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知识4]如何判断中古车的真实行情?(下)

楼主: flyinyouth (阿凯严选汽车)   2018-08-04 23:28:49
*各位好,我是阿凯,是位中古车商。
 可能不便回复留言或私讯,如有任何与车相关的问题,
 即使与本人业务无关,也欢迎加我的Line,免费提供咨询服务。
*有读者询问,权威车讯一般人能不能买?
 其实是可以的,权威车讯官网上有可以联络购买订阅,
 只是它没有单本卖,一年期12本新会员5500元,旧会员4800元。
 官网:http://www.usecar.com.tw/subscribe.php
 另外,权威的行情是每个月更新,实际的中古车行情是平滑斜线折旧,
 而不是像阶梯式地跨年一次掉价,所以每个月的行情价格都会有差异。
 在新车改版的时候,旧款的车也会有跳水式的大幅跌价。
【行将/和运的拍卖成交行情】
中古车市场的价位,由低到高,大致分下列三个区间:
一、车商收购价格:
一般人的自用车想售出的时候,通常会给车行做估价的动作,
而收购的价格行情,则是会依照车况好坏、车色内装的状况,
还有折旧的高低、热门与冷门的周转风险差别,来做出估价。
前篇有提到,车商的售价,理论上是全车车况都整理完善后的价格;
(隐瞒问题未整理,或是用杀肉品随便处理等,不在讨论范围内。)
所以车商的售价行情,通常紧贴银行贷款信用正常能贷的最高价位。
因为这个价位,通常代表着这款车能够卖出的价格最高上限。
从这个上限为标准,依条件往下扣价,就是实际的收车行情。
也因此,这个收购的价格,会随着条件而有很大的浮动空间。
在实际估价的时候,大部份都是从“能卖的价格”往下扣价,
能够拉高价格的因素,只有车况不错(表示能扣的项目不多),
以及“改装”,但是喜欢改装的客群较少,会增加售出难度,
因此虽然改装后的车有可能能卖出超过售价上限的价格,
但是如果算上改装的花费,通常还是血亏的。
二、自售价格:
一般人会自售,通常是嫌车行估价太低,
毕竟给车行处理确实比自己PO网寻找买家,要来的简单许多。
所以合理来说,自售行情会比车商收购的价格还高。
如果曾观察自售价格,可以发现不少自售甚至卖到接近车商行情。
但大多数的价格落点,都在车商收购价跟车商实售价之间。
但是,如果自售的价格过低,甚至比车商收购价还低呢?
有可能是卖方不懂价格,但我想都己经要PO自售了,机率应该不高。
卖方不缺钱随便乱卖,不过既然不缺钱,通常也懒得自售。
再来的可能性,就是车况的条件,车行不收,
比如年份太高、车况太差、车款太冷门、里程数太高等等。
举例来说,假设一款10岁的中古车,车行的售价平均还有40万的行情,
但是车主给车行估价的时候,车行依车况条件扣算后的收购价只有30万,
那么车主可能不满意,就放出来自售35万。
而寻车客户看到行情40万的车,自售却只要35万,就买了。
但是实际上,车况牵回去修复完全,在车行的估价可能要10万块。
所以看似买到便宜,但实际却是有可能买到更贵。
这情况在某些价差较高,或维修成本较贵的车种,更加严重。
一般对中古车车况及行情不了解的人,就容易出现这种状况;
虽然它的价格低,但是算上缺点的估价之后,不见得就真的比较便宜。
“总价”=“纯车价”+“整理成本”,后面的整理部份很容易被忽视。
而自售也通常不会签什么保固保证的合约书,这也是自售的风险之一。
也因此就有些车商会“假自售”,借此来规避正当商行卖车应揹负的责任,
卖的车相对来说价格跟品质都相对较低,当然风险也不小了。
*目前车商也愈来愈少诚实将车况完整告知,并提供维修后勤资源的了。
 现在的市场生态,车行告知客户实际的车况,并且做了那些整理,
 项目愈多,即使都是合理的耗材,总价也在适当的价位,客户还是会怕。
 因此“整理成本”这个部份,就被有意忽略,而客户也不懂…
 通常卖方用很笼统的“整理过了”来带过,却无法提供详细的整理项目。
 但是中古车的零件耗损,并不会因为“不讲”就不存在。
 不可能会有十全十美的中古车,价格愈低年份愈老状况愈差,这是肯定的。
 中古车车价愈低,年份及耗损带来的“整理成本”就愈高,
 一边享受车价低,一边又要求车况跟新车一样,这是不可能的。
三、车商售价:
前篇介绍的可信参考价格行情,就是车商售价。
车商售价也是中古车行情级距里最高的。
为什么?因为里面包含了“车况整理”、“专业服务”、“营运成本”。
“车况整理”的部份,愈注重自己名声的车行就愈注重,
毕竟通常售车车主,都打算要卖车了,
以合理的推测来说,不太可能先花一笔把车子整理好再卖。
而中古车又一定会有正常耗损的地方,怎么办呢?
前面提到的车况扣价,就是为了弥补“整理成本”而来的,
通常扣的价格,会比将零件换新还原的成本价格还要高一些。
那么,理所当然的,经过整理后的车,因为有维修成本的关系,
价格也会比没整理的车要高,实际车况也会比较好。
当然,收车扣价之后,那差价有没有用在实际整理车况上,
那就是个人做法不同的差异,在此不多做讨论。
*“实际车况”也是常被一般不太懂车的中古车购车客群忽视的部份。
 买车时往往会询问“里程数”多少,似乎里程数就代表着车况。
 但是,假设二台同样十岁的同款中古车,
 一台一年平均跑三万公里,一台一年平均跑一万公里,
 但是前者八成跑高速,每5000KM就换机油,近期刚花了五万做耗材整理,
 后者八成跑市区,一万公里才换油,从来没有大修过,拖到全坏了才要修。
 那么,这二台车的“实际车况”,那一个比较好?
 里程是一个参考条件,但并非绝对值。
“专业服务”的部份,在于车况把关整理、过户代办、后续资源等。
这个部份不在本篇主题内,就略过不多谈。
“营运成本”除了人力资源外,店面的开销也是很大的因素。
一间正统的,有店面,有合法营业登记的车行,
基本开销除了水、电、租金之外,还需要记帐费用。
其中店面租金是最大的支出项目,以可以放10台车就好的主干道店面,
位置在市区偏外侧,每个月的租金就至少十万起跳。
这些开销,就需要依靠这几台车售出后的利润来支撑。
另外,即使没有漂亮的店面开销,但是购车的囤车周转成本也是很高的。
这也是之所以较为冷门的车种,买进跟卖出的价差更大的主因;
毕竟一台车几十万的价格,买进来放个半年,就算利息也不少了,
再加上车子本身的折旧,因此一定要有足够的价差空间做为缓冲。
营运开销也是有分层级的,“原厂认证中古车”就是营运开销最TOP,
装潢的愈漂亮,位置在愈市区,店面坪数愈大,请的业务愈多,开销愈高。
客户认同这些带来的信任感,但相对也必须负担它们的隐性支出成本。
而装潢的高大上的店面,贩售的“商品”也是取自泛泛大众车源,
对中古车来说,也没有像其他商品有“用料品质”上面的区别。
这些成本,并不是花在车子上面的,
也就是说,买进的中古车是加上这些额外成本,
但是日后要售出时,除了“整理成本”外,其他并不能增加售价,
以车商行情买车,但售车却是以收购行情来计算折旧。
这也是很多人,只找自售买车,而不愿意找车行的原因。
* * *
从上面分析,其实“买”与“卖”的参考价格是不同的。
这点很多人纳闷,交易行情还要分开来看,这么复杂喔?
这其中的主要差异点,就在于“整理成本”跟“周转成本”上,
因此买价会很平均地贴近贷款金额,但是卖价却依状况会有很大落差。
那么,有什么是“买”跟“卖”都可以参考的价格?
价格可以贴近车商收购行情,车况又能够公开透明避免风险,
而且还不需要负担营运、人事、囤车周转成本这些额外开销?
答案就是“行将/和运拍卖行情”了。
那么,它到底是什么呢?
作者: SakuraHana (樱花)   2018-08-04 23:33:00
头推
作者: streit (浅紫彩云)   2018-08-04 23:47:00
楼上不会是看到和运两个字就推了吧?
作者: markingf (XYZ)   2018-08-04 23:51:00
推之前,去carshop查一下吧!
作者: yanli2 ( Yan™)   2018-08-05 00:08:00
Carshop有懒人包吗?
作者: qazwsx7825 (球达)   2018-08-05 00:13:00
作者: wa88 (DayAndNight)   2018-08-05 00:17:00
推!
作者: a19951218 (尖酸但中肯)   2018-08-05 00:51:00
他没盈利纯分享我认为ok 不能有连结到他营利的地方他隔壁班被统是因为有宣传吧版
作者: orz0617 (Optimist)   2018-08-05 01:03:00
想问问车商车况隐瞒的处理
作者: sswy (性感好身材)   2018-08-05 01:12:00
作者: ericekin (哈囉啊)   2018-08-05 09:03:00
说难听是垫背,但杀头生意有人做!推
作者: rosty (鲁蛇大叔)   2018-08-05 12:29:00
作者: jan1201 (像橘子般的阳光人生)   2018-08-05 13:54:00
先推再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