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志图文版:
https://reurl.cc/o7l14Q
书本简介:
思考101
耶鲁大学改变人生的一堂思辩课
作者:Woo-Kyoung Ahn
推荐指数:☆ ☆ ☆ ☆
前言
理性一直都是人类引以为傲的特色,但我们做出不理性行为的频率却高的吓人,很主要的
原因是人类在演化过程当中,有很多反射性的行为是古时候我们为了生存所发展出来的,
但套用到现代生活就反而成为累赘。这也是这本书想探讨的重点,其中作者用八个篇章讲
述八个不同的心理效应,并提出原因以及可行的改善方式,而我想在这里分享几个我觉得
比较有趣或更有感觉的来跟大家分享。
流畅效应
我很喜欢打篮球,当然也喜欢看世界一流的选手在场上炫技或者晃倒对手,但这里有个特
别的点是,当我在看Lebron James飞天遁地时,我知道自己体能这辈子不可能达到那个程
度,所以我看他灌多少次篮都不会想像自己办的到,但另一位球星Stephen Curry就不一
样了,他招牌的除了三分球,就是更远的三分球,他改变了篮球的生态,也让很多后辈觉
得自己也能办到,但,你真的办得到吗?研究显示,将群组分成两种受测者,他们都将观
赏一段很短的舞蹈影片,但其中一组只能看一遍、另一组则能看20遍,之后再问受测者自
己有多少信心可以跳好那段舞蹈,想当然结果显示看20遍的信心显著大于看1遍的,但上
场表演时却显示其实两组并无差异。
这件事告诉我们什么?大家往往会根据自己的印象来产生莫名的信心,看了很多次的东西
好像就认为自己很熟悉,但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不是讲假的,看再多
次的影片跟比赛,没有刻苦的练习是永远不会变成舞蹈高手或NBA球星。因此要克服这个
效应的方式就是要实际动手去做,做了之后才会知道自己在不在行,原本自我感觉良好的
流畅就会变成很踏实的努力了。
确认偏误
有在阅读行为经济学、心理学(甚至是我的文章)的朋友一定对这个词汇不陌生,确认偏
误是一个会让人越陷越深的漩涡,简单来说,它发生的时机在你相信某件事为真时,你会
找各种理由来辅助证实你相信的事情,但却会忽略所有和你意见不同的范例,这边我想举
的例子是书里提到并融合了我现实生活的例子。知名的华生2-4-6研究在讲的是,受测者
被告知现在这边有一个数列“2-4-6”,他们可以问研究方任何他觉得规则跟这个数列一
样,研究方会告诉受测者是否符合规则,而受测者的目的是要找到这个数列背后真正的规
则,如果你跟大部分人一样的话,你可能会问“10-12-14”,甚至有可能会问“11-13-15
”,并认定规则就是任一数字+2,但结果研究方说规则并不是这样,此时你可能会举更多
像“100-102-104”之类的来佐证你的想法,但结果并不会带到你要的答案,该实验的规
则其实是“三个数字,后一个要大于前一个”,此时你才恍然大悟。但有趣的是,我在问
我老婆这个问题的时候,他说规则其实也可以是任意三个数字,我就觉得人类只要想法被
稍微改变了就真的很能举一反三。
至于要破解这个问题,我心里就冒出了一部电影,金凯瑞主演的"Yes Man",电影描述一
位不得志的上班族因为想要改变自己命运于是参加了一堂课程,而该课程告诉所有人必须
对所有迎接的事情都说"Yes"。这就是破解确认偏误的最佳典范,你会拒绝接受所有与你
意见相左的事情,即使证据摆在眼前,你也会说:“没有啊,我看到的并不是这样”,但
当你对任何事情都抱有开放的心态时,你才有机会去亲身经历并证明自己的想法是不是对
的,就像金凯瑞最后发现他并不需要"Yes"来证明他爱女主角,很多事要多方了解才能往
“更”正确的道路前进。
归因理论
这是一个我非常讨厌的系统,人类总是会为所有的事情找“原因”,因为我们会感觉有原
因的事情能让我们了解实际上的来龙去脉(实际上并不会),这也渐渐导致我们不会对运
作顺利的事情思考为什么,但会对有问题的百思不解,举个简单的例子,当你工作了一整
天,并且完成了很重要的专案报告,你的报告被老板称赞不已,但在下班前你发现你昨天
寄得一封信写错了日期,此时回家你满脑子想的不会是你完成了“非常重要”的专案,而
是那个不小心写错日期的“小事”,你会一直去想原因是什么,勉强找到原因之后你心中
那块大石才终于放下。
这就是可怕的归因理论,而这也发生在我前几天的生活当中。我个性很急,所以我在时间
安排上都很喜欢保留很多的缓冲时间,然而我在搭车路上下错站,导致我们的时间变得很
紧,但事情进行到后面,我们要去柜台领车票时,我老婆因为某个APP操作上花了比较久
的时间(大约30秒吧),且因为这件事他“应该”可以提早做好,于是乎,我把迟到的理由
全都“归因”到他身上了,但事实却是“我下错站”导致的。这是归因理论很不好的示范
,也告诉大家这件事会害多少人,但其实想解决它就是要认清一件事,“没有一件事完全
是因为某一件事导致的”,所有的事都是息息相关的,就像金融海啸不会是因为你刚好买
了股票才跌爆一样,跟你无关,你也不会知道真正的原因啦!
我们有多不善于沟通
人类有一个很特别的技能,我们会去推论对方在想什么,而这个技能是一把非常可怕的双
面刃,怎么说呢?当你老板跟你说我想看到下一个月的业绩预估,此时你会做各种不同推
论,老板要的是下一个月并且对比去年同期以及对比当月的成长率,还是他要下一个月跟
其他竞品的推估,还是他要下一个月然后细到每一个品项的对比...等等,当你推论完并
且缴出报告时,你老板说,我要的是下一个月每一区的业绩推估,你推论错误还花了一堆
时间拉了错误的数据,这就是沟通不良的例子。
但推论他人想法这件事可怕的程度远超过你想像,某研究如下:约翰进入一个房间将他的
小提琴放入蓝色的箱子,而那间房间有另外三个红色、黄色、绿色的箱子,等约翰出去,
研究人员将小提琴改放到红色箱子,并且把箱子的位置做一些调整,把红色箱子放到蓝色
箱子原本所在的位置,受测者分两组,受测者知情/不知情小提琴被换到哪个箱子,并在
最后询问受测者认为约翰会从哪个箱子拿他的小提琴,不知情组的根据推论,都说会从蓝
色箱子找起,但知情组则有将近“50%”的人说会从红色箱子找。从这个例子来看,人的
推论有多么不可靠,但其实沟通很简单,就是多问,问清楚你要的,并且把你所想的告知
对方,确保你们资讯一致,如此一来不只减少了推论的时间,更避免错误发生的可能性。
总结
这本书很适合所有想了解人类思考逻辑方式以及可能解决方法的人,作者讲述的方式浅显
易懂且很爱运用不同的例子来让读者更有亲身体会的感觉,很多心理学效应以及我们自以
为知道的事情在他的讲述之下我有了更不一样的想法,就好像其实红绿灯的黄灯其实是橙
色的一样,有时候就是要有不一样的想法带入,你我才能前往更不一样的道路。最后,我
想讲一下我觉得会比较有争议的东西,也就是系统(大多指政府)可以如何解决这些偏误
以及效应呢?我们都知道预选的效果有多好,简单来说就是预选要提拨6%退休金来节税
之类的政策是能真正帮助到人的,那疫苗以及预防气候变迁该怎么做呢?我相信还是有人
觉得疫苗是骗人的以及气候变迁根本就是阴谋论,但很可惜的我不是那些人,我认为政府
应该更强制的去执行一些必要的手段,当初疫情扩散时就该让能打疫苗的人去打,限制的
方式可能可以是没有打疫苗的人不能进入某些场所之类的,或者对碳排有更多的限制来阻
止气候变迁,系统是真的能改变世界的,端看你希不希望能有个更美好的未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