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台北 Tesla P75D 试驾心得

楼主: LIONDODO (LION)   2016-08-03 15:29:39
http://imgur.com/WAVENob.jpg
今天由于朋友想要购入的关系,一齐去新光A11的Tesla试驾,试驾的是三百多万的P75D
的款式,一些简单心得分享。
http://imgur.com/xWqJUSb.jpg
先说结论:Tesla Model S 是一台前座驾驶非常爽,后座乘客...没那么爽的好车
方向盘与座椅皆可前后上下调整,中控台是完全数位的液晶萤幕,有你能源的消耗频率
以及时速等等。没有排档杆,档位要再一般汽车雨刷位置的地方打杆,往上R,中间N,
下是D,按钮按一下进入P档。一开始会稍微有点不习惯,习惯就好了。
http://imgur.com/G9nqjvi.jpg
由于没有排档杆跟手煞车,扶手前方就是置物空间,爱放什么放什么,后座有两个冷气
出风口。
http://imgur.com/yPyX5os.jpg
门把的设计十分有趣有设计感,皮质摸起来也不错
http://imgur.com/8we54ez.jpg
全景天窗,在台北正午的阳光下其实有点点热,不知道是真的天气太热,或是天窗的缘故
http://imgur.com/c0W2dz3.jpg
么寿大的萤幕,一切设定都在这边,有GoogleMap与行事历、音乐、电话、设定等等,你
可以直接在这边调整动力回收煞车的程度(愈高愈省电)以及悬吊高度、天窗开启程度等
等。
好,上路吧
驾驶座的椅子包覆性非常好,调整好坐姿之后会有一种与汽车融为一体的安全感,配合线
性的油门反应,让人驾驶起来感觉很轻松。这个油门有点难以描述,如果以汽油车来比较
,我们在起步时经常会先踩深一点的油门再放开,让车子取得向前的动力。但Tesla或是
说电动车,你踩多少油门他就给你多少动力,你踩深就贴背。如果从0开始起步,Tesla踩
油门用1到10来表示程度的话,1就是1动力,5就是5动力,汽油车可能要先踩到5取得向前
的动力候才回到1来。
也就是说没有拉转速的问题,开起来就像打电动一样,非常轻松写意,P75D的动力在都市
超车也非常好用,稍微踩深一点就有贴背感向前冲了。由于安全问题,在试驾中没有大脚
给它一拜下去看有多猛,但我猜肯定不会让人失望吧。
驾驶萤幕显示也非常有趣,在开车的时候,因为角度关系,你几乎不会去注意到中间那台
17吋的大萤幕,但驾驶萤幕就会看得到,Tesla会侦测你车子四周的交通路况,甚至连是
汽车或是机车都能分辨出来,并即时秀在你的萤幕上头。盲点侦测做动时也会把范围以扇
形的方式秀出来。
由于只是在都市中试驾,速度也顶多七八十,底盘还很难说,但应付坑洞的马路感觉十分
硬朗,转弯也给人安定感,我猜测与电池都铺在底盘,重量的缘故。
以驾驶来说,这真是一台会让人想无目的的出去兜风的好车。
http://imgur.com/WcjbXym.jpg
自动停车侦测也很有意思,在速度低于一定程度时,车子会自动扫描经过的地方,如果侦
测到有停车位,就会在驾驶萤幕上,车的相对位置显示出“P”符号,这时你打到R档,倒
车显影开启,会出现一个自动停车的按钮,你点下去后就看它表现了。虽然让男驾驶失去
了往后看倒车抓住副驾后背迷死副驾女孩子的帅气动作,但还真的很方便。
但可惜的是,镜头没有做到环景,摄影机只有后镜头,我在结束下车要停在路边时就会觉
得“如果有就好啦!”。虽然自动停车有路边停车功能,但如果是停在路边前后都没车时
它似乎就不会做动,由于Tesla算蛮宽的车,我第一次停会抓不准距离(加上看不到车头)
,如果有个环景或是车侧摄影就能更方便了。
前面爽完了,换到我朋友爽之后我坐到后座,感觉就不对了。Tesla P75D 的后座不能说
是很惨,空间大,中间几乎没凸起。但是屁股的位置稍微低了,椅面不够长造成大腿的
支撑会不太够。后座是几乎三个标准座椅的宽度,头枕也有三个,但这台没有做中间扶手
可以靠,也没有门把,配上不是很好坐的坐姿与皮质座椅,如果你不系上后座安全带的话
(不系上会有声音提示你要系)就会很容易滑来滑去,即使系上了也还是会想抓住个什么
东西。
如果开启动力回收煞车到“标准”的话(低就跟我们一般开汽车差不多),只要你油门放
太快一些,就会有一点“撞到墙”的感觉,速度会大幅变慢以回收动力,驾驶可能没什么
感觉,但后座的人会很不舒服,这应该可以靠驾驶改变开车习惯来弥补(我的猜测),但
以这价位的车来说,P75D 虽然后座的空间不小,但实在说不上是好坐。
http://imgur.com/XKJ3HKj.jpg
无窗框玻璃,帅帅der
http://imgur.com/Be86PLa.jpg
以充电来说,目前台湾Tesla正在与台北市政府协调建造更多的充电站,目前也已经在各
大百货公司兴建像是照片中的这种 Tesla 充电车位(不过不是 Super Charger),除此
之外,台湾其实已经有非常多已经铺建好的裕隆Luxgen充电柱,输出为80A,非常足够
Tesla充电使用。未来这些充电柱车位也会限定只有电动汽车才可以停,相关的法规则都
还在与政府研拟之中。
另外关于自动驾驶的部份,台湾也还在讨论法规当中,技术要在台湾上是没问题的,只是
法规需要再讨论。以我的试驾经验,能在驾驶萤幕上看到机车在我的右后车门,真是让人
有点安心...。
作者: cchch (GY)   2016-08-03 15:31:00
Wow
作者: chewie (北极熊)   2016-08-03 15:31:00
推推 这个够强大
作者: dream0955 (阿辉)   2016-08-03 15:32:00
有钱真好
作者: kerorog66 (便当加鸡腿)   2016-08-03 15:34:00
想坐看看@@去新光三越信义区都可以试坐吗
作者: hareluyac (牧-重度傲嬌控)   2016-08-03 15:35:00
等自动出了再买
作者: gingiby (gingiby)   2016-08-03 15:36:00
推 之前去a11看实车试坐 真的很美科技感十足 预约试驾说要等车到才能试 期待中去a11坐免钱啦 9月会有实体店面开幕
作者: supereva (eva)   2016-08-03 15:45:00
我坐了倒是觉得内装不太好勒 以300万的等级来说跟新e class比起来..
作者: jason0330 (哈哈灭修干魔哈哈问题,9)   2016-08-03 15:50:00
其实他的雨刷开关还有排档杆是直接用奔驰的零件
作者: jorden (William)   2016-08-03 15:53:00
感觉动力跟操控是随心所欲
作者: hayashi0728 (Eason)   2016-08-03 15:54:00
是一部有钱也不想买的车
作者: gingiby (gingiby)   2016-08-03 15:56:00
我很喜欢它的中控大萤幕 应该没有车厂比它更大 超跑等级的马力扭力加速感和操控只能试驾才能感受到了
作者: JEON (果然是乡民的世界)   2016-08-03 16:03:00
嘉伟一两年前的试驾就有提到后座超难坐的问题了
作者: Ankuo (奶茶就是我的辣妹)   2016-08-03 16:07:00
赞赞,不知道后座太低的问题, Model X是否就没问题了, 等展示再来试试看
作者: warlord (玛丽亚的添屎)   2016-08-03 16:08:00
台湾都要缺电了还买特斯拉 ……
作者: wellkom (wellkom)   2016-08-03 16:10:00
你为什么不烧煤来发电呢?
作者: YJM1106 (YM)   2016-08-03 16:30:00
我都养皮卡丘发电,有时候用电量尖峰,我还会下去骑脚踏车发电呢
作者: cfk301 (WHY ME)   2016-08-03 16:53:00
油电、纯电在车版=娘马自J也懂特斯拉!?
作者: peterchenyw (ChenYW)   2016-08-03 19:15:00
去现场随便看 就像去看手机一样 不过业务很会看人 感觉不出有能力买的他只会随便应付你
作者: dslite (呼呼)   2016-08-03 19:38:00
手机都会忍不住带尿袋了 汽车电量恐惧会更可怕
作者: kuominj   2016-08-03 19:42:00
太帅了
作者: bearland (夜鹭食谷)   2016-08-03 20:00:00
不只在台湾,在美国神秘客测试评比,Tesla销售态度也是Tesla在美国各汽车品牌已连续几年蝉联销售态度最后一名连负责这项调查的Pied Piper管理公司总裁也想不通为什么明明销售人员态度评比最后一名,但Tesla销售量却成长Mystery Shoppers Put Tesla Dealerships in Cellar –Again 报导出处 https://is.gd/Gp8Kvc
作者: sylviehsiang (Shawn)   2016-08-03 21:37:00
免关税再叫我
楼主: LIONDODO (LION)   2016-08-03 21:45:00
现在免征25%货物税,你等免那17.5%的关税干嘛xd
作者: JustinLYS (假的斯汀)   2016-08-03 23:36:00
好棒的心得文!市区重踩应该会吓到~加速看YUOTUBE影片..非常的快...
作者: ex876 (Pencil)   2016-08-04 08:15:00
北车有充电车位 蓝还绿格 上次看一台VIOS 应该是魔改电动版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