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题] 图书馆可以借电子书谁还要买电子书?

楼主: bobbytung (Ebookismyfate)   2024-06-01 02:08:14
※ 引述《ctw01 (此C.T.非彼C.T.)》之铭言:
: 其实现在各大图书馆电子书资源都不少,
: 图书馆会抢书店生意理所当然,
: 但买书好歹可以真的拥有一本书随时可以拿出来也不用怕被别人借走时自己借不到,
: 借电子书随时都可以借不用怕别人抢,基本上和拥有一本电子书也差不多了,
: 试问如果以后图书馆电子书资源更多,是不是电子书市场会越来越惨?
就认真回答一下目前图书馆电子书的授权制度。
首先是“单册授权采购”。
这制度时间较长,差不多2008-10年那时政府推动数位内容就有这模式,
或者说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是出版社的电子书主要收益来源。
市场上的主要业者就是凌网HyRead。
主要是出版社授权给服务提供业者销售,再由图书馆按照采购预算购买
授权。价格我记得是每册授权金为定价乘上一定倍率。
这种模式购买的馆藏授权就和印刷书一样,图书馆同时“只能借出与授权
数量相同”的电子书。所以就会出现图书馆里读者排队借阅的状况。
除了一些作者在契约上不让出版社销售给图书馆外,大多数的书都会以
此方式提供给图书馆购买。
像这种状况,由于各馆预算有限,光是购买新书应该就捉襟见肘了。
(也因为如此,过去也有一些大学联合的电子书采购计画,几所大学整合
预算来一起买电子书授权)
另外是“计次制”。
因为预算有限,读者需求强烈,图书馆需要增加电子书馆藏数量与借阅
次数等原因。远流在2013年推出“台湾云端书库”来加入图书馆电子书
系统服务,提供“计次制”。
就是参加计次制的书,可以同时无限量借出,但是每借出一次,图书馆
就要支付给业者固定费用(目前为每册12元,作者9元,系统业者3元)。
透过这机制,图书馆就可以提高各种KPI。
但是这机制先天上排除掉很多书,例如还在市场上流通的书,以这么低
的价格大量借阅,大概也就不用卖了。以及翻译书,如果没有在合约上
上写明这种机制,也不可能进入计次制。
去年文化部推出加码计次制方案。只要图书馆愿意符合文化部提倡的采
购规定,就由文化部提供加倍的计次点数给图书馆。
——
机制大概如此。
就你所问“图书馆电子书资源更多,是不是电子书市场会越来越惨?”
前者单册授权的资本门经费永远都不足,就算图书馆持续都有采购,
资源也不会到“更多”的程度。反而馆方如果想要讨好读者,刻意购买
长销书与当季的畅销书来试图消化排队人数,反而会影响到书的销售。
后者其实是“书的次级市场”。
在过去印刷书的年代,就是二手书以及“租书店”;数位化就是Kindle
Unlimited以及Kobo Plus这样的“订阅制/月费制”服务。
内容就是:有时效性的杂志、已经卖很多的畅销书、作者过世五十年
的公版书、销售期已过,放到这种服务多少赚一点的书、言情小说、
情色内容等等。
在过去十年里,美国提倡电子书“订阅制/月费制”的大小公司很多,
但书就是很特别的内容产品,怎么样都不会发展成Spotify与Netflix那
样的生意模式。
Amazon很早就推出Kindle Unlimited服务,而且像Netflix一样,自己
成立了好几家出版社来提供原创内容,但是读者就是要一本一本买书
,看不大出想要转向月费制的样子。
后来Amazon把Kindle Unlimited与个人出版Kindle Direct Publishing
(KDP)服务结合,个人作者出版作品透过Kindle Unlimited被阅读的话
加码分润,这模式延续迄今。
所以“书的订阅制(读到饱等等)”就是很多人挑战却不成功的模式。
台湾博客来也有尝试,但我个人不看好就是了。这种商业公司甚至
业界龙头都没有办法做起来的模式,我不认为政府来做会做得比较好。
——
顺便再多提一点为什么很难做。
Kindle Unlimited过去十年的历史,除了培养出《羊毛记》、《格雷的
50道阴影》的能见度外(因为他们先由此获得相当的收益)。大概
就是各种“捞钱的Hack”与对抗。
像是个人出版作品要翻开才能拿到收益,就有人发明点击程式;所
以后来要求要读到一定比例才能拿到钱,所以就上页数很少的书来
赚钱。各种盗版、不知所云的内容、书名SEO,以致最近的AI生成
书等等,手段越来越多。
我想这种服务招揽不到主要出版社提供书,只能从个人出版来取得
内容,但又要投入大量力气来防弊,要做好应该很困难。
所以我更不期待我国政府能做好。
而这样的电子书资源就算变得很多,应该也不会影响到出版市场。
当年远流推动云端书库时搭著公共出借权(Public Lending Rights)
的议题:https://www.cmmedia.com.tw/home/articles/1099
但公共出借权要补助的对象应该是本土的创作者。
像现在计次制的内容,不管来源都给出版社9元。杂志也是一样,
作者死50年的公版书也是出版社拿9元,过去出版社买断著作财
产权的言情小说、创作也是出版社拿9元。
如果文化部拿税金补贴借阅机制,其实更应该确保钱能真正给到
本土创作者手上。
——
按照你的叙述,图书馆这些电子书资源实际上不大会影响到电子书
销售。
在现在这印刷书快速绝版或者不增刷、电子书到期不续约的状况,
倒是会希望图书馆作为最后一道防线,能够精准采购一些有长期需
求的书,就算绝版了,还能透过图书馆电子书馆藏而读得到。
不过也得说,目前无论单册授权还是计次制,都没有另外付系统使用
与维护费用。服务提供商等于是靠与出版社拆分授权金,以及那每次
借出的3元来维护系统。所以真的只要采购量减少,就有点像是赔本
来提供服务,其实乱不正常
(顺便一提,远流台湾云端书库在内容保护上没有做到很严格,借阅
者可以透过网页接口下载到整本未加密的书档,我觉得图书馆服务
标准应该更高一点。计次制借书可以整本备份,这影响应该比较
大。保护测试按照著作权法第80-2条第三项的除外条款免责,远流
不要告我喔,啾咪)
作者: skyhawkptt (skyhawk)   2024-06-01 02:23:00
推!专业解说文
作者: hyde711034 ( 不合时宜)   2024-06-01 04:24:00
Hyread希望能加强app收寻功能
作者: barnabas (巴拿巴)   2024-06-01 04:40:00
您的解说很详尽也很专业,谢谢分享!祝您有美好的周末!
作者: hwider (海里的星辰)   2024-06-01 07:03:00
感谢分享专业!
作者: Qorqios (诗人Q)   2024-06-01 07:28:00
!
作者: flypenguin (企鹅)   2024-06-01 09:30:00
Netflix 也开始遇到订阅制收入养不起自制影集的问题了
作者: jimihsu (j3小)   2024-06-01 10:28:00
长知识了, 推
作者: hellowin (....)   2024-06-01 10:48:00
感谢分享!
作者: GN00952305 (1631)   2024-06-01 12:22:00
涨知识!
作者: ism (指南山城的居民不迷路)   2024-06-01 13:05:00
推切入角度
作者: FeverPitch (Fever Pitch)   2024-06-01 13:48:00
作者: applewarm   2024-06-01 18:32:00
推,原来如此
作者: jansec (大邪恶的小坏蛋)   2024-06-01 21:14:00
计次服务很多看起来很像AI写的书+AI制的封面 搜寻新书一堆
作者: Sakar (纱卡)   2024-06-01 21:40:00
读到饱做不起来 可能跟有些书虫喜欢屯书的消费习惯有关就好像有人喜欢屯游戏不玩 这心态很怪却不难理解
作者: weimr (小胖)   2024-06-01 22:10:00
分享 推
作者: Dolce (April in Paris)   2024-06-01 22:28:00
长知识推
作者: in09   2024-06-02 09:03:00
读到饱做不起来和书单的关系比较大吧
作者: flypenguin (企鹅)   2024-06-02 12:38:00
零售跟订阅利润差太多才是主因啦…书的消费人数又少,没办法像音乐那样靠人数硬撑游戏订阅现在是靠平台商赔本补贴,影片订阅因为竞争者增加,收入也开始扛不起自制成本
作者: planta (小盆栽)   2024-06-02 15:02:00
原来如此,专业,感恩。
作者: ctw01 (0000)   2024-06-04 12:23:00
感谢回答 长知识了
作者: jodawa (jodaway)   2024-06-04 18:33:00
作者: SoSmooth (make it ReaL)   2024-06-04 21:19:00
专业
作者: yebot (水月笑风)   2024-06-05 11:10:00
作者: iamJINGLE (春花)   2024-06-06 07:20:00
希望有厂商能参考租书店模式推实惠的租赁制,现在能租的书太少又贵
作者: Karorosky   2024-06-06 10:37:00
推解说
作者: wwwsamyoui12 (那个那个)   2024-06-14 13:44:00
推一个 最后一段真的满扯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