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逆思维》你需要怀疑人生

楼主: AgileSeptor (S.Duncan_JB)   2023-05-07 15:14:33
《逆思维》这本书的核心是对“不愿重新思考”提出警告,思考方式停留在舒适圈与害怕
改变,会限缩我们提升知识与能力的视野,更重要的是,会让我们看不见更多成功的机会

除了对于想法与知识需要重新思考,我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认为作者提出的职涯再思考
观点非常有趣。
部落格图文好读版:
https://haosquare.com/think-again/
## “你长大之后想成为什么?”
《逆思维》的作者 Adam Grant 在书中提到,“你长大之后想成为什么?”是他小时候最
讨厌的问题,这是这本书最引起我兴趣的观点。
作者整理了几个反问,看到这些问题就会知道“你长大之后想成为什么?”是多么
讽刺的问题:
* 你认为问一个只认识 5 种职业的孩子 20 年之后想成为什么,是聪明之举吗?
* 你想要孩子执著于一条他们可能会痛恨的职业道路吗?
* 你想要孩子认为身份认同只跟职业有关吗?
* 你想要孩子认为世上只能找到一种工作能让人生快乐吗?
当我们问一个孩子长大之后想成为什么,仿佛在告诉他们,你必须立刻选择这辈子 70 年
的工作生涯该投入哪一件事,仔细想想,不是有点荒唐吗?长期投入一件事并没有错,但
只有斟酌思考后的长期投入才会令人快乐,对于思考能力还不足的小孩子,催促他们早早
选择一个职业,会使他们来不及思考就开始过度投入。《逆思维》提醒,这是“早闭型认
同”的危机,孩童只听长辈建议,毫不怀疑地投入职业生涯、相信这么做是正确的,可怕
的是,等到这些孩子长大的某一天,突然发现自己投入这些职业生涯并不快乐,往往已经
虚度了许多光阴。
> 别问孩子“你长大之后想成为什么?”,这是最烂的问题
> 就好像长大是有限的,好像你成为了某个职业或身份后,人生到此就结束了
> — 蜜雪儿.欧巴马
“你想成为什么?”不只对孩子是个糟糕的问题,对大人也是。职涯选择跟寻找灵魂伴侣
不一样、你不需要专情于单一个选择,尤其产业的汰旧换新速度越来越快,有可能你心中
最理想的工作根本还没被发明、或者你曾经理想的工作已经慢慢被淘汰。十年前,我完全
无法想像骑着机车外送美食可以赚取比坐在办公室打电脑还多的收入;十年前我也无法想
像,人工智能 ChatGPT 可能开始取代最基层律师的工作。
因此,即使我们已经在某项职涯道路上努力着,也应该避免自己陷入早闭型认同,要在奋
勇向前的同时,保持对人生热情的怀疑与再思考。全力投入与保持怀疑,这两个矛盾的想
法该怎么平衡呢?《逆思维》提出了人生“健康检查”这个简单、好执行的做法。
## 为人生规划安排“健康检查”
该怎么检查自己的人生是否走在理想的道路上呢?《逆思维》作者认为,我们可以每一年
为自己安排人生规划的“健康检查”,对自己正在追求的目标提出问题:
* 你是什么时候订出了现在的志向?在那之后,你的志向有任何变动吗?
* 你在目前职场的成长是否逐渐停滞?是该改变的时候了吗?
* 寻找在你的专业领域之外令你钦佩的人,他们的实际工作是否更接近你的人生价值?
这项健检的核心,是要重新思考自己是否真的理解正在追求的职涯与热情,或者知道自己
有没有朝着理想方向成长,透过健检避免陷入过度自信、困在“我现在做得不错,所以这
就是我的理想工作”的“笨蛋高原”。《逆思维》也强调不要因为过往成就、或者周遭人
们的认可,而害怕重新思考自己的职涯,如果发现目前的职业不适合,的确会有放弃时间
、薪资、身份地位等等风险,但是,损失两、三年的光阴,总好过浪费接下来 20 年都不
快乐的时光!
趁身体健康还没有出现之前,要建立健康检查的好习惯,人生规划的健检也是,我们需要
积极主动安排,例如在行事历设定每年一次的提醒自己该“怀疑人生”,否则,等到在同
一个工作投入几十年后才后悔,更可惜了这段岁月。
“未来五年的自己想成为什么样子?”,过去有好几位职场前辈都告诫我,要时时思考这
个问题。看完《逆思维》这本书,我猜作者说不定会吐槽这句话、认为这句话也是一种早
闭型认同。
我认为,只要依照《逆思维》的建议做好人生规划的健检,“未来五年的自己”依然是个
好问题。这个问题确实帮助我们敢于设计梦想、设定更大胆的长期目标,我们需要用“未
来五年”问题来确认自己现在正在迈出足够大的步伐、而且这个步伐是通往目标的道路。
但是,长期目标可能会改变,不见得是因为自己不懂得设定目标、或者意志不坚定,而是
时间与环境会改变我们的热情与规划,所以,我们需要配合人生健检,提醒自己维持开阔
的心胸、观察其他方案的可能性,避免自己一头栽进错误或过时的目标。
## 结语
我在《逆思维》书中学到最多的是对职涯的再思考,自己将“成为什么”看似是在建立长
期目标,同时也可能困在早闭型认同危机,我们容易忘记探索不同人生可能性,错过让自
己生活更美好的机会,因此,我们需要定期为自己的人生规划安排再思考的健康检查,以
提醒自己要用开放的视野、主动蒐集过去不熟悉的资讯。
作者: LisaGi (小茄)   2023-05-07 19:00:00
感谢心得推荐,观望这本很久了w 看来可以入手
作者: j17ay1991 (nen)   2023-05-07 20:42:00
这本图书馆好难借 等等等等
作者: GameTheory9 (赛局)   2023-05-07 23:34:00
谢谢分享
作者: s27129804 (s27129804)   2023-05-08 12:57:00
感谢分享
作者: se2422 (库柏)   2023-05-09 01:34:00
谢谢分享
作者: jodawa (jodaway)   2023-05-09 17:11:00
作者: calvincock (凯尔文鸡)   2023-05-09 23:32:00
这本是真的好书
作者: peacekingdom (小糖果)   2023-05-12 17:31:00
这本一出就入手了~Adam Grant真的本本经典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