程中她提供的建议,
让维克从行动中摸索出分享的真谛,
在在都勾勒出长者的睿智形貌。
/
https://i.imgur.com/ejeWAcN.jpeg
我观察到作者擅长用对比的方式
来进行情节的前后呼应。
比如一开始维克拿到战冠的晚上,
他梦见自己变成伟大的酋长、
梦见老师选他当班长、同学觉得他很威风,
连敌对的同学也不敢再欺负他。
人家说,梦是潜意识的反映,呈现的是心中的渴望。
换句话说,维克内心是渴望被看见的:
“希望被老师看见,也被同学们看见。”
/
而在维克找到酋长羽毛的秘密之后,
他同样做了个梦,
但这次梦见的是他开心地帮助别人,
还有跟朋友一起玩叠罗汉的画面。
换言之,
如果前面的“渴望被看见”是一种外求;
那么现在这个充满自信的梦境,
代表维克已经把目光放在自己能付出什么身上,
意味着自信与快乐自己给的。
我喜欢这种呈现方式,
同样是梦,但两个维克已截然不同。
/
https://i.imgur.com/U9cP3Qt.jpeg
另一个对比是关于分享羽毛这件事。
故事里,分享羽毛出现了两次:
第一次是维克本来不想,但后来听了欧嬷的建议,
隔天去学校把羽毛分送给同学们;
第二次则是,维克发自内心地
选了适合的羽毛送人的时候。
同样是送羽毛的行为,
前者虽然送出的羽毛很多,
但因为不是真心想要这么做,只是流于形式,
得到的就是心闷闷的,感到怪异,
因为知道那看似慷慨分享的背后,
其实不是真正的自己;
第二次送出的羽毛虽然不多,
但每一次都是维克真心分享的,
动机不同,带来的回馈也不一样,
这次维克得到的是“心变得轻盈又温暖”。
/
孔子说过,观察一个人,
除了看他的行为,还得看他的动机跟内心。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如此一来,几乎就可评断一个人的品格操守。
这边也是一样,
同样的行为(分送羽毛),却因为动机不同,
而有了不一样的感受,
作者用这样的对比告诉我们,
分享的意义不在于谁给的比较好比较多
而在于付出当下的真心与否。
/
https://i.imgur.com/rtC0sl8.jpeg
我喜欢作者细密地描绘
维克面对分享时所经历的心理变化,
从“抗拒、表面给予、真心分享”,
每一次的心理状态都是不一样的。
而这些曲折的心情,我们也都感受过,
不论是分享也好、帮助别人也罢,
其实都是一次次不断地练习而习得的技能。
/
就像维克一样,透过两次分享的对比,
知道了真正的分享是什么样子:
真正的分享就是
自己收到的满足与喜悦跟得到东西的人一样多。
/
在感恩节前夕,
分享这本《印地安酋长羽毛的秘密》,
希望可以让看到这篇文章的你,也得到一些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