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刻意放松》摆脱疲惫、重拾活力的祕诀

楼主: wackynoteis (Wacky)   2023-05-07 19:38:39
《刻意放松》读后心得:摆脱疲惫、重拾活力的祕诀
学会调节压力的刻意练习,找回自己安定的内在
图文好读 https://readingoutpost.com/deliberate-relax/
你是否经常对自己说“我好忙喔,没有时间可以休息”?转过头来却又发现,自己一直在
跟其他人比较,陷入一种永无止境的竞争当中?现在,让我们一起暂停,深呼吸,并认真
地看待生活中的压力。今天要分享的这本书,可以帮我们掌握不同的前进方式,学会一种
更好的前进节奏。
这本书在说什么?
《刻意放松》的作者是咨商心理师胡展诰,他近年来投入在正念与创伤知情的领域,希望
透过简单的文字,为人们带来更美好的生活。他写过很多本书,在这本最新的著作里面,
他谈的是“刻意放松”这四个关键字。也就是说,借由倾听自己、觉察自己内在的需求,
用一个适当的方式来照顾自己的过程。
他整理了多年以来曾经分享和辅导过的案例,浓缩成这本书里 25 种刻意放松的练习方式
。这些练习会协助我们意识到形成长期压力的来源,并引导我们在纾压练习当中找到一个
平衡点,学会跟压力共处,进一步回归我们自己内在的安定与平静。以下分享一些我从这
本书获得的收获。
为什么我们疲惫不堪?
作者除了辅导儿童和青少年进行心理咨商之外,也会主动去接触这些学生的家长,以及他
们的老师,希望把治疗效果带到咨商室之外。但他发现,这些大人要不是漫不经心地滑手
机、改作业、做自己的事,不然就是与旁边的人聊天,还有人大喇喇地睡到差点从椅子上
跌落下来。
作者也花了很多时间到各地演讲,但是有好多次他才刚踏入演讲的会场,就看到台下有很
多哀怨与空洞的眼神在盯着他,大人们经常显得一脸厌倦跟无奈的样子。对比起来,接受
心理咨商的孩子们,反而才是充满活力的那群人。
他这才惊觉道:“原来这些家长与老师并不是消极,也不是拒绝成长,而是他们真的太疲
惫了,以至于内在慢慢失去容纳新事物的空间,也失去了学习的动力。”他认为这些大人
“就像一群累坏了的大孩子”。
为什么我们会这么疲惫不堪?原来,身为大人的我们,经常忘了最重要的事情:放松。
这让我想起前阵子看的一部电影叫做《赛道狂人》,讲的是福特和保时捷的传奇竞争故事
。他们打造的赛车要能够在法国利曼 24 小时耐久赛(24 Hours of Le Mans)里面连续
跑 24 小时。这场比赛除了考验车手与赛车的配合度外,也将考验队所有人员的专注力和
体力,可说是赛车界难度最高的大赛。
我们可以想像一下,一台赛车即使已经被调整最佳状态,也不可能在 24 小时里面一直全
速前进。在比赛的过程当中,赛车会被刻意安排进到场边加油、更换零件、调整状态,以
便重新返回赛道。开赛车的车手也一样,需要轮流下场放松、休息,调整好心态和体力之
后,重新再上场。
人生跟这种赛车的耐久赛很像,能顺利完成这场耐力比赛的,不是那些把自己逼到最紧、
且从来不休息的人。反而是那些懂得刻意放松,重新调整状态的人,才能顺利完赛。
关于自我觉察的体悟
关于刻意放松的方法,我觉得最有共鸣的是书本里面“自我觉察”的章节。
我们都希望能在平常忙碌的时间里面,做出一些改变,让自己更从容、更拥有活力。而自
我觉察就是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因为自我觉察可以帮我们带来一种“掌控感”。
如果一个人缺乏自我觉察的能力,就经常会受到情绪化的驱使而采取最熟悉的行动。这些
方式很可能在过去是有效的,却未必适用在此时此刻。一旦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这种惯性
、完全不加以思考和觉察,就会逐渐失去弹性。
而自我觉察让我们有机会停下脚步来检视自己。作者指出:“当我们开始练习自我觉察,
就等于让我们开始学习为自己负责。自我觉察会帮助我们理解情绪被触发的原因,了解自
己真正的渴望,我们可以调整长久以来解读讯息的观点,也可以调整内在的期待,以及回
应外界的方式。”我们可以问自己:“此刻自己的内在发生了什么事?自己真正需要的是
什么?采取哪些行动才能帮助自己达到目的?”当我们能静下心来回答这些问题时,我们
会有更好的答案跟回应世界的方式。
我回想起自己的经验,让我更懂得“自我觉察”的关键,是自从我开始“每天早上做三十
分钟的瑜珈”。
很多人觉得做瑜珈就是要碰到自己的脚趾,身体要能够弯成一半,那只是一种比较表面的
现象而已。我认为,做瑜珈对我自己起到了更深层的帮助,也就是:“我在弯腰下去的时
候,我能够觉察到身体想告诉我什么讯号”。今天的肌肉比较紧呢?有哪边比较不舒服呢
?在做瑜珈的过程,我是跟自己的身体对话,去觉察身体每一个地方的反应。
长久下来,我不会再觉得自己没办法碰到脚趾,而是每天多出一点点的延展,愈来愈接近
脚趾。这种每天刻意保留的瑜珈时间,让我更了解自己能够掌控的东西,也就是我的身体
。我不用担心那些我无法改变的东西,像是别人可以做出哪些姿势,跟我没关系。我唯一
在乎的,只剩下我对自己身体运作方式的了解,我能够觉察自己身体的能力极限,选择多
做一点或少做一点。
做瑜珈让我学会一件事情:我不用刻意成为另外一个人,或强迫自己让身体变成某种形状
,而是在做瑜珈的过程当中,觉察和接纳自己身体当下的状态,这就已经非常足够。当我
知道自己能够移除所有外在的条件和限制,我可以选择“不用成为什么”,这个时候生命
反而变得更有趣。
如同作者所说:“自我觉察不等于改变,但是没有觉察往往就很难有所改变。”我们要避
免单纯依照惯性、仰赖旧的运作模式的生活,而是要懂得在忙碌之中停下脚步,透过自我
提问和自我觉察,去发现自己真正能掌控的事情,然后再做出选择。
对于正向思考的误会
关于正向思考,我从书中获得一个很有趣的体会。那就是我们对正向思考经常有一种“误
会”。我回想起曾经有一位读者私讯给我问道:“为什么你的思考都很正向,但是我的思
考就没有办法这么正向?难道是我有问题吗?”他的误会就在于:他想跟我“比较”。
在这本书中,作者指出很多人会倾向跟别人比较,希望借由这个方式找到自己的价值。然
而,在这种不断与他人比较与企图超越别人的过程当中,我们需要付出的代价就是,我们
会越来越不喜欢自己,与自己变得更疏离。因为你的焦点永远关注在别人,而不是自己身
上。
如果我们觉得别人都可以正向思考,别人都看得见好的方面,我们为什么看不见?我们就
等于陷入了跟别人比较的陷阱当中。正向思考并不是强迫我们“只往好的地方想”,而是
一种直接面对自己想法的行为。如同作者所说:“正向思考的核心精神其实是‘直球对决
’:正视问题,不逃避、不扭曲、不否认,同时帮助你拓展观点,以更宽宏的视野看见本
来就存在的正向因子。”
就像是我有时候会收到读者的回馈,告诉我说书节目有哪边做得不够好,还可以更好。如
果我用负向思考的方式,就会觉得对方是在批评我,还会质疑对方到底有什么资格这么说
。但是,当我试着用正向思考的方式去面对,就会思考对方的指教是针对“哪些事情的具
体建议”,针对这些事情“我有哪些方法可以调整”。这时候,我心中会试着想出各种可
能的解决方案,甚至我可以选择“不解决”也是一种解决的方式。
如此一来,我就不是强迫自己只往正面的方向想,而是我心中有很多可能的选项,我只是
挑选其中一个来回应和解决而已。作者在书中写道,懂得正向思考的人:“就不会被困在
狭隘的解读当中,也能用更友善的态度来鼓励自己与他人。”我认为,懂得正向思考的人
,并不是一厢情愿的乐观,而是他们的心中拥有比较多的“可能性”而已。
活在当下的真正含意
有一种说法是,如果一个人一直活在“过去”就会感到懊悔,如果一直活在“未来”就会
产生焦虑。只有当我们活在“当下”,才能感觉到一种清澈跟宁静的心情。但是,怎样的
活在当下,才是“好”的活在当下呢?
作者指出,“活在当下”不是一种享乐至上的主义,或者是对什么事情都摆烂不管的意思
。他认为活在当下是指当我们已经认真“反思”过去,也很用心去“规划”未来,然后,
就让自己专心处理眼前的事情,让自己好好过生活,活在这个当下。
这和我的第一本书《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的一个观念十分契合,我在书中写道“
活在当下是一个陷阱”,当我们没有检讨过去、没有规划未来的时候,我们会对自己的玩
乐和放松感到一种“愧疚感”。就好像我们有什么事情“该做”、却“没做”,那种愧疚
感会一直纠缠在我们的心头。这也是很多人很难真正放松的原因之一。我对活在当下的感
触是:“能够瞻前顾后又把握当下的人,才是对自己人生负责的驾驶;总是顾此失彼只愿
活在当下的人,是任由人生迷航的乘客。”
为了能够更好地活在当下,作者在书中给出的建议是,面对生活中繁杂的工作,请静下心
,专心列出待办事项,然后依照顺序一次专心做一件事。我们反而会发现,做这些事情花
费的时间比想像得还要少,因为我们专注在“一件”事情上,不需要花心力去担心其他的
事情,做起事来心情也轻松许多。
我自己的建议是,我们要懂得“刻意规划玩乐和休闲的时间”,例如一天当中固定给自己
半小时到一小时的休闲时间,尽情地逛社群网站、浏览科技新知、追一部自己喜欢的美剧
。这么刻意的安排,是为了让自己活在当下的时候,不会产生其他的顾虑或愧疚感。该工
作就认真工作,该放松就好好放松。
后记:重新出发会更有活力
整体而言,刻意放松就像是一个觉察自己、接纳自己、照顾自己的过程。是一种有意识的
、刻意而为之的修为。《刻意放松》这本书透过很多生活化的故事,再加上步骤化的练习
,让我们学会在忙碌的生活当中,按下暂停键的方法。暂停之后再重新出发,反而会复原
得更好、更有活力。
如果你觉得自己对忙碌上瘾,或是有懈怠恐惧症,更甚至是陷入一种用脑过度的生活,那
么这本会书教你去解读这些压力来源,从自我觉察的练习当中,找回自己生命的平衡点。
让我们一起展开这场从心开始的放松练习,勇敢地面对压力,并拥抱更轻松、更充实的人
生吧!
作者: firen8056 (冰点)   2023-05-07 20:31:00
看了瓦基推荐后去买来看,蛮喜欢的~感谢推荐!!!
作者: skyhawkptt (skyhawk)   2023-05-07 23:03:00
谢谢导读推荐
作者: GameTheory9 (赛局)   2023-05-08 07:11:00
谢谢分享
作者: se2422 (库柏)   2023-05-09 02:19: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