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录] 第二个爸爸 叩别公公姚鸿钧大人(中)

楼主: hebebear (喜碧熊)   2013-01-25 13:16:51
第二个爸爸 叩别公公姚鸿钧大人(中)
转自【2011-05-30/联合报/D3版/联合副刊/简媜】
我的生身阿爸若知道您这样疼惜他的女儿,定能放下猝逝的遗憾了。
去年深秋,是我的整数生日,也正是您身体转坏之际,您依然备了红包,持笔颤抖地写着
︰“欢逢贤媳五秩华诞……坤范永持,璇阁长春;勤谨实践,南山献寿。”看着这千斤重
的红包,心里有数,这是最后一个了。
您与妈妈心中,亲情是永恒无价的,而家庭和谐喜乐,才是传家的祖产。五年前,长居美
国的大哥铮、大嫂琦回台度假,您早早准备,要趁这机会教给子女传家心法。您记下姚家
六代世系表、铭记力行的座右铭、荣誉纪念事项、捐助公益纪念事项等,并写了一封长信
,影印成三份,子女媳婿围坐客厅,您慎重虔诚,说明全家团聚一堂是上天关怀、祖上庇
佑,大家要永远感念不忘。接着,赠子女一家一块金子附上文件,您说︰“以贵重的金子
为信物,不在金子的量少价钱,是要大家团结合作,全家一条心,能坚贞如金石,永远保
有。”您要子女媳婿六人叠手为证,您拿出那台老相机,支著弯驼的背,为嘻笑的我们拍
照。
您以恭谨虔敬之心扮演每一个人生角色︰长子长兄、为夫为父为祖、大伯娘舅,每个角色
无不尽责尽善尽美。家,首先是个宝盖头,您强壮的手臂一张开就是宝盖,拥抱了现在及
未来的子子孙孙,让他们是血脉至亲,也是金石盟友。
因着您的父爱浓荫,姚家屋簷下,父母慈爱、子女纯孝、手足亲善,不曾有过嫉妒、争夺
、詈骂、忤逆、算计。您一手带大的孩子,纯良宽厚慈善,个个光明正大,孝心如涌泉。
抗病期间,大哥不时越洋电询,姊姊日日奔波来探,庆每日送餐晚上为您读报,之后读《
蒋经国传》。病魔鞭笞您,您的子女以孝心润泽那伤痕。
某周日,庆带妈妈上教堂做礼拜,我去陪您。您枯瘦如柴,痰多虚弱,镇日卧床,已不能
多言。我坐在医疗床边,念完报纸,念几页《蒋经国传》,您闭眼似乎睡着了,我轻声问
︰“爸爸,您睡着了吗?”您微微张开眼皮,答︰“没有。”接着又是剧烈地咳痰。那阵
子,因痰深且多,您无力咳出,恐有致命之险,我们买了抽痰机让看护小姐为您抽痰;那
根深入咽喉的抽痰管子犹如长剑,您极为抗拒,每当机器一开,您喊唉唷,妈妈惊哭,我
们不舍。遂决定只在口腔内清扫,不探入喉咙。看着病床上的您如一截断木,生命一日日
流失,肉体一寸寸衰颓,任何医疗作为已不能逆转、不能阻挡您必须走的路,任何子女亲
情都没得商量,只能眼睁睁看着您逐渐离去。忽地,我的脑海涌现了早已尘封、眼睁睁看
著阿爸流血而绝的场景,那个仲夏夜与眼前初春的早晨相叠,那副溢着血的三十九岁壮躯
与眼前蓄著痰的九十三岁病体合一,是血缘阿爸是尊敬的爸爸,而我一样无能为力,只能
眼睁睁看着自然律这条钢绳捆绑着至亲。
总有能让您舒缓的法子吧!我牵起您的左手,轻轻按摩指头,说︰“爸爸,很抱歉,抽痰
让您受苦了!”您勉强睁眼说︰“哪里。”不一会儿,您自动移来右手,我握著您的双手
,明白这意思。有些话应该尽早说,我说︰“爸爸,谢谢您栽培一个那么优秀的儿子给我
做丈夫,照顾我。”言语是心花,冲淡空气中的药味。“不过,唯一缺点是,不会做家事
。”您闻言,蜡色脸上浮出半朵突如其来的笑──妈妈口中,您连煮水饺也不会,有子若
父,也是合理的。病中半朵笑,得来不易。
那个仲夏夜,我太害怕太弱小,不懂得对即将离去的父亲说︰“阿爸,多谢您生了我。”
眼下,我接住那半朵得来不易的笑,继续说︰“爸爸,谢谢您对我那么好,做您的媳妇,
我觉得很荣幸!”
赶在冥神抵达之前,种种关爱要提早做,想必您也这么想。旧历年后,您已完全无法下床
,三餐只咽得下一餐。即使如此,您仍记得唯一的女儿将过整六十生日,要妈妈备红包,
然已无力写字。姊姊来探时,病榻前,见到这个无字红包,看被恶病百般折磨的爸爸还记
得要贺女儿生日,一时悲从中来抱着老父痛哭。明知生命荣枯是迟早的事,但人子怎能割
舍这么一位慈父?
您的第四讲是勤俭节约。
您与妈妈都是崇尚简朴的人,不仅不慕物质,更练就一门惜物惜福功夫。婚后上你们那儿
聚餐,看到窗台上放了几片柳丁皮橘子皮,暗想是否在晒陈皮炖中药?随后才知是用来抹
碗盘油渍以利清洗的。日常用度,粒米滴水绝不浪费,水电瓦斯电话一整年费用仅需数千
元。在〈爸爸的皮夹〉一文,庆写着︰
小时候,我常对父亲那不体面的皮夹感到很没面子。这个皮夹其实就是用土黄色公文纸袋
改装的,装着纸钞、零钱及证件,谓之皮夹不太恰当,姑且称为“非皮夹”。
记得小学时,需缴几块钱班费,我向父亲要,他就从“非皮夹”里算出几十个一毛钱镍币
给我,我拿去交时被同学笑︰“这是你自己存的吗?”
这个“非皮夹”经多年使用之后,显得色泽暗淡、布满皱纹,忠诚地任由主人利用它所剩
的最后一丝价值,像个饱经风霜而又打死不退的老兵。不知用了多少年,父亲终于让这个
残破不堪的“非皮夹”退役,再用一个新的信封。
长大后,我渐渐从父亲的身教中体认到他一生对世上各种资源的爱惜之心;一件内衣、一
双袜子,补了又补,就是舍不得丢掉。他不喜用昂贵的物品,也从不因物品廉价而浪费,
他从未丢弃可用之物,真正落实物尽其用。父亲从未高谈永续经营、节能减碳等时尚名词
,但他用一生默默地实践,是一个真正的先驱者。
您们这一代经历抗战,尝过一无所有的滋味,“惜物”观念生了根,把每样东西视作“资
源”。现代年轻人三十年用掉的物质与资源,够您们两人用到一百岁。到处都在呼吁全球
暖化、生态危机,人人皆须节能减碳;然而,人之惰性与私心难改,希望别人去节能减碳
过苦日子,我继续自在挥霍。每年酷夏,我这个自诩不开冷气、力行节能的人在您们面前
还是矮一截;您与妈妈不仅不开冷气,连电风扇也不动,只摇著一把数十龄的蒲扇或是印
著房地产广告的小纸扇。我佩服至极,总算见识了徒步走过半壁江山、藏过防空壕躲轰炸
的这一代人的厉害。我甚至认为,那些赶流行高喊节能减碳“理论”的人都应该惭愧地退
到墙角,换经历日据或抗战的父祖辈现身示范︰一盆水的阶段任务,一条毛巾如何洗成鱼
网,如何一双鞋穿到鞋底粉化,如何一件内衣在他人眼中“破一洞”必须丢,在您们眼中
却是“只破一洞”还能补,如何随手关灯甚至不必开灯,如何吃净碗中食粮且心存感谢!
我们这一代没决心、下一代没感觉,真正有能力“救地球”的恐怕是您们这一代吧!
是以,我明白您的操守是如何锻造出来的!菜根自有百般滋味,杯水别具朗阔乾坤;安贫
若素者,岂能以权势名利使之颠动?企慕澡雪境界的人,哪看得上区区一把茶叶罐里的钞
票、月饼盒内的珠宝!
于今思之,您那写满密密麻麻小字的笔记本与妈妈为您缝补的袜子、汗衫,连同红包袋都
应该仔细收叠,装箧以传承后代──让他们睹物而思索,砲火岁月、蓝褛光阴,遥远的那
一位曾祖父留给他们的宝藏是什么?
左手慈悲,右手感谢
第五讲,是的,那是您一生信仰、实践之所在︰慈悲与感谢。
您十六岁考上海门高中,高一上学期缴不出十元学费──当时您父亲一个月的薪水仅二十
元,正是困坐愁城之际,邻居徐公公慷慨襄助,送来十元,解决了燃眉之急。这十元之恩
,您感念一生,无数次在闲聊之中向我们提起。
您与妈妈俭朴度日,锱铢必省,所蓄积的资财除了培育子女,更乐于布施;二十年前,您
以父母之名在台北县智光商职设清寒奖学金,赞助寒门子弟,至今不辍。数十年来每年捐
赠家扶等单位,亦不曾间断。四年前,您们返乡终于探得徐公公后人下落,您与妈妈都是
九十靠边的人了,仍一秉诚敬,至徐公公夫妇坟前鞠躬致敬,向徐公公禀告︰“七十多年
来,夙兴夜寐,奋励自己,虽多尝艰辛,都能把握,俯仰无愧,无负公公当年嘱望。”
2010年春天,正是您遭到医疗判决的前一月。在这之前,您已念了不止一年,要在江苏海
门母校为徐公公设纪念清寒奖学金,感谢他当年的善行。我们都不能体会您的心愿,总是
婉言相劝、余话后谈,就这么搁浅著。或许冥冥之中,自有负责点醒的神祇催促您,去年
初春您意志坚定起来,亲拟章程办法,几经书信往返终于如愿,在家乡母校以徐公公伉俪
名义设纪念清寒奖学金,奖助国中、高中学子。
伟哉!十元之恩,终生不忘。布施者,世间难得,如此感恩者,更属人间罕见。当我看着
两岸两所学校寄来获奖学子的家庭状况简介︰
“某生,父亲单身,在家务农,患有多种慢性病……”
“某生,父母无工作,母亲残疾……”
“某生,父母离异,父亲残疾……”
“该生父亲原在市场卖鱼,母亲因脚受伤不良于行无法工作……该生及弟弟放学后需打工
维持家计。”
“该生自小父母双亡,目前跟表姊住……制服书包鞋子皆是捡毕业学长姊留下的,午餐亦
是学校供应的爱心便当……”
“该生母亲过世,父亲因案在押……”
“该生父亲去世……生活费无法供应,虽已帮该生申请佛堂爱心素食便当,但该生有时一
条土司要吃好几天……”
当我看着这些,不禁泫然,遂领悟您一生律己严苛,宝惜滴水粒米,穿破袜食粗粮而甘之
如饴,就是为了积存资财,帮助无数陷入困顿的家庭;疼惜角落里的孩子,做他们从不曾
知晓的姚爷爷,期望他们长成,自立,有一天翻身。 (中)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