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古巴》:美国的一面镜子

楼主: MAXjames (麦酷斯)   2024-06-23 15:16:57
部落格图文版:https://maxjamesread.com/cuba-an-american-history/
Podcast有声版:https://apple.co/4bogUjK
这本《古巴》是二〇二二年年获得普立兹历史奖的巨作。我对古巴历史认识甚微,大概就
是知道卡斯楚、猪猡湾事件和古巴飞弹危机的程度而已。原本很担心以我浅薄的知识,这
本砖块书(接近六百页)会啃得很辛苦,没想到却出乎意料地好看。作者艾达.费瑞出生
于古巴,尔后随母亲到来到美国并在那长大成人。这样的两面背景,让她拨爬古巴错综复
杂的历史纠葛时特别有说服力。以下聊些小心得。
【被奴役的历史】
本书所书写的古巴历史是从古巴被哥伦布“发现”开始的。当然,早在此前古巴就存在了
。荒谬的是,哥伦布一开始还以为他来到了日本,后来又修正成契丹,即中国内陆。直到
去世,他都没有承认古巴仅仅是古巴这个事实。
跟许多南美国家一样,欧洲的“发现”对古巴来说是苦痛的开端。虽然当地原住民曾激烈
抵抗,但终究是不敌船坚砲利。一名叫哈图伊的酋长在被处决时甚至表示如果天堂有西班
牙人,那他宁愿下地狱。很快地,古巴就步入被殖民的命运,成为西班牙的属地。
https://imgur.com/dIqTETR
死后宁愿去地狱也不想到天堂的泰诺族领袖哈图伊(截自《古巴》)
殖民的后果是毁灭性的。征服者强迫原住民去开垦,以满足自己的经济利益。与此同时,
从欧洲带来的病菌也蹂躏了当地居民。在过度劳作、饥荒与疾病的加乘下,古巴原住民在
被殖民的短短几十年间就减少了百分之九十五。
觊觎古巴的不只西班牙,还有英国。一七六二年,野心勃勃的不列颠帝国打跑了西班牙人
,成为这块土地的新主人。英国废除了西班牙的税收制度,并透过引进大批奴隶,开始大
力发展制糖业。英国的统治确立了古巴对制糖业的依赖,进而种下这座岛屿的经济极度依
赖单一产业的滥觞。
英国的统治只维持不到一年。一七六三年,英国放弃古巴,作为交换,西班牙将佛罗里达
割让给英国。西班牙再次成为古巴的主人,看似改变了什么,但又好像什么都没有变。甚
至由于糖业的发展,奴役力道更加变本加厉。为了强迫奴隶工作,各种体罚与虐待无所不
在。比方说,有人被处以称作“德比的一管”的惩罚,指的是让奴隶吃另一名奴隶的排泄
物。还有人被锁在鸡舍,让鸡狠狠啄死。
除了经济依赖与奴隶迫害,殖民还导致了古巴的种族矛盾问题。欧洲殖民者为了劳动力引
进大量奴隶到古巴,而他们大多是来自非洲的黑人。举例来说,光在英国占领的短短一年
内,就在哈瓦那(古巴首都)引进超过三千名非洲俘虏。此后,黑与白的矛盾便一直存在
在这座岛屿上。
https://imgur.com/a1vWLls
种植园中的奴隶(截自《古巴》)
【未尽的革命】
作为殖民地,古巴自然走上许多受压迫之地的必然道路:革命。不意外地,许多革命都是
由黑人领导,希望让奴隶重获自由。对这些反叛者,西班牙总是大力压制。比如一名叫荷
西.安东尼奥.阿蓬特的反抗运动领导人被吊死后,头还被插在长矛上示众。
一八六八年,一名叫卡洛斯.曼努埃尔.赛斯佩德斯的奴隶主站了出来,解放了种植园中
的奴隶,开启了“第一次古巴独立战争”。这场革命绵延了十年,因此又称“十年战争”
。虽然最终未能成功,但可说正式点燃了古巴的反抗火苗。
https://imgur.com/RaagQZs
卡洛斯.曼努埃尔.赛斯佩德斯(截自《古巴》)
十八个月后,第二次革命开始,史称“小战争”。虽然由于西班牙政府将这次革命操作成
种族战争,导致被分化的古巴人民再次革命失败。但这两场战争已经预示了奴隶制难以持
续。一八八〇年,西班牙政府废除了奴隶制。
此时,独立的浪潮已经难以消退。在这里,势必得提到被古巴认为是民族英雄的荷西.马
蒂。 父亲是西班牙人的他早早开始参与革命。一八九二年,流亡美国的他创办了一份名
为《爱国报》和一个名为“古巴革命党”的政党。他想像的古巴是一个超越种族的存在,
不是白人或黑人,只是古巴人的共和国。一八九五年,他回到古巴带领独立战争却不幸丧
生。然而,此时革命之火已熊熊点燃。
https://imgur.com/YSQTbs8
荷西.马蒂(截自《古巴》)
一八九八年,古巴终于赢来众人期待已久的独立。然而,这场独立由于美国介入变得很不
纯粹,这点我们下段再谈。总之,独立后的古巴处处受制于美国,在政治上也没有真正迈
向民主,反而不断从一个独裁转向另一个独裁。例如,第五任总统格拉多.马查多就试图
透过修宪延长任期。好不容易独立的古巴人民自然不会接受,许多学生与劳工们纷纷跳出
来反抗。最终,马查多仓皇逃离古巴。
https://imgur.com/p573Oe0
学生活动人士胡里奥.安东尼奥.梅拉(截自《古巴》)
然而,另一位独裁者富尔亨西奥.巴蒂斯塔趁势崛起。握有军权的他,在一九四〇年当选
总统后,又在一九五二年透过政变夺取了领导大位。然而历史继续重演,巴蒂斯塔的专权
为另一位独裁者的兴起埋下了伏笔,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斐代尔.卡斯楚。这位极具魅力的
统治者从七二六事件发迹,并一步步踏上大位。然而在这个“再次成功”的革命后,古巴
却依然没有摆脱专制。
https://imgur.com/x6g7onI
七二六事件时被捕的卡斯楚(截自《古巴》)
甫上台的卡斯楚发行非常多响应大众的经济政策,例如大规模降房租、增加工人薪资与减
少水电费等。然而,在政治方面,他却一直推迟选举的时间。甚至喊出“先革命,后选举
”的口号。同时,卡斯楚领导的古巴与美国的关系也迅速恶化。为了剥除美国对古巴的经
济掌控,卡斯楚甚至将美国在古巴的企业收归国有,两国的关系从此一去不回头。
之后,越发偏左的卡斯楚开始实施更系统、更有目的性的改革。例如,在一九七〇年,他
就实施了一个共产味很浓的“千万吨收获计画”,希望实现古巴史上最大的一千万吨蔗糖
丰收。许多人都被动员来参加这场活动,不但学校停课、餐馆和剧院也停业。然而,这场
收成运动却以失败告终。
卡斯楚的种种举措无法解决古巴的经济问题,而美国的贸易封锁让这一切更是雪上加霜。
许多人因此用脚投票,离开古巴。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马里埃尔大迁移。当时,居然
有超过一万零八百人涌进大使馆寻求庇护,希望离开古巴。
时至今日,古巴人心中的那个自由独立时刻似乎仍未来临……
【另一面的美国】
要谈古巴的历史就不可能不谈美国。原文书名写得明白:Cuba:An American History。
如艾达.费瑞说的:
本书不仅是一部古巴的历史,也是一部与美国的关系史,一部两国之间有时亲密、有时爆
炸、总是不平衡的关系史。
事实上,美国一直渴望拥有古巴。自建国以来,美国的领导人们就认为理想的美国包括古
巴在内。比如汤玛斯.杰佛逊就曾说:
我会立即在古巴的最南端竖起一根柱子,并在上面刻上 Ne plus ultra(不可逾越) 的
字样,标示我们领土的端点。
为什么美国会对古巴那么垂涎呢?很重要的的一个原因是它的地理位置。古巴位于大西洋
与墨西哥湾的交会处。无论是谁控制古巴,都有可能会削弱美国商业利益。
https://imgur.com/0S8UVmF
古巴区域位置图(截自《古巴》)
此外,美国的许多产业也与古巴有着联系。比方说纽约的雪茄就高度依赖古巴的烟草进口
。甚至,很多美国商人都在古巴拥有种植园,靠着奴隶大发糖业财。书中如是说:
古巴—它的糖、它的奴隶制、它的奴隶贸易—是美国资本主义的一部份。
因此,美国其实一直都很积极地将手伸进古巴。最露骨的一次,便是在一八九八年的缅因
号爆炸事件。美国的缅因号在哈瓦那港口爆炸,美国指控西班牙是罪魁祸首,并借此向西
班牙宣战(尽管西班牙人和古巴人都觉得美国是自导自演)。
https://imgur.com/Xs1VmAC
缅因号战舰(截自《古巴》)
那时古巴的独立战争其实已经接近胜利,却因为美国的介入,让这场独立战争变成了“美
西战争”。艾达.费瑞在书中就讽刺地说这是一场“改了名字的战争”。明明获胜的是古
巴,收割胜利果实的却是美国。例如,当美国击败西班牙军队并攻占圣地牙哥后,古巴军
队却不被允许进入城市里。尔后的和平协议中,古巴人甚至没有收到邀请。好不容易独立
,古巴“本人”却缺席了。
因此,美国与古巴存在很大的认知分歧。美国认为其干涉是一种仁慈的赠礼;古巴却认为
这种行为根本就是偷窃。
由于上述复杂纠葛,独立后的古巴成为了一个的奇怪的共和国虽然表面上独立,实际上却
受美国控制。甚至美国当局还透过教育在古巴推动“美国化”,试图将美式价值观灌输给
古巴儿童。一九〇一年,美国还通过了臭名昭彰的普拉特修正案。该法案赋予了美国政府
介入古巴事务的权利,让它得以在古巴行使永久、间接统治的特权。
https://imgur.com/C5GT2He
当时的两幅漫画,露骨地展现出美国与古巴截然不同的感受(截自《古巴》)
同时,美国人在古巴的经济掌控力也越来越大。在独立后不到十年的时间里,有四分之三
的土地属于外国人,其中很大一部份是属于美国人。此外,由于美国在一九二〇年代实施
禁酒令,引发了一股到古巴旅游的热潮。许多古巴人为了获利而迎合美国。像有许多店家
就把店名改成英文。一位政治家就忧心地说:“游戏和饮料的旅游是否将该岛变成了一个
美国的厕所?”
在卡斯楚上台后,古巴与美国的关系日渐恶劣。在美国于猪猡湾事件荒腔走板的失败后,
古巴彻底走向了共产阵营。但这只是让古巴从一个依赖走向另一个依赖:苏联。比如在一
九八七年时,古巴所有的石油都居然都是苏联供应的。极度依赖苏联的结果,就是当苏联
垮台时,失去援助的古巴遭受重创。纵然如此,卡斯楚依然坚持它的社会主义路线。
即便到了现在,美苏冷战早已结束、卡斯楚也已去世,古巴与美国的关系却一直无法破冰
。时至今日,美国对古巴的贸易封锁依然存在,深深地掐住了古巴的经济咽喉。两国的关
系虽然曾在欧巴马上台后稍稍融冰,但在川普上台后又走上回头路。或许如同艾达.费瑞
所言:
古巴与美国漫长的而充满争议的交锋,是美国权力与古巴权力之间的冲突,也是两者的特
性与界限的抗争。
或许短期内唯一可预期的是,古巴与美国的纠葛篇章还会继续写下去……
【后记:不只是古巴史】
虽然这是一部古巴史,却让我有种从古巴看世界的感觉。从中可以发现,不管是欧陆各国
的殖民竞合,还是美国的独立战争,其实都能与古巴扯上关系。甚至中国也曾输送劳工到
古巴,以解决奴隶贸易终止后的缺工问题。由此可见,历史总是一环又扣一环,没有国家
能独立于世界。
同时,读这本书时,我也不断想到《国家为什么会失败》里提到的“榨取式经济”。欧洲
的殖民强迫古巴走向高度劳力压榨的经济模式,同时也制造出菁英阶层与统治者间难以根
除的共犯结构。这些因素让古巴的发展一直深陷泥沼。
正因为历史有着这样的多面共体性,我特别喜欢书中艾达.费瑞总是试着从不同角度带读
者看待历史的部分。如她所言:
历史总是看起来不一样,这取决于人们所处的位置。
像猪猡湾事件的失败原因,你问抢攻上岸的二五〇六旅、问中情局,又或问甘迺迪大概都
会得到不同的答案。而差别更大的或许就是美国与古巴的矛盾吧。艾达.费瑞在前言中提
到,这本书可让美国读者从另一个国家的眼睛看到自己国家的折射。身为台湾读者,读来
又有另一番风味,觉得这大概是这本书最迷人的地方。
当然,看到最后,总还是会想,古巴与美国间的矛盾真的没有解开的可能吗?很喜欢书末
的这句话:
要以合乎道德的方式建构未来,就必须了解过去的一切,认识到在一个地方采取的行动会
在其他地方产生影响,并以慷慨的态度来面对未来的诸多挑战。追根结柢,这需要相互承
认,没有相互承认,就没有正义与和解。
或许只有认真理解历史的复杂性,了解彼此的不同认知的缘由,两造才能相互尊重,进而
解开迷结吧。这点放到世界上所有存在冲突矛盾的国家,大概也都适用吧?
作者: skyhawkptt (skyhawk)   2024-06-23 16:12:00
感谢导读推荐
作者: weimr (小胖)   2024-06-23 16:16:00
作者: ctw01 (0000)   2024-06-23 17:03:00
好书 想读但还没读
作者: barnabas (巴拿巴)   2024-06-23 18:24:00
整理得很好,很有吸引力,谢谢分享!祝您及各位书友夜安!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